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石村首届重大会议

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石村首届重大会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一盆呢,我看怎么大家都不夹。”赵匡胤指着一个大盆子里装的东西问道。

    “嘿嘿,这是卤的猪杂碎,猪肠子,猪肚,猪心,猪肝,猪肺什么的。上次我媳妇用外面买的做了一次,把他们给吃出后怕来了。”

    关羽长嘿嘿嘿的笑着答道。

    “这次的不一样,傻瓜,咱六郎自己养的,又骟了,没味,好吃的!”

    李冬儿还真没注意到,没人动卤猪杂碎,遂对着几个儿子说道。

    “我试试。”

    赵匡胤爱吃羊杂碎,只是这玩意上不了大雅之堂,宫里厨子压根不给他做,他也舍不得为了一口羊杂碎还要杀一头羊。

    一筷子夹了好几样塞进嘴里,赵匡胤嚼吧了几下,眼睛就亮了,又迅猛的夹了一筷子,口齿不清的说道:

    “好次!”

    赵匡胤尽管已经非常克制了,但一头二十多斤的烤猪,片下来十来斤的肉,他一个人就吃了两三斤。又吃了好些猪杂碎。

    李冬儿看着差不多,就直接把肉类的盘子收走了。

    关羽长进屋就把她拉一边大概说了一下情况。

    赵匡胤饮食上让人暗算了不出奇,那么专一的一个人,天天吃一样的东西都不腻的。做手脚的机会多的是。

    房梁上朱砂,她还真没想到,这空子钻的,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木材上朱砂防蛀自古有之,而且因为色彩艳丽,拿来皇宫里画壁画,刷门,都是有例可循的。

    这当皇帝的多数子嗣不丰,或者体弱,都是有根源的。

    赵匡胤想明着办赵光义还真是有点难度。

    好在,发现的早,柴老大夫走得那么快,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

    就是无大碍。

    以她大概的营养学健身学知识,赵匡胤的饭量说是现在小了,但吃得还是比她常人多,其实就是以前饭量巨大。

    无论导致肥胖的理由是什么,都不适合突然改变饮食习惯。

    荣老大夫也同样没有禁止他吃东西,

    只是要求适量,多样,身体机能才不会因为骤然改变习惯而进入无序的状态。

    收走了肉,赵匡胤凑合着还填了些瓜果蔬菜。

    看着差不多了,李冬儿就让灶间把东西全部收走了。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明天还吃这个蒜泥白肉,老关的口味也是我的口味,烤猪就算了,太花功夫了。猪杂碎也不错,不过难登大雅之堂,以后贺楼要卖么?”

    赵匡胤端着李冬儿最后给大家泡的去腻的柠檬水,还点好了明天的菜。

    “行,不过明儿的可能略差点,没几头小猪了,还要养着做明年的种猪呢,生个两三代的,味道更好。”

    李冬儿爽快的应了又道:

    “猪杂碎猪头肉都不打算贺楼里卖,贺楼里,我家嘉姐儿做了一份完整的菜谱子,正好,二叔也在这,过目一下?”

    “行,娘,我跟老关还有嫂子回院子那边谈这贺楼的事,您跟伯娘再聊会天成不?一会我再来接你。昭哥儿则跟着您。”

    赵匡胤又冲杜太后说道。

    “行,你们办正事去吧,我也闲散几天!老姐姐说这晚上,木石村走走可舒服了,我们正好去转转消消食,吃得可真饱啊。”杜太后笑着回道。

    李冬儿交代了四郎带着弟弟们,又进屋取了自己的记事本跟蔡嘉上的菜谱单子。

    也不耽误就带着蔡嘉上去会和赵匡胤。

    ~~首届木石村重大会议分界线~~

    “一个是解试跟省试的时间,头年秋天解试,次年春天省试,时间相差不多,要说进益,即使安心在家读书,增益有限。

    更别提路途遥远的考生了。无论归家再来,还是留京备考,费用高,也没有好好读书的环境。

    光这一条,就刷下去了多少供不起也考不过省试的寒门读书人。”

    三个大男人加上李冬儿,蔡嘉上,也没在屋里聊,屋外空气清新,温度也怡人,石桌石凳都是齐的,就在院子里摆上了茶炉。

    一边喝茶一边聊事,更有灶间送过来的小点心。

    李冬儿把主说的事交给了蔡嘉上,自己美滋滋的泡起了茶,听着蔡嘉上有条有理的跟赵匡胤讲现在科考的问题,补充了最眼前的例子。

    “像吕蒙正,省试没过,回家又考了一次解试,可再下一次省试的钱就拿不出来了。这还算是近的,他家就洛阳的。”

    “时间是真不宽裕。”赵匡胤算了算,也觉得有点着急。“把时间放宽?可这样每年就没有新的官员补充进来了,现在哪里都缺人。”

    “我跟舅母都觉得可以把录取的数量加一倍到一倍半,就长期来算还是一样的,只是这个一些世家兴许不太乐意。

    退而求其次,那就在省试时,京城里能有专门给读书人借住的地方。起码可以省了住所的费用。”

    “后面这个不妥,除了住,还有吃食安置的抛费,不能做长久之计。”

    阿离比赵匡胤更熟悉京城里的用度,一天少说五十到一百文总是要的,挣钱虽说不难,但有挣钱的时间就没读书的时间,等于白呆。

    “那就唯有更改时间,两年?三年?”

    赵匡胤点头又问。

    “两年还是三年,官家还是找朝里的人商议一二,我们毕竟是纸上谈兵,一个科举怎么考下来,还是他们更清楚一些。”

    李冬儿往每个的茶杯里倒了滚水冲茶,接口说道。

    “那就先暂定两年,嘉姐儿接着说。”赵匡胤拍板。

    “好,那就以两年来说。

    解试跟省试虽然说,两年一试加倍录取,可这一两年间,总还是有地方缺人。

    而且过了解试,省试不过又得重头再来一次解试,这不太合乎情理,读过的书,难道一年之内就没了么,更何况还要继续备考。

    不如解试一过就给个名头,像汉朝那会的秀才,这部分人就可以直接在地方做个小官小令。既有了进项也还可以继续备考省试。愿意偏安一隅的在地方如果可以做好实务,升迁上来就是能臣。”

    “这个好!”赵匡胤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赞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