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胎穿三十六年,种田强国刚刚好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小学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小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轮椅的抗震功能差对于小婴儿来说,一点儿不是问题。

    本身她们就自带抗震肉肉。

    在两张轮椅并起来中间的窝里垫多几层软垫子,往里面一躺,不要太舒服了。

    哄睡的效果比悠车还好。

    怕太阳晒到了躺着的九寿的眼睛,关羽长还无师自通给婴儿车上面加了一个深烟色的可伸缩罗绮遮阳伞。

    单层的罗绮透气性自然是极佳,但透光度更高,女儿奴关羽长把一整匹罗绮都嚯嚯了,叠了好多层,才弄出了他觉得既不妨碍九寿晒太阳,又透风透气的厚度。

    看得李冬儿想再扣他一年月钱。

    布匹在这个年代是比钱还值钱的硬通货,一匹最最普通的绢都可以当两贯钱使。

    像罗绮这种高端布料,还是宫里出来的顶尖货,一匹作价五十贯都不为过。

    就这么做了一个小奶娃的遮阳布。

    将来保不齐九寿就能问出来何不食肉糜了。。。

    “谁跟谁打架?这军里是不许私自打架的,但凡打架都要吃军棍的。”

    关羽长给九寿垫好了软垫子,才正色的问李冬儿。

    这些人才刚刚来了几天,就出现打架斗殴的可不是什么好苗头。

    “不是军里人打架,且去晒了太阳吧,再晚点日头就下了,晚上再跟你详细说。”

    李冬儿看了漏刻,还有一个时辰就是晚饭时间了。于是催着关羽长先去遛娃。

    “好吧。媳妇儿,搭把手,抬一下!”

    关羽长把婴儿车推到了门口,小喜子已经掀开了门帘,只是这坑爹的房子,跟轮椅无法在村里使用是一个情况。

    门槛高得离谱,必须得有两个人,才能把整个婴儿车搬出去,从正屋出发,一直到出了门口,一共有好几道门槛。

    相比之下,外面泥土路的不平整反而不是个事了。

    九寿还好这口,摇摇晃晃的。

    “我跟你一起出去吧。”

    平时有胡老管家安排过来的小子定时等着关羽长出去遛娃帮忙搬婴儿车,今天关羽长去了镇里刚回来时间晚了,人就不在这里了。

    “东西都带回来了没?”

    “打铁铺做好了,全带回来了,我让顾工头安去了。明儿就能用。”

    “嗯,明儿你来弄,总要分散一下他们的精力。”

    两口子配合默契的推一会,搬一会,还一边说着明儿个的安排,到了垂花门,一眼就见到阿呆站在大门口边上。

    蔫了吧唧的样子活像被霜打了的青菜。

    “得,正好了,让阿呆跟着你吧,你也一直没有贴身的小子。”

    李冬儿觉得阿呆这种人,其实就是单频道动物,一次只适合做一件事,在他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做到极致,但却不会灵活变通。

    荔枝让他等着,他也不会找个阴凉的地方,或者找个台阶坐着,就直直的站门口等。

    且让他跟着关羽长吧,关羽长的事不多,也不乱,做一阵再看看,当个搬东西的小子来使,也比没事干好。

    “不合规制吧,他是内侍,跟着我,回头再被参一本。。”

    关羽长略心塞,前两天赵匡胤特意给他写信,说京城里有人参他,参关一天满京城的找刀儿匠,必有谋反之心。

    内侍这玩意哪是普通人能用的!

    官家都这边遣散内侍,前辅国将军家儿郎找这匠人作甚,其心可诛。

    这些个言官御史的,赵匡胤就是对他们太好了,搞得什么都敢往大了编故事,胡乱攀咬。

    “一群满嘴喷粪不干人事的,不理他们,把阿呆挂九寿名下,县主的贴身下人他们总没话说吧。”

    李冬儿可不操心这个,秀才遭反【同音】,十年不成。文官们也就是叽叽歪歪的咋胡,赵匡胤也不傻。

    她敢用关羽长的脸打赌。

    她要是让关一天去把那些个言官挨个套麻袋揍一顿,赵匡胤得躲在被窝里偷着爽!

    “也行,九寿也该有几个下人了。”

    关羽长畅想了一下九寿威风八面的样子,咧着嘴就笑。

    “傻爹啊傻爹!行了,我就搬到这儿了,我的计划书刚刚写了一半。阿呆,你以后跟着老爷,老爷去哪你去哪,”

    “是,夫人!”阿呆应得很快。

    “今天你去让阿呆跟你去带九寿去溜达吧,以后讲好时间,每天几点来,干些什么,让他按着一项项的做。别的时候你自己看着安排。”

    李冬儿跟关羽长交代完毕,拍拍手,亲了一口九寿,就往回走。

    灵感这东西,就像流水,得趁着经过的时候赶紧截住,要不然,一会就一点儿头绪都想不出来了。

    之前她想半天的书院,经过阿呆这事。

    她突然就觉得,她想太深了。

    温饱线生活的人,谈什么礼义廉耻,谈什么理想抱负。

    智商情商不在线的人,谈什么四书五经,春秋战国的。

    那都是扯。

    踏踏实实的,把木石村里这些个通文识字的先用起来。

    先来一个自给自足的启蒙学习班。

    把村里这些人脱了文盲先。

    这村里所有的人,每天必须空出半个时辰来上课,无论手里有活没活,早饭过后就集中起来上完课再上工。

    授课的人由识字的人轮流来。

    目标不大,在年底之前,大家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认出千字文上所有的字。会算基本的加减乘除。

    这就是小学。

    基本上这个学历也够普通人生活的了。

    等过完年再做分流,想继续读的,能继续读的。就把后面的一系列进阶读物,请了专门的夫子安排上。

    另外还有算学,也是一个大类别,这农业基地做起来,各项数据都需要记录,汇总,必须得培养一批对数字敏感的。

    等年底再选出好苗子深度培养。

    这就是中学。

    今年小学跟中学这两个实现了基本就可以了。

    等到明年,盖了书院,请了夫子,要放风出去,把七里八乡的小孩子都弄过来上学。

    按着后世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顺序来上,每一个阶段都是三年制。德智体美劳,全部安排上。

    一个五年计划下来。木石村绝对是人才济济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