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顾工头
糖醋排骨对于李冬儿来说,本身就毫无难度,这也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时候。
她一边教小丫头们一边就在心里寻思,猪舍做起来也就是个把月的事情。
如果一直没有足够的小猪,这一空就要空好几个月。
明年的堆肥也要出问题。
为了不空场,将就着养小鸡貌似也可以,但终归不如猪的价值高。养鸡也没有足够的肥料产出。
“夫人,这猪排怎么味道这么香!一点儿也不骚啊!”
阿香洗猪排的时候,就觉得并没有什么猪味,只是稍微有一点味道,等开煎的时候肉香味立刻就出来了,一股浓郁而完全不同于羊排的味道。
勾得人直流口水。
等到糖醋酱一下,翻炒的刺鼻的米醋酸味过了之后就是又甜又酸的糖醋味道。
本来还忍住没流下来的口水过哗啦啦一下子涌到了嘴边,吞了好几次才把口水成功的咽了下去。
旁边也是此起彼伏的小丫头的吞咽声。
“哈,我想到了,留一碗你们分着吃,把这个也列到菜单里。”
李冬儿被阿香一说,突然福至心灵,自己拍了自己一脑袋。
这难道是一孕傻三年吗?
光想着买猪崽,就没想到买几头母猪自己下崽么!
地方现成的,回头把人家的母猪搞几头回来,年底想要多少小猪崽都有。
把围裙一摘,又点了几个时令的蔬菜瓜果。让小丫头们做。
李冬儿又急冲冲的回了正屋。
正好遇到胡管家来回事。
顾工头找了一个私窑的人来,正在倒座房等着回话。
“羽长,走,正好,我们去谈完这个就吃完饭晚饭!”
李冬儿跟关羽长在书房坐定,胡老管家就引了顾工头跟另外一个同样黑瘦的男子进屋。
顾工头这会知道李冬儿的身份倒是认真的行了礼。
“见过将军夫人!”
只是关羽长着实看起来太年轻,一时踌躇着不知如何见礼。
“这是我家老爷!”李冬儿说完又想笑。
据四郎说,这样的事情今天在镇里就发生了好几次了。
把关羽长气得想回家再把胡子给沾上!
顾工头反应倒是不慢,立刻又行了一个礼:
“见过将军大人!”
“免礼,以后称夫人跟老爷就是了。”
关羽长一脸无奈。
另外一个黑瘦男子倒是挺镇定的。没有等顾工头引荐就自报了家门。
“小人姓张,名大树。见过老爷夫人。”
“小人家里有一个老父亲传下来的私窑。就是不知道夫人想烧什么样的?”张大树显得颇有一些急切。
“你们现在用的是柴烧还是煤烧?烧的是陶器还是瓷器,一天能出多少?”
李冬儿这事本也不急,放任何年代,她都是妥妥的大客户。
“回夫人,小人家的窑现在用的是柴烧,大部分是烧陶器,有时候也烧一点瓷器,用足了柴火,能出一两百个陶碗!”
张大树一听李冬儿的问话,就知道是行家,也没有虚头巴脑的报虚数。
只是说话一点底气都没有。声音卑微,面色凄苦。
他跟顾工头也认识多年,像他家现在的窑其实说是能出几百个,但已经好半个月没有开窑了。
几个老师傅不开窑没工钱,这已经闹了一阵子。
但新朝初立,镇里的熟人一直在说,私窑以后不许再烧。
官窑那边有官府的关系,柴火易得,无论瓷器还是陶器,价格一降再降。
如果这次还接不到单子,可能这传了好几代的手艺就要败在他这一代了。
“哎哟,别藏着掖着,夫人是个实在人!”顾工头看不过眼了。
“我来替你说!夫人,老爷,张大树家的是个私窑,朝廷那边一直说私窑要废了,全都转官窑。”
“可张大树这个人老实巴交的,也没钱给上头疏通。转不成官窑,他家那个私窑,就得关张。”
李冬儿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事,她看了一眼关羽长。
关羽长略点了一下头说道:
“这倒是确有此事,官家之前说,私窑的点到处都有,柴火一烧,附近几里都乌烟瘴气,水也不干净了。要取缔私窑,全部改官造。”
李冬儿吃惊之余也觉得理所当然,陶瓷一类即使在后世也是重污染行业。
城市化的推移,这类产业最后都被推到城市边缘外。
即使有环保排污之类的要求,黑作坊也层出不穷,地下水在她出生那会都没什么人直接吃了,重金属含量,污染,都很严重。
连自来水自家喝的也要再加多一层过滤器。
“那你这会这情形就算我在你这儿做,你能继续烧吗?”李冬儿问道。
“夫人跟老爷也是贵人,小人也不敢欺瞒贵人,小人这窑养着好几家人呢,都是老师傅了,手艺是过得去的,但官窑那边想要年轻一点的。不收他们。我家现在这样,又养不起,只能开一窑是一窑,但求混个温饱!要是真的要关,也没有办法。”
张大树被顾工头捅了一捅,脸憋得通红,期期艾艾的开口说道。
这话才刚刚说完,顾工头差点跳了起来!
“急死我了,老爷夫人,还是我来说吧!”
李冬儿倒是能猜出这张大树话里的未尽之意。只是想不到,这人跟名字一样,太实在了,但凡脸皮跟名字一样,估计也不至于把自家的窑搞得这么困难。
顾工头也有点出乎她意料的热心。
“嗯,你来说!”李冬儿说道。
“多谢夫人,张大树家是祖传的老手艺,家里那几个师傅手里的活不赖。我想着夫人这边也是长期的买卖,以后鸡舍,还有别的,可能也用得上。就去找了他询价!”
“只是小人原也不知道他家现在这样的情况,找了他他才说的。这要是他家窑关了,好几家人都没了营生!小人就想着,这以后按夫人您的那个图纸,起码也是五年的功夫。不知道夫人有没有自己弄一个窑的想法?”
顾工头不愧是能接官造的人,几句话说得在情在理。既帮自己的朋友说明了情况,又充分的考虑了李冬儿的需求。
“这还真让你琢磨对了!”李冬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