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论持久战》的光芒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日战争的过程究竟将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这些问题亟待明确解决。
在那个时候,“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都有着相当大的市场。
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在国民党营垒中一直存在着“亡国论”的思潮。
有人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又有所谓“再战必亡”的论调。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集团是“亡国论”的突出代表。
亲英美派的蒋介石集团虽然已进行抗战,但仍表现出某些动摇。
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的严重失利,也给某些中间阶层和一部分劳动人民带来一些悲观失望情绪。
另一种错误思潮是“速胜论”。
淞沪会战时,蒋介石集团指望英、法、美等国直接出面干涉,并要求苏联出兵。
因此,有人武断地认为,中日战争只要打3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
这代表了一种希望依赖外力的援助迅速结束战争的思想。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时,有些人认为徐州会战应是“准决战”,“是敌人的最后挣扎”。
在共产党内,“亡国论”一般是没有的,但有些人有一种盲目轻敌的思想。国共第二次合作了,这些人过于看重国民党有200万正规军的力量,因而以为抗战能够速胜。
与持“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人相比较,在全国抗日阵营中,认识到抗战将持久地进行的人是有很多的,并且他们相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但是,在相信持久战的人中对于持久战的理解却大相径庭。蒋介石的“持久战”基本上限定为一种军事上的指导方针,是单纯的军队和政府的行为,缺乏广泛的政治动员和全民抗战的群众基础。
同时,一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人,他们赞同持久战,但对于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和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战争能力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因而对战争的发展趋势和结局缺乏冷静的思考。
为批驳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主席在1938年五六月间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
这篇讲演是分了很多次完成的,他明确指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他分析了战争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4个基本特点,即:
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进而指出: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后3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3个阶段。
历史是最好的结论。事实上全民族抗战的发展就是经过了这3个阶段。
1937年七七事变至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为战略防御阶段。
之后,日军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国际国内战场形势的变化,从1943年秋季起,中国战场逐步转入战略反攻。1945年8月,在极为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论持久战》明确提出,三个阶段中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将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这个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游击战争能够胜利。
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全民族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新的危机。
日本侵略者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策略:
一是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二是对国民政府,从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各地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摩擦活动日益严重。
三是日军在占领区内,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以民族利益为重,打退和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三次反共高潮。
为渡过难关,党带领根据地军民坚持开展游击战,实行大生产运动等政策。
一方面牵制和消灭大量日军,成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在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许多中间人士也由此看清共产党确实是以民族利益为重,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更加证明它是团结全民族坚持抗战的柱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经过艰苦抗战,从1943年起开始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在一些地区开始了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
正如《论持久战》所预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受住了最残酷阶段的考验,获得了转弱为强的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论持久战》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并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在整个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推动展开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自身力量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壮大,获得了战胜敌人的力量。
总之,《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它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的优势、生长自己的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大坚定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一篇讲演具有如此强大的说服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这种力量的泉源,来自于主席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正是出自伟大领袖毛主席之手。它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一种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以及任重道远的人生理念。
毛主席虽然是革命的领导者、是战略指挥家,不过他骨子里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文人的风骨,身上镌刻着不可名状的书生意气。
毛主席一生著作无数,最出名的莫过于那首《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从中可以看出,主席立志要超越他们,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大英雄。主席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年“九一八事变“,小六子一枪不发遁逃西安,这令敌军愈发的肆无忌惮。
在1937年7月7日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占领了华北地区。
尽管二十九军的佟麟阁、赵登禹将军拼死抵抗,奈何还是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消息一出,立刻在国内的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说什么的都有,观点主要可以分成两派。
一派是盲目乐观型,这些人普遍认为日本不过弹丸之地,地域狭小,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淹没在四万万人海中。
还有一派则是消极应战型,这些人认为,日本军队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强劲,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彪悍,中国军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那时的蒋百里、白崇禧等人,则与这些人的观点都不一样。他们认为这场抗日战争,应该是场长期的拉锯战、消耗战。
不过,他们只是提出了想法,并未拿出什么书面理论,远在延安的主席,也与这种想法不谋而合。
主席认为,不该太乐观也不该太悲观,应当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中国人民。侵华敌军人数虽然少,不过装备精良且作战体系十分完备,若是想打赢战争就得做好长期的准备。
心急如焚的主席,决心想用笔杆子戳醒那些睡梦中的国人,让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而并非什么速胜战或者亡国战。
主席从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就不停的翻阅有关战争方面的国内外著作。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只要可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主席都会不遗余力的寻找。
他的床头上堆砌着密密麻麻的书籍,主席却笑着说:“我喜欢这种在书里睡觉的感觉“。
有时候一连几天,他都把自己关在窑洞里,看书看累了就抱着书睡一小会儿,等醒来再接着看。
警卫员担心主席的身体,主席还“任性“的将他“赶走“。
等到知识储备全都积累完毕,主席才思泉涌,恨不得能把自己学到的,想到的,看到的,一口气全都写下来。
开始创作《论持久战》时,主席经常是两天两夜不合眼。实在太困了他就自己打一盆凉水,将布子浸透然后擦擦脸再到院子里踱步,点上根卷烟,抬头望着天空。
那时候的主席真的达到了“忘我“的状态,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也忘记了睡觉。
他只想着赶紧把《论持久战》写好,给全国人民带来精神食粮。他害怕晚成书一天,就会多一个赞同“速胜论“或者“亡国论“的人,主席想着赶紧把稿子写完,给大家带来胜利的希冀。
就这样主席宵衣旰食的写到了第九天,那日下午他兴冲冲的叫来警卫员,嘱咐他一定尽快赶到位于清凉山的解放社。
四五天以后,《论持久战》再度回到了主席的手上。他一遍又一遍的翻阅着,拿着那支残破不堪的笔在上边不停的修改着,这一改,又是废寝忘食的小半个月。
终于在1938年5月30日,《论持久战》于《解放》周刊成功发表,而主席也亲自在大会上逐字逐句的对自己的那篇演讲稿做出了分析。
主席在稿件中指出了日本的优势是文化、装备还有组织能力,但它的劣势则是与世界各国为敌与中华民族为敌,而且地狭人稠,没有多少资源供应。
中国的优势在于地大物博,而且人口众多。只要全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将日本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中。只要持久战一旦打响,日本就会变得应接不暇,早晚会有败退的那一天。
主席还说:“中国的抗战,是世界的抗战“,让那些“孤立战争“的观点不攻自破。
《论持久战》一经发表,便在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并且开始公开出版于国内外的各大报社。
而主席还为英文版的《论持久战》作序,不论是外国人还是国民政府高层,对主席的这番观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
那么,《论持久战》影响力如此之大,出版以后有没有流传到日军手中?他们有没有看过,看完后有啥反应?又作何评价呢?
由于是公开出版发行于全球的各大报社,所以日本人是可以看到的。而且,对于书中提出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把日本拖入泥潭“的这些观点日本人都作出了应对。
当时日本的华北高官岗村宁次,看到《论持久战》以后很是惊讶。
岗村宁次说:“这本书我们一定得好好研究,它帮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作者对敌军和日本竟然如此的熟悉,能够一语中的的道出他们的劣势。
不过他与日本军部也想出了一系列的应对之策。首先是以华制华,日本虽然人少兵力也不多,但他们可以广泛的招募中国人当自己的“皇协军“。
日本给了这些伪军们以高度自治权,这些人可以欺压百姓胡作非为,只要听话就好。
因此每占领一个县城,真正留下守城的日本人并不是很多,少的也就一两个。不过他们让伪军穿上日本军服,以此来震慑当地的中国人,让其乖乖听话。
再者是以战养战,日本成立了军政商联合的“军配组合“。它们利用日军的威慑力,垄断了棉纺织,轻工业,粮食还有矿产等,再以高价向中国人销售。
若是有剩余,则直接调配给军队。日本人还宣布华人的商会属于“敌产“,在各方面想方设法的打压。
除了岗村宁次以及他和幕僚们制定的计划以外,还有哪些日本人受到了影响呢?
侵华敌军中也有一些反战之人,他们被迫接受征兵,跟着大军来到中国。斋藤邦雄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在日本时他为了逃避征兵每天都只喝酱油让自己保持瘦弱,不过因为军队人数实在太少,日本军部降低了标准接纳了他。
在中国战场上,斋藤邦雄为中国军队的意志所感动,因此在屠村或者屠城时,他都很少参与。尽管“战友们“都因此而嘲笑他,斋藤邦雄也不为所动。
而且他对中国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书。
斋藤邦雄在1943年偶然得到了主席的《论持久战》,令他心生敬佩,他想着一定要做些什么,而机会很快就来了。
斋藤邦雄所在的联队秘密抓捕了一名八路军女战士,斋藤邦雄为其意志所感动,又想到了《论持久战》,良心未泯的他将女战士给放走了。
远在延安窑洞的主席,不会想到他的书本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除了斋藤邦雄以外,还有一个与其性格相反的日本军人名唤远藤三郎。
此人是个极端的好战分子,为军国主义所洗脑,认为侵略中国是自己的荣誉,并且在1941年从轰炸机上纵身一跃跳到陆地指挥战争,自此名声大振。
二战结束后,远藤三郎始终不认为自己有误,直到在五十年代,他看到了主席的《论持久战》才发现自己曾经的愚蠢,并在1956年访问中国时,献上了自己的佩刀以示歉意。
那么,《论持久战》对当时的中国究竟有何意义,又对后世有怎样的启迪?
首先,证明了主席思想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在《论持久战》未发表之际,整个中国犹如混沌未开。而这篇演讲稿就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将那黑白不分的大地照耀的满是光芒。
它的发表,让国人看到了希望同时也为抗战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若是没有《论持久战》想必“速胜论“与“亡国论“会一直占领着舆论高地,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们也会不由分说的误信这些将民族带入歧途的言论。
最厉害的是《论持久战》是阳谋,主席写下它,就是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自己的看法。
主席知道日本人也会看到,但文中提到的问题,日本人是无解的。即使知道了,也想不出任何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徒劳。
明着告诉日本知道它的缺点,还把这些都罗列了出来,任凭日本去想办法,都没有用,这正是来自伟人的自信。
《论持久战》完美的诠释了伟大领袖的过人之处,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但还是要叫醒“醉酒“之人的感觉。
主席不论是在战略上还是外交上看的都十分清楚,而且也有很高的格局。
毫不夸张的说,他的思维延续到今天也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伟大领袖的高瞻远瞩与统筹全局,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正是有这种特质,他才能带着中国人民都站了起来,并且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正是因为革命先辈们为了祖国所做出的这些努力,才换回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环境。
现在的人们应当秉承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精神,缅怀那些呕心沥血,奉献青春甚至生命也要为中华民族探求道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