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铁马金戈 > 第1247章国共同祭黄帝陵②

第1247章国共同祭黄帝陵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937年的清明节,对陕西省桥山黄帝陵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

    经历十年内战,共处日酋蚕食、民族危亡之秋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同时派代表前来祭奠血脉祖先。

    祭奠完成后,两党代表在黄帝陵前合影。

    不过,国共双方致祭及报道的形式却颇不一致。

    中国共产党方面,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致祭,祭文是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致祭代表是“延安五老"之一,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

    中国国民党方面,则以其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致祭,致祭代表是中央委员、国史馆馆长张继,中央委员、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

    国民党的祭文不知何人所写,致祭那天,顾祝同却去了汉武帝的茂陵,未曾到黄帝陵。

    两党的祭文,均为四言古体。国民党的祭文32句,除祭文小序“焕发我民族之精神”一语尚有些现实感外,其他都显得如例行公文。

    通篇追述黄帝功业,未提团结抗日之事,篇未提到,“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也未能说透。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祭文全文为:“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

    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味,民乏典章。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献,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收赖。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姐豆,来格来歆!“黄帝陵前的案桌上陈列着毛主席写的祭文草稿。后此草稿镌刻成碑铭。

    这篇祭文是毛泽东主席在陕北窑洞中用铅笔一气呵成的。为了保持原稿的真实性,碑刻保留了原文中两处画圈的地方。

    古文言体中书写祭文时都有严格的规定,在遇到“祖”字和“父”之类的词时要放在行首,以显示对祖先的尊重。

    毛泽东主席书写的祭黄帝陵文中国家的“国”,多写了一个字。我们看圈起来的两个字分别为“祖”“国”,也体现了毛泽东“祖国在我心中”的爱国情怀。

    毛泽东主席还将这篇祭文寄往《新华日报》社长范长江先生处,以供参考。

    毛泽东写的祭文56句,用8句概括黄帝的伟业,其余均写中华民族的现实遭遇和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

    全篇昭告明志,一切以国家和民族的现实命运为念,“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情怀溢于言表,同时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使赫赫始祖之伟业,如凤凰之再生。

    共产党的告祭情怀,可为历代祭文之出类拔萃者。

    祭文内容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高度精辟概括了轩辕黄帝的伟业。

    第二部分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界。

    第三部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北上抗日”,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历经艰险,来到抗日前线,志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抗日决心。

    提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抗日主张,号召和呼吁“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商抗日国是,共谋抗日大计,共同抗日救国。中国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很重视这篇祭文。他在3月下旬即已写好,并于29日寄给曾以《大公报》记者身份到陕北采访过的范长江,希望他“可能时祈为发布”。

    但这篇祭文未能在国统区的报刊上发表出来。

    《大公报》4月5日发表了国民党中央的祭文。

    4月6日的《大公报)、《申报》和天津《益世报》,均报道了张继等祭谒黄帝酸以及其他人祭扫明孝陵的消息。

    而对毛泽东、朱德派林伯渠致祭黄帝陵一事都只字未提。

    只有天津《益世报》很蹊跷地来了一句:“陕甘边区新编军队,亦派代表四人参加,以示尊崇整个民族祖宗之意。”

    那时国共两党正在谈判,红军尚未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朱德用的还是“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的名义。

    最终,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是在延安《新中华报》当年4月6日一篇题为《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典礼》的报道中披露的。

    该报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当时还是蜡版刻写,发行量很少。

    在这篇祭文前,有几句话点明此次祭祀活动的意义:“苏维埃政府代表苏区内全体公民,为对中华民族之始祖致敬,并表示誓死为抗日救亡之前驱,努力实现民族团结计,特于五日派遣代表前往参加。

    “誓死为抗日救亡之前驱”,正是毛泽东《祭黄帝陵文》的要旨所在。

    1937年8月22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事公开见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时在洛川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八路军开赴对日作战前线等事宜。

    洛川离桥山黄帝陵不远,8月25日会议结束后,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一行拜谒了黄帝陵。

    此时轩辕庙内的供案上,还陈列着毛泽东手书的《祭黄帝陵文)。他们一边阅读,一边交谈,任弼时说了一句名言:“这是我们开赴前线的《出师表》哩!“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视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师表》,也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

    在国民党方面,值得记录的是,辛亥革命前夕,曾有一批同盟会会员到黄帝陵前盟誓,立志“扫除专制政体,建立共和国体“,至今还保存有他们在陵前盟誓的照片。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于1912年3月曾委派一个由15人组成的代表团赴黄帝陵致祭,还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写了篇祭文让代表团在黄帝陵前宣读。

    文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这份祭文取名《黄帝赞》,其中“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一句,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了孙中山推崇和理解黄帝的名言。

    毛泽东祭文全文如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1942年冬,当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曾题写"黄帝陵”三字,并刻成石碑。

    如今在黄帝陵轩辕庙里有四座石碑格外引人注目。西侧二座,前边是毛泽东《祭黄帝陵文》,后边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东侧二座,前边是孙中山的《黄帝赞》,后边是蒋介石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如此安排,确也让人感慨多多。

    中华儿女之间,不分党派政见,不管居住何地,无论是身处战乱,还是躬逢和平,他们都拥有一个不能割断的精神纽带——被称为人文始祖的炎、黄二帝。

    中华儿女自称“炎黄子孙”。有史可考的祭祀黄帝的活动,最早为战国初年的秦灵公。汉初建轩辕庙,唐朝正式把祭祀纳入国祭。

    对炎帝的祭祀,则始于唐朝,宋初在湖南茶陵县修陵建庙(陵庙所在地后划归酃县,今改名炎陵县),并形成朝廷御祭定例。

    在民族大融合时期,炎、黄二帝起着“协和百族,揖睦四邻”的整合作用。在国家遭遇外侮或处于低谷的关头,他们又是凝聚民族力量渡过难关的精神动力。

    在和平发展时期,人们寻根祭陵,也是要发扬光大人文始祖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被史学家认定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性事件。

    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黄帝陵显示出最强健的中华心律和最强劲的民族凝聚力,全国4万万同胞共赴国难,在黄帝的旗帜下,做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伟大胜利。

    八十余年转眼一瞬间,毛主席撰写的抗日“出师表”《祭黄帝陵文》,预言中国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早已为历史所证实。

    如今此文已勒石立碑,耸立在黄帝陵轩辕庙碑亭,昭示着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

    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在商﹑周的甲骨金文史料中,完全找不到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的记载。

    那时也没人自称华夏。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贵族开始自称华夏,此时便出现许多有关黄帝﹑炎帝等英雄祖先的历史记载了。

    史学家王明珂的“需要一个国族历史来凝聚中华民族”的解释也许是最准确的。尤其是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祭拜黄帝陵的往事,值得我们一再回顾深思。

    陕西黄陵县有一座黄帝陵,传为轩辕黄帝陵寝,被誉为“天下第一陵”。

    历代黄帝陵的祭祀活动,其意义在于昭示皇权正统、天命所归,借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

    到了当代,祭祀黄帝陵又具有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抗战时期,黄帝陵因地理位置介乎西安与延安之间(那时县名就叫中部县),在国共合作的特殊背景下,就成一个重要的政治舞台。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半月后,在苏联及其他国际势力的调解下,在中共的促成下,得以和平解决。

    回到南京的蒋介石,经此次事变,始信苏俄具有支持中国抗日的诚意和实力。而要联交苏俄必须和解中共。

    于是蒋做出姿态,1937年1月5日裁撤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2月10日,中共致电国民党,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同时作出改苏维埃政府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指导;特区内实施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土地政策等四项保证。

    2月21日,国民党五届三次会议以“共产党人输诚受命”,通过了“根绝赤祸案”,宣布开放言论、集中人才、赦免政治犯。

    4月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在经历十年内战后,首次聚在一起,同派代表共祭黄陵,以表达停止内战、团结御侮的决心。

    上午10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派委员张继、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代表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中共领袖毛泽东、朱德特派代表林伯渠,各自携带祭文,同步登上桥山,在中外记者的镁光灯下,在军士列队鸣炮声中,开始虔诚致祭,逐个宣读祭文。

    当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蒋介石谈判经过和我党对各方面策略方针向共产国际的报告》。次日(4月6日),延安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一篇题为《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典礼》的报道中,披露了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

    其实,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可视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召开各界人士国是谈话会,发表谈话,表明了“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的立场。

    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与会。

    7月23日,中共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第二次宣告》,支持蒋的谈话立场。

    8月15日,中共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日绝交,军事总动员,人民总动员,成立国防政府,抗日外交政策,战事财政经济政策,改良人民生活,抗日教育政策,肃清汉奸亲日派,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8月22日,由蒋中正签署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委任朱德、彭德怀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15万人。

    8月25日,朱德、彭德怀等发布《就职通电》:“日寇进攻,民族危急,敝军请缨杀敌,义无反顾!兹幸国共两党重趋团结,坚决抗战,众志成城。本月养日(8月22日)奉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委任令,特派朱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德等因奉此,遵即将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宣布就职。部队现已改编完毕,东进杀敌。德等愿竭至诚,拥护蒋委员长,追随全国友军之后,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肃电奉闻,敬候明教。”

    8月22-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县南10里的一个村庄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主席在会上指出,抗日战争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牵制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主要是战略配合),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

    红军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洛川会议结束后,115师长林彪和副师长聂荣臻坐大卡车向西安进发。据现在出版的《聂荣臻传》介绍,他们路上遇雨,道路泥泞。车过中部县,稍事休息。

    此时,缕缕雨丝笼罩着黄土地上的桥山,以及那历尽沧桑的古亭、石拱门和柏树林。聂荣臻凝望着秋雨中的黄帝陵,神情肃穆。

    在这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他从心底里向民族祖先发出决心以身报国的铮铮誓言!写作者显然“疏忽”了同路人—那位不久就要打响平型关战役的林彪师长,没有一句提到林彪在黄帝陵前的表情。

    也是在8月25日那天,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分别以新任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政治部主任的身份拜谒了黄帝陵。

    据《任弼时年谱》记载,此时轩辕庙内的供案上,还陈列着毛泽东手书的《祭黄帝陵文》。他们一边阅读,一边交谈,任弼时说了一句名言:这是我们开赴前线的《出师表》哩!

    9月11日,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第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八路军总指挥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

    4万多名红军将士摘下了红星帽,穿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先后由陕西的三原、富平、泾阳等地出发,经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察哈尔、河北、绥远交界的恒山地区的抗日前线……

    然而自1939年后,国共关系恶化,边区开始被国民党军队封锁,中共再也没有参加祭祀黄帝陵的仪式。

    倒是国民党方面格外热心,一直到抗战结束,又有四次祭陵活动,并且开始了对黄帝陵大规模的修建。

    1939年,陕西省政府设立了“黄帝陵园管理处”,令中部县县长兼主任,开始清理庙产,整修庙堂。

    1940年,陕西省修筑了黄帝庙通往黄帝陵的公路。

    1942年,时任国民党总裁兼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题写了“黄帝陵”三个大字,此后中部县正式改名为黄陵县。

    1944年,陵园建筑祭亭,前竖蒋中正题“黄帝陵”石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