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老板与打工人
如今的芗城, 空气质量显著下降。
无他,因为大约有六分之一的土地,都在经历大刀阔斧的改建,在芗城之外, 又在数个平缓地带划出几大工业区, 基本的道路已经施工完成, 大量来自琢治的工厂正在建设中。
不少人在此之前,而忧心忡忡, 觉得以芗城目前的经济情况, 要进行如此之多的投资,建设如此之多的工厂, 城内又大规模改建,以芗城哪里还撑得住。
但令所有人精掉下巴的是, 建设工厂和改建,拉动了芗城人的就业,反而刺激了内需, 运转起来的钱将芗城一滩死水的情况盘活了。
更重要的是, 这些举措振奋了一度以为芗城要凉的那些人, 他们开始重新对芗城的未来抱有希望, 不再纠结要不要趁着手里头还有钱, 跟着来芗城歇脚的商队, 冒险前往其他地方居住。
——是的,在芗城被封锁后, 确实有一小撮人,觉得芗城没救了,跟着外来的商队跑了。
不能说这些人对芗城薄情吧,因为他们也在芗城的芗萱经济奔溃中, 受创极深。
至少儒门是很开得开的。
芗城的工厂,与琢治那边的产品几乎没有重合的。
有差异,才有交易,如果双方生产的东西都一毛一样,你有的我都有,那还做个毛的买卖,直接变成价格战。
刚好,云机院有很多的想法,而琢治受限于人口,自己个儿是肯定搞不完的。
被自家门主丢去琢治洞天的儒生们,通过技术合作,带回了不少生产模型,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开始出现在芗城人家中。
首先是冰箱,这没啥特别可说的,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谁用谁知道,一出就脱销了。
路过的商会还忍不住偷偷买了一台,说是要回家用着。
这种冰箱,不比修真者的寒冰阵法,有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只是单纯的制冷和控温,因此不吃灵石,冬天的时候闲置,便可保夏天全程使用——如果不是灵气特别差的地方,肯定没有问题。
关键是又方便又便宜啊!
有钱人家,都有挖冰窖藏冰的,可这藏冰的步骤可麻烦了。
首先要找好干净的水源,一般的山上的泉水或者干净的小河,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把泉眼上边的冰,一块块挖出来,然后装进一个人和抱的冰漏里头,然后用蜂蜡在接口处密封,外边再铺上一层杂草,包上一层上好的棉布,只在下边留一个小口,可开关,用于取用融化的冰水。
这么个大家伙,要两个家丁才能搬得动,放入地下冰窖之中,而冰窖除了密封好,又干燥之外,一般也修得很大,用青砖铺满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封装完成的冰漏,会依次铺在冰窖之中,等到初夏,一般会先取用外围的冰水,到了盛夏,才会取用冰块降温。
富贵人家,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在床边摆个冰鉴,然后下人会坐在冰鉴旁边,用扇子将凉风送入账内。
普通人家就没什么讲究了,一般是一条巷子的人共同一个冰窖,挖个地洞,用石头铺底,然后凿河冰丢进去。
这种冰块极易受到污染,一般是不饮用的,冰水一般用来泡脚或者洗脸,冰块则用来冻粥割之类的。
就把粥放凉后用冰块冻起来,再切成块吃,偶尔能沾点糖,是穷苦百姓夏日不多的甜点。
然后呢,不管开再大的冰窖,其实夏天的冰还是不够用,特别是等到夏末的时候,尤为难熬。
况且,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能滴水成冰的,那些冬天根本连霜冻都见不到地方,只能采用硝石制冰……但且不提不是每个洞天都盛产硝石,硝石一般是用来制作土火-药的。
用于制作弹包,给投石车防卫妖兽进攻,而且土火-药本身也用于打自己人,因此管控十分严格,就算是富人家,也很难买到硝石来制冰。
现在好了,有了冰箱,以后夏天再也不用愁了,而且这里的冰箱,还比琢治那边要便宜,便宜……嗳?
突然后知后觉发现了啥的商人们,纷纷闭口,生怕因为知道得太多被灭口。
然后是自热炉,不用生火烧柴便可煮东西吃的神器!
这个甚至被冰箱还有受欢迎!
虽然要买灵池和配套的集灵器,用来给自热炉充电,但止不住方便啊!
新版的集灵器宝石版,不仅表面是一层特殊的陶瓷,操作和外观都比之前的版本好了不少,而且集灵器只要充满一次,就能让自热炉工作至少一个月!
当然,真一直烧一个月,自热炉半身也有可能会出现变形的迹象,但一般来说,谁会开这么久呢?
出门在外,看似多了一个要占一匹驴运力的大家伙很麻烦,实际上,其中的好处和方便,只有用过的人心里头最清楚。
而价格最贵的自热炉,最新款,据说稍加改装一下,围一圈不透水的油布,就能用于烘干衣物,也能用于暖被褥。
这在野外,就更神了!
就算是市井人家,在梅雨季节,这也是神物啊!
更别说有些洞天,整个洞天的气候就是潮湿多阴雨。
在禁令解除的现在,由于这两者都比琢治商会那边进货要便宜很多,再加上文芗洞天彻底没了妖兽之患,沿途风景太好,所以最近的商队,那是叫一个疯啊!
为了能抢到出厂价,各个商队把芗城堵得水泄不通,疯狂的买,疯狂的运。
至于芗萱?市场也有一部分,但肯定是没有当年那种“风吹十里,芗萱满天”的盛景了。
商队来的来,走的走,有人带走了货物,有人则高价买走了上一代的生产图纸。
虽然在性能上没法和这一代的商品相比,但谁让这个世道,运费这么贵呢?
能本地生产的话,大可抓住中低端嘛。
而且会买走图纸的人,过半都是散修或者是不入流的小宗门。
这都很正常。
狼孩打定主意,在那些妖化植物搬走前,都不回家睡了。
但问题是,虽然他在芗城的黄金地段,也有一处府邸可住,但是吧……以狼孩的听力,恐怕早中晚都免不了被朗朗读书声灌耳了。
最后,他打发走了监督签字的狼,自己亲自来监督技术交易的进行。
结果他看了一会,便觉得有点乏了。
原本以为愿意吃螃蟹的,都是一些雄图壮志之辈,结果这些家伙,见是他亲自守着,各个腿像筛糠一样抖得厉害,看得狼孩直皱眉头。
但想了想,他好像想通了,然后又翻了个白眼,觉得这些大门大派的,反应真是迟钝。
散修这么做很正常,毕竟这些生产图纸,从一开始的定价,就是针对凡俗的,散修只要不是穷得吃不起灵米的那种类型,都能买得起。
而散修嘛,就是莫得钱,莫得资源修行,有这么个机会,愿意当赌狗,这很正常。
估计之后会找个地儿,将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在目前很多洞天还被黑域环绕的情况下,至少跑得足够远,又有本事守住家业,就是一笔一本万利的生意。
这些散修只要以后没被谁眼红,杀了取而代之,以后一定会感谢今天的砸锅卖铁。
至于小宗门,那就更正常了,大门大派规矩多,益静不益动,所以反应慢,而且一项决策的推行,还要克服其他派系的阻扰,就算执行了,大家的劲也很难往一处使。
但不入流的小宗门,情况就不一样了,基本是掌门说了算,而且这投入,对于小宗门来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就投资呗,亏了当买个教训,但若是能像琢治或者芗城这样赚了……难道不好吗?
对此,儒门和那位仙人,大体上是乐见其成的。
就和芗城的情况一样,修真者开工厂,凡人就可以为修真者打工,二者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你求我看我心情”,而是有了切实的利益往来。
这比什么山盟海誓都要坚固。
在大部分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凡人和修真者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了变化。
这点狼孩还是看得清楚的,毕竟有岁月磨出来的心境。
而他看不清楚,或者说是根本没往这个方向去想的问题,便是——这层关系妙就妙在,打工者和老板的关系,谁也没说是固定的。
珂芋可乐呵着呢。
只要这条偃术科技树能越爬越高,迟早有一天,一方之地的领导者,将不再是一方地域打架最厉害,至少是之一的那个人。
至于之后有官僚主义啥的,那就再说吧,反正总比现在要好。
狼孩扭头,看到那羽仙人在对自己招手,便起身离开了——反正,就算他不在场,也能随时摁死想惹事的家伙。
珂芋和狼孩走在外边的野地里头,夏末的芗城反而更晒,烤得人皮肤都裂了。
狼孩跟她走还没几步,早就蹲在不远处的阿格,便迈着小碎步跑过来,表示自己要当翻译。
“头儿问,你找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