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八零之炮灰只想搞事业 > 第21章 第21章

第21章 第2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陆家藤编虽手艺好,却没法量产,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去打开市场,只靠着零星接几个单子贴补生活。

    解决温饱容易,若要发家致富,这家人还得调整经营思路。

    宋清宁跟着陆新廷的马场晃悠悠进了村。

    虽这是天色已暗,村里小路上还陆陆续续有行人走过,见着了他们,隔着老远就吆喝着打招呼:

    “老陆,这是你亲戚?长得可真俊。”

    “好久没见过这么俊的丫头了,说对象了没?”

    “瞎说啥哩!是我家的大客户!”

    陆新廷挺直了腰板,中气十足地冲着他们吆喝:“你们别胡咧咧,耽搁了我家生意,我家藤编卖给你!”

    “宋老板,这边请,前面那几排屋子就是我家院子了。”陆新廷说着,特别瞪了眼围观的那光棍,生怕这些人唐突了他家大主顾。

    村民一听,这年纪轻轻的俊丫头还是个“老板”,不由皆肃然起敬,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打量人家。

    闹腾说笑的声音消失了,他们到了宅子门口时,宋清宁和陆新廷说:“你先回去,我出去找个运货帮手。”

    “我去替你找,你先到家喝口水。”陆新廷一听,忙要去跑腿帮忙。

    宋清宁笑着拒绝:“不必,我正好看看村里的路,陆哥先回屋吧,我一会儿就过来。”

    “那行。”

    陆新廷也想着先进家门收拾一番,便也不多做勉强。

    宋清宁看了一眼陆家宅子的大门,记下了位置,转身问了行人村支书家的位置,前去支书家中拜访。

    既能核实陆新廷身份,又能在官家过个明面……

    到这时候,她基本上就能断定,这家就是正经编织手艺人,不会做出什么违法犯罪的事。

    但她独身四处闯荡惯了,确保自身安全,已经成了强迫症般的存在。

    从她打电话,到订餐带走餐具,都是留下痕迹的习惯。

    “请问,是李支书家吗?”

    “是这儿。”

    一位五十来岁的妇人出来开门:“你是?”

    “谁啊?”屋内传来了一道略带沙哑的男声,一个披着中山装,吊着根烟卷的男人走出来,五十岁上下,头发花白脸庞黝黑,比寻常村民多了两分威严,见了宋清宁,也是一愣:“你不是咱村里人吧?”

    宋清宁如实介绍:“不是,我在陵州城里做生意,这次来三王庙是想找陆新廷家买藤编货物,您是李书记吗?”

    村支书本以为就是个俊俏的女娃,不料人家还是做生意的,颇有些意外,道:“我是李国民,老陆家编织不错,是祖传的手艺了,你有眼光,他家就在村子北边,沿着村口倒数五户就是。”

    “二丫,过来带个路,领她去藤编老于家。”

    宋清宁连忙谢过,从兜里拿了两个橘子递给跑过来的小孩,拿了盒大前门烟塞给李支书,笑道:

    “谢谢您,我认识路,不劳烦小娃儿了,我来是想麻烦您和婶子给介绍个拉货人,需要有脚蹬三轮车,帮我把货运到陵州西区,我给一块钱报酬。”

    李支书两口子对视一眼,觉得这事儿好办,现在不是农忙,主顾愿意给这些钱,他们村里闲劳力那不是一抓一大把么。

    “这不难,你等会,叫你婶子去屋后面问问。”

    李支书的媳妇问:“这拉货的人,有啥要求不?”

    宋清宁:“没有,货物不重,男女老少都拉得动,人老实可靠,会骑三轮车就行。”

    李支书媳妇:“这太好找啰,咱这村里的都是本分人,你等着,我去给你叫来,你看看不满意的话咱再挑换。”

    “婶子,您找的人肯定没问题,请他九点钟骑着三轮车到陆新廷家门口,我就不等了……”

    宋清宁选好了运输工,这才不慌不忙地骑着脚蹬单轮车,拐进了陆家院子。

    庭院收拾的很整洁,棚子下摆着一堆堆的原材料,码放得整整齐齐。

    她一进门,陆家人们听见动静赶忙迎接出来。

    站在陆新廷身旁的是位三十五六岁的妇女,话不多,面上还带着些许歉意。

    走在最前方的是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头发白了大半,梳得利落挽成发髻垂在脑后,面色精神奕奕,上来就拉住了她的手,热情地牵着她往屋里去。

    整个晚饭期间,陆奶奶说的话比陆新廷两口子加起来还多。

    又是打问她住哪里,问许了人家没,又是张罗着叫她多吃菜……

    宋清宁其实不太饿,她心里想着以后合作的事情,没放多少心思在饭菜上,见陆晴一直偷看糖醋排骨,没她奶奶发话,筷子丝毫不敢动。

    顺着她的目光,宋清宁连夹了两三块放她碗里,笑说:“多吃点,吃完自己夹。”

    “哎!”

    小姑娘一口应了,夹起碗中排骨放入口中,眼中发光。

    宋清宁正要再给她夹菜,忽听老太太道:“丫头片子吃这些肉作甚!不懂规矩,留着叫客人多吃。”

    “哦……”小姑娘低低地应了声,垂着视线就要把碗里其他排骨再放回去。

    宋清宁连忙制止:“我晚上不吃甜的,你喜欢就多吃吧。”

    老太太还要再训她孙女,刚开口教训了一两句,宋清宁寻了个话打断,问:“嫂子去拿东西还没回来么?菜都快凉了,她不过来吃?”

    陆新廷一愣,说:“她去编篮子了,趁着这会子忙活,等你回去时还能多带走两个。”

    “啊?”

    宋清宁一听,特别不好意思,就算人家货没按时供上,也不能让家里女主人连饭都不吃,去给她编篮子啊!

    这种事她真做不来,放下碗筷,起身就要去找陆家嫂子,还说:“不差这一两个,好歹要吃了饭再做工,不然我这不成周扒皮了么?”

    陆家老太太连忙拉她坐下,解释:“唉哟,您别操心咯,她待会随便吃点就行,您是咱家重要客人,咱们这儿不兴女的上桌吃酒的。”

    “啊?”

    宋清宁又愣了下,还头一次听说有这种规定,下意识地指着自己,问:“我……不也是女的么?”

    “……”

    老太太一时也是怔住,张了张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问题。

    他们农村里的确不让媳妇上桌陪客人吃饭,通常是媳妇在厨房里忙做菜,这次大主顾自己带了上好饭菜,她家媳妇没啥可在厨房忙的,不就去编篮子。

    等客人走了,吃点剩的就好。

    也不是她苛待媳妇,这村里都一样啊!只是,通常来说,跑生意的客人老板都是男的,还没见过女老板。

    她也是听儿子说,对方是个年轻姑娘,才上桌陪着的。

    宋清宁有点尴尬,看着陆新廷,商量:“要不,陆老板把嫂子叫来,一起吃饭,正好我也有事情和大家说。”

    陆老太太还要再说,陆新廷使了个眼色阻止,拍了拍陆晴的头,说:“把你娘叫来。”

    见儿子也这么说了,老太太便不再多话。

    宋清宁趁着等人的时刻,拿出本子,又在上面勾勒几笔,等人到齐后,说:“咱们这篮子编织确实挺好,就是速度慢了些,如果编织密度少上三分之二,那么不仅省了原材料,速度想必也能大幅度提升。”

    “这是我画的小果篮草图,你们看一下。”

    说着,把画册递过去,让他们几位传看。

    陆新廷看了后皱眉:“这样是省材料,但肯定没原来的结实了。”

    “盛放六七斤水果,三五天内坏不了吧?”宋清宁问。

    陆新廷:“那当然不会!别说三五天,咱家编出来的,一两个月也坏不了。如果用稍微粗一点的藤条,能用更久。”

    宋清宁笑了:“足够了,两个月,就算篮子坏不了,水果也早坏掉了。”

    见陆新廷还在篮筐耐用上纠结,宋清宁直接拍板:

    “如果陆老板觉得能做,待会就试编一个出来,放入水果,提起来试试看哪地方受力,把那里的藤条换粗一些的就是。”

    “也行。”陆新廷想了想,应下了,叫刚吃完饭的媳妇去拿了些材料过来,照着这图纸试着编样品。

    宋清宁设计的这个篮子上宽下窄,在画图的时候,她计算着能盛放的水果数量和原来的相差不多,但真实斤数能差多少,还要等样品做出来以后试试才知道。

    饶有兴致的看着陆家嫂子飞快编织着,陆老太太也过去打下手,两人一起忙活,一边编织,一边调试。

    半小时,新式样的小篮筐就编好了。

    她去车子拿了原水果篮实验,把原果篮中的水果挨个拿出,轻轻放入新式样果篮中……

    果真,盛放数量相同。

    只是,新果篮不同于老式的圆筒装,它下面窄,上面开口又长又宽,明明是相同的水果数量,看上去,却像是多了一半。

    陆新廷在一侧连声赞叹样式美观。

    老太太也道:“要不是亲眼看着你把果子放进去,都不能相信,这是一样多!怎么看也是这个多啊!”

    篮筐是何云编的,她倒没好意思自夸,只在提手和边缘的花边处摸了好几下,虽嘴上不说,喜爱之意却是不用言表。

    “真好看!”老太太感叹道:“比画上的篮子还漂亮呐!就这么摆在桌上,看着就稀罕!”

    宋清宁也跟着点头:“确实不错。”

    这陆家人手艺的确是好,把她设计图纸上的细节,全部呈现出来了。

    “就这款式吧。”宋清宁当即定了下来。

    陆新廷却没立马答应。

    他单手拎高篮子,仔细观察着篮子下方每处藤条的受力点,叫过他媳妇,反反复复商量哪一处要怎么改,怎么编才能更坚固。

    陆老太太也不时插几句话,只是,她在手艺活上,很是认可儿媳妇的技术,完全不像吃饭时那样拿出长辈架势力压对方一头。

    在她们争论不下,一起看向了宋清宁。

    宋清宁连忙摆手,叫陆家人自己定,她不做那些外行指挥内行的事。

    不过,她们争论的点儿,宋清宁倒是听得很明白。老太太更多的是在意成本,以及家中存的原料是否够大量生产,何云则是和陆新廷思路基本一致,侧重做出来的东西更坚固、更耐用。

    关键时候,陆新廷拍板:只要粗藤条够用,就按她媳妇说得,保质量,若不够时,则用细藤条多编两层,以达到同样效果。

    宋清宁没意见。

    甚至陆新廷两口子对货物质量近乎偏执的追求,让她更愿意和这家子长期合作。

    大致定下款式后,宋清宁留了一篮子苹果,给她们编织时实验使用,将其他物品提回院子里放入三轮斗内。

    回来时,刚走到门口附近,就听到陆新廷和他娘争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