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214)

悠悠大公桥(21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214)

    ▲酒坊

    同样,正因为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中上游,也正是荆江的荆沙常德与川江的鄂西川东进出物资的集散地,历史上就是有名的转口码头,全城十之八九的人都是靠水吃水。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宜昌是个以商业为主的典型消费城市。主要是山货土产、竹篾缆绳、粮食油料、土布绸缎、杂货百货、青土果、客栈等行业,此外就是适应过往客商而发展起来的烟馆酒肆、旅社茶馆。

    工业除了永耀电厂、修船行业,也就是些完全不成气候的小作坊。比如酒坊,大多就是前店后家,主要是一些来自于荆沙的酒家,就着很简陋的一口烧锅,酿造出些品质低下、味道一般的高粱、苞谷酒。据统计,1947年宜昌私营工商业有46个同业公会,2345户。其中工业和手工业只有403户。到了宜昌解放前夕,由于战争和时局动荡,也由于通货膨胀、捐税摊派的影响,私营商户减少到1531户,工业手工业户也只剩308户;即便是解放后的1950年,宜昌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增加到3367户,工业和手工业增加到1383户,可是商业的比重依然很大。

    所以,随着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政策,宜昌采取了让大部分从事批零兼营的商户逐步转向工业的方式,就有了绸布、土布、百货、杂货、瓷铁、烟商、药商转入工业,就有了后来风生水起的峡江造纸厂、公力面粉厂、星光电珠厂、联群毛巾厂、长江肥皂厂、正光电池厂等新型工业企业。

    不过由于宜昌的酿酒业都是小作坊式的家庭作业,而且在巴东的苞谷酒与枝江的粮食酒的夹击下既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没有拿得出的品牌,自然不被那些腰缠万贯的批发商很看好,等来等去等不到他们的介入,好就好在公私合营的时候,新的人民政府给予了关怀和资金投入,就在1953年将宜昌众多的小酒坊全都一股脑的搬到盐局不远处的常家溪畔,就在原有的一家一个老板(荆州人)、一个师傅、2个帮工的小糟房原址,办起了一家规模不大的的酒厂。因为选择开业的时间是1954年7月1日,也是的生日,想借借光、沾沾运气,就把厂名定为宜昌市七一酒厂。

    这是一家从一开始就是地方国营企业的小酒厂,据周云峰谭振元的《从糟房到酒业总公司》回忆:七一酒厂由市合作总社主任张坤芳兼任厂长,另任命任明科为副厂长。当时全厂职工19人,其中干部3人,包括副厂长、业务兼保管、会计员;工人16人,内酿酒工8人(包括从沙市引进的技术工人),挑水工8人。占地面积不过200平方米。酿酒分别以玉米、高粱为原料,靠挑水工取长江之水,生产玉米白酒和小曲散酒。在白手起家之初,虽经干部职工艰苦努力,但由于操作工艺原始,每百斤粮食仅出酒30几斤。成品由合作总社包销,供应本地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不说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工艺落后,光是七一酒厂用糟房的原始酿酒方式就注定这家酒厂生产出的白酒质量不怎么样,品质平平,生产的苞谷瓶装白酒和小曲散装酒与家庭小作坊生产的没多大的区别,只能是供应宜昌城区的那些老酒鬼解解馋而已。而且产量不大,全年也不过20吨。

    于是,冯润生出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