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129)
悠悠大公桥(129)
▲背木碗的力工
这就是宜昌码头“江西帮”的来历。他们在宜昌码头的兴起时间仅次于顺治行,可江西帮除从事挑水外,也进行一些码头的杂货搬运业务。自此以后,江西帮就世代聚集在河水巷(原址在献福路、中书街、民主路之间)一带,不仅垄断了宜昌城内挑水行业,还把持了挑水码头的搬运业务;相沿至民国,成为宜昌“四关八码头”中后来居上的一大帮口。
江西帮崛起后,由于城区商业逐渐繁荣,更由于人多势众,常和顺治力行发生业务纠纷。从口角纷争到激起群殴,矛盾到最尖锐时,终于对簿公堂。结果有些匪夷所思,对簿公堂的双方各打五十大板:顺治力行被迫将其势力范围退让至北门一带;江西帮也不得不将与镇川门相毗邻的杨泗庙码头让给原籍为天门的搬运工管辖,专门从事于本码头的粮食搬运业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天门人因其搬运工具为背篓,故称之为“背篓帮”。
张常武的《漫话宜昌码头》介绍:背篓帮用的背篓编织细密,可装各种粮食和油料作物。一般散装至齐背篓弦口上还可加麻袋一二个,重量可达200斤左右,背篓帮以彭、张、李三姓氏为主,擅长使用背篓,世代相传。他们从少年时就开始练习使用背篓,从背运一斗开始,日后逐渐增多至一石余,履坡坎如平地,健步奔走,速过常人。背篓帮发展到民国时期,又有陈、余、吴、董、王姓加入,少数姓氏的领地便逐渐被打破。
背篓帮所占据的杨泗庙码头本是宜昌的河米码头,加上早在清代康熙年间这里的镇江阁建有粮食公所,由长江水运从湘、川运来宜昌的粮食在此交易集散,交易以后均由背篓帮力人搬走。而背篓帮并不满足,他们还常摇着划子远出,下至沙市松滋河流域、上至西陵峡平善坝一带拦截上下游的粮船,如经交涉定妥,这些粮船在宜昌的的所有起卸业务(包括在其他码头)都由背篓帮负责背运。
随着粮运的发展,也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背篓帮的人手已无法承受大量的粮食搬运业务,便少量雇请江南或近郊的农民帮助搬运,这批人惯用箩筐,故称之为“箩筐帮”(又称“挑八根系的”)。箩筐帮和背篓帮共同担任了宜昌河米码头的搬运,占据的码头为杨泗庙和大码头两处,业务上相互协作,出工时不分彼此。抗战结束后,背篓帮工人锐减至四五十人,而箩筐帮则大盛,其工人数远远超过了背篓帮。
在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宜昌开埠前,这座城市的码头通称为“四关八码头”。是因宜昌府城圈内分东、南、西、北四关,城垣有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中水门、镇川门、小北门、大北门共八门。八处城门中,除了大小两个东门为陆运码头外,其余六处城门皆靠近长江为水运码头。由于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处,自古来就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货运中转业务繁盛。和《东湖县志》说的一样:“东湖上河街至大南门沿江一带,帆船如林,连档接尾达数千只,船户船民万人以上,并结为川楚八帮和湘帮,各划地段,招揽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