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128)

悠悠大公桥(12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128)

    ▲1917年码头转运粮食

    在宜昌历史上,江湖气息、行帮色彩最为浓厚的无疑就是封建社会的新旧码头。在码头上,不仅帮派林立,而且帮内有帮,派内有派,门户森严,错综复杂。既有四川的袍哥,又有湖北的汉留;不仅有本帮,还有外帮。这既与这个行当处于社会下层的地位相关,也与其本身的形成、结构、演变及其生存的复杂背景相关。

    毫无疑问,宜昌码头在小河(三江)两岸形成之初,码头工人大多都是本地人,自然相安无事。不过随着外省木船往来的增多,随着宜昌与外地的商业交往日益增多,客商还是习惯性用自己的同乡搬运货物,同时因为战乱、天灾等原因,就有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背井离乡来到宜昌,而这样的没有文化却有一身力气的盲流最适应、最好谋生的无疑就是在码头寻找机会。宜昌在“川盐济鄂”的黄金运输时期,有资料说,经常在宜昌等待上水船拉纤上滩而滞留的纤夫常常在万人以上,这些人有不少最后就在宜昌留下来当了搬运工,也就慢慢有了各自的帮派。

    宜昌码头最早的码头搬运组织应该是建于建立于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的“顺治力行”。该行以北门一带商业区为根据地,人员以本城闲散人员和近郊农民为主,货物以青果、油料和土产为主。这个宜昌本帮的码头力行刚开始几乎一统宜昌码头,可随着外来势力的介入,其地盘逐渐缩小。到了民国年间,经营范围已缩至紫云宫(三江桥城区桥头上首)到张家巷(原北门轮渡码头附近)一带。加之小河(三江)泥沙逐年淤积严重,到枯水季节不能停泊船只,仅只有大码头(小北门)至北门外正街码头(西陵二路)上下有限的货物,致使业务清淡,工人陆续他去。

    因为元末明初的连年战争,当时湖北大部地区几无人烟,连鱼米之乡的清同治版《汉川县志》也有记载:“(元末)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凭客户插草立界。”于是在明朝长达数百多年的大迁徙中,曾有数百万江西人按照”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移民规定,背井离乡,在江西瓦屑坝(类似于山西大槐树)集中,乘坐木船,经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去往两湖(湖北湖南),有资料表明,两省五成以上的人的祖籍来自于江西。《松滋县志》也有类似记载:“松滋氏族,问其故籍,皆自江右而来。……古老相传,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

    江西老表进入湖广,首先是流向曾经遭受战争打击、人口稀少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然后逆江而上,在明末进入川鄂咽喉的宜昌。从史志中了解到,江西人在宜昌除少数经营金银首饰和药材等行业的商户以外,不少是专门到长江挑水供应城里居民饮用的劳动者。到了清朝康乾中兴时,江西籍的民工在修复宜昌城垣时表现出色,因而得到县太爷的赏识,便将大码头至镇川门一带的挑水码头划归江西人管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