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28)

悠悠大公桥(2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大公桥(28)

    ▲如今的沿江大道101号

    光绪四年三月二十六(公元1878年4月28日),新任英国驻宜昌领事官托马斯&8226;沃特斯(thomaswatters,中文名为倭妥玛,公元1840-1901年)抵达宜昌,第二天就登门拜会了宜昌道孙家谷,在孙家谷的第一印象中,“职道接谈之下人似和平,所有宜昌租界并轻便轮船通商一切事宜尚未议及。据称暂居原来船上,拟于宜郡南关外租赁民房,一俟租定,即行移居岸上。”租界之事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直到两年后的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那个在宜昌待了两年,除了处理公务就是潜心研究中国佛教的倭妥玛才终于接到了英国驻上海工部委员的来函,英国大臣决定不在宜昌买地,也就是说不再设立租界。他便将英方的决定转达给时任宜昌关道董儶翰,至此,英国租界就未能在宜昌成立。英方没说出口的实际理由是洋商认为:宜昌当地物产资源有限,本地贸易市场成不了大的气候。那个时候,谁会想到那个很有冒险精神的英国佬立德会打开轮船入川的航道,也打开了大西南那么大一座物质宝库呢?(有关立德在中国乃至宜昌的情况,详见拙作《永远第一的立德乐》)

    据说倭妥玛是个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有一则小事可以看出这一点。1876年,26岁的倭妥玛在代理汕头领事时,反对时任潮州总兵的方耀处死一被控绑架的苦力掮客。倭妥玛认为这是冤案。方耀为此专门找倭妥玛商谈,说他是为了治安,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屠夫,但在这半野蛮的地区,治理不能太文明,对此不应过于指责,乱世要用重典。倭妥玛认为做为一个中国官员,方耀是有礼貌的。

    在写作宜昌开埠历史背后的故事的时候,笔者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想要寻找到当年宜昌开埠典礼和临时美国使馆升旗的相关照片,因为这样的大事一定会留有照片的。可惜李明义老师声称没发现过;博物馆的李增辉给我发了一些照片,可惜都不是;连代昊和吕航这两位见过很多宜昌老照片的也没有印象,也就是一大遗憾了。

    关于英国驻宜昌领事馆,先是京华陀将领事馆设在了大南门外江边的一艘自己居住的木船上;倭妥玛将领事馆从长江上的“金河”号兵舰上搬到了岸上租赁的民房里;他的继任者又将领事馆搬到了英国商人立德1884年在江边新建的建筑物中的其中一栋房屋里办公,然后再搬到位于怀远路的那栋使馆里去了。

    京华陀自购的那艘木船无迹可寻,倭妥玛租赁的那间民房也不知道在哪里,可是立德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那栋建筑还在,就是现在的沿江大道101号;怀远路上的那栋领事馆也还在,就是现在的红星路42号。领事馆曾经在1890年的一场骚乱中被大火烧毁,现存的建筑物是1892年重新建成的,却没有了原有的模样。只有沿江大道101号还一直完整地保存着。那栋小楼建成后最开始就是英国领事馆,1912年以后变成了宜昌邮政局。后来世事变迁,不知更换过多少主人,但至今仍能默默地竖立在邮政巷边的绿荫之中,也是极不容易的。突然意识到,也许那栋几乎被拆毁的小楼就是宜昌现存洋房建筑时间之最了。

    用李明义老师在《宜昌开埠》里的一段话作为开埠背后故事的结束语再合适不过了:尽管外滩(指沿江)上的绝大多数欧式建筑物在排外动乱、战争破坏和城市变迁中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当我们今天怀着一颗淡定之心逡巡在一马路口与二马路口之间沿江大道地段的时候,我们依然能从历史的缝隙中窥见外滩上欧式建筑那种端庄、典雅和华贵的风格。走进了宜昌外滩,也就走进了宜昌开埠的历史,过去那些建筑、过去那些人、过去那些事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耳边似乎传来了喃喃地低语声,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讲述着宜昌外滩过去的故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