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55)

宜昌边边(5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宜昌边边(55)

    △宜昌至善堂的《司命经忏》

    五六、至善堂

    关于肖家巷的至善堂,因为种种原因,更由于这所至善堂在其后的百年中变化颇多,以致现存的历史资料不多。据那位清末民初的宜昌文人候叔轩回忆:”在今四中处有至善堂,民初时由韩敬之(后任商会会长韩慎之之弟)经办,并在内部修了一栋玉皇楼,以后由匡东平、贾旭之经办。”

    至善堂当年还是很有名的。在宜昌百年历史大事记里,也可以找到一段文字:”1916年9月,宜昌众善士倡立至善善堂。内设祈祷会、古稀会、保婴会、惜字会、宣讲会、启蒙会、送诊施药会、施棺瘗埋会、济腊会、救急会。由商界人士陈桂庭、陈靖海等创办。”当年本地报刊的一则报道也证明了至善堂的存在:”1928年1月15ri夜,东门外一带民房失火,延烧到至善堂(肖家巷宜昌四中一侧)附近上千户,次晨火犹未熄,人。民生命财产惨遭损伤。”

    虽然笔者也注意到,至善堂的创办人与经办人的名字似乎不能相符,可这个堂口的名字一听就是个民间组织的慈善机。构。不过就宗。教信仰而言,却有些被long糊涂了:祈祷和宣讲是天主教的,照顾古稀和保婴、送诊施药和施棺瘗埋都是佛教或者道教的,惜字则是孔孟和儒家精神,难道那个时代还会有三教合一不成?

    不过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至善堂却是以施药而著名。笔者同学张成慧的九十多岁母亲回忆说:”四中旁边有个居士林是信奉佛教的庙,至善堂解。放前也是信奉佛教的,解。放后改为看病的地方,当时屈楚伯就在那坐诊看病,收费很便宜。”同学权觉荣也回忆说:”我小时患踅珠疮(带状疱疹),在至善堂涂一种止疼膏,那个至善堂就是后来四中的音乐教室!”

    回忆中提到的屈楚伯与宜昌名医简莹芳(1899-1962年)有师徒之情。简莹芳出生名医世家。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二哥习中医,四弟习西医,简莹芳兼中西两医之长,为宜昌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也是当时宜昌唯一既有中医执照又有西医执照的名医。除了医德医风高尚,还乐善好施,对医术精益求精,又兼中西两医之长,疾病的治愈率很高,为广大病友所信赖和敬重。

    解。放前,每ri到他在璞宝街开设的”寿而康”中药店应诊求诊者数十至百余人。长江沿岸各码头都常有患者来宜找他治病。当时人们把他与另外三位名中医林雄成、韩宝三、谭炳炎称颂为宜昌中医”四杰”。而解。放后的宜昌第。二代名医郑立、覃镛三、屈楚伯等均曾向他学习求教。屈楚伯在近代宜昌更是家喻户晓,有不少手到病除、妙手回chun的故事流传。1。9。87年,作为市精神病医院的一名名医,荣获民政部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笔者同学周念宁回忆:”我家二爹二妈当时住在善堂里边,有一个很大的天井做的厨房。”李开华对此也记忆犹新:”当时我们知。道至善堂时只知。道是看病的地方,特别是那贴(疮)包的膏药才jiao一个灵,贴。上去过几天,脓一挤就好了!”李明翠如此说:”儿时记忆。我左腿长了一个包,老不好,后来是在善堂贴膏药贴好的,还留有疤。”不过,这几个同学回忆的至善堂是我们班长皮远邕记得的前门开在中山路、后门开在富裕街的后来的那个。用权觉荣的话说:”切记!1963年因四中把至善堂改成了音乐教室,于是至善堂就迁到中山路,还是用至善堂的名号。”

    至善堂不仅是那个时代慈善的一个缩影,也是送诊施药、救人于危难之时,普通民众求医问药的向往之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