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戏说中书街(181)

戏说中书街(18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戏说中书街(181)

    一八一、一种颠覆

    在宜昌的府志和县志中,都声称中书街的街名,来自于曾经当过明朝“铁御史”的王篆的祖父王璲。据说明朝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王璲被朝廷任命为中书舍人。虽然仅仅只是相当于现在办公厅下面的秘书处的其中一员,可是在宜昌这种偏僻闭塞边远小城的人看来,还是很有能耐的。所以,宜昌史料上记载,世居宜昌城内的王璲在当上中书舍人后,在宜昌城中修建了一座石坊,取名就叫“中书坊”,坊旁边的这条街,就变成了中书街。后来他的孙子王篆当了“王天官”,就在南门后街(现在的民主路)树起了一座“天官恩宠”的牌坊,那条街就改名为天官牌坊。

    宜昌几乎所有的史料都来源于这样的记载,笔者也深信不疑。可是在决定写这个题材而到处搜集相关资料时,才意外发现,除了宜昌的志书上如是说,而史书上几乎找不到王璲的相关记载,就有些一筹莫展。偶尔换个思路,就在《明史》(卷152)中查到一则记载:“王汝玉,名遂,以字行,长洲人。颖敏强记。少从杨维桢学。年十七,举于乡。永乐初,由应天府学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历迁右春坊右赞善,预修《永乐大典》。仁宗在东宫,特被宠遇。群臣应制撰《神龟赋》,汝玉第一,解缙次之。”

    无论是明代的官方典籍还是地方野史,就是在互联网上,只要输入“王汝玉”三字,各种搜索结果扑面而来,要有尽有。而从宜昌的一些地方史料中查到,那个身为王篆的祖父王璲被吹嘘成颇有文才:“文章得唐人风骨,不为绮靡之辞,提笔千言立就。此人诗、书、画俱佳,诗词风格隽永,书法尤喜小楷、行书,绘画擅长花鸟”。笔者就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了:因为王篆的祖父和王汝玉的原名相同,而王汝玉不仅天资聪明,诗词书画无所不能;不仅是永乐年代东宫的文人代表,而且也做过中书舍人,就是与宜昌王家连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不过就是王篆发迹以后被用来偷梁换柱,标榜自己身出名门,这在当年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不管究竟是不是王篆的祖父王璲而留下的这条中书街,反正可以查到的事实是自从有宜昌城以来就有了这条街。只是到了民国时被改名为忠恕街,解放后恢复为中书街;“破旧立新”的1967年又被改为很有时代感的卫东街,到了1973年仍恢复为中书街的原名。也算是一个圆满的圆。虽然这条老街看上去貌不出众,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可是在历史的长河里,这里曾经是名人荟萃、大户深宅的所在地;在岁月的沧桑中,不知有多少或凄凉、或委婉、或伤感、或甜蜜的故事流传;在老宜昌人的记忆里,也对这条有着快千年历史的老街有着特殊不舍的感情。

    其实消失了的中书街呈现在我们眼里的就是极为普通的宜昌市井风景。这种平淡如水的平民生活既有别于怒马鲜衣、追求极度奢侈的上流社会,也有别于灯红酒绿、充满浮躁和飞蛾扑火似梦想的中层阶级。这种既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雅俗共享、色彩斑斓的平民大众的生活和心态极真实的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中,就是宜昌的市井文化。

    所以值得一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