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戏说中书街(168)

戏说中书街(16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戏说中书街(168)

    一六八、走在中书街上

    有人写得多好,走进老街,便走进了一种古老的氛围。同样如此,走在越来越变得寂寞和衰老、存在已进入倒计时的中书街上,就是走在宜昌老城深处。

    中书街不过就是宜昌老城中很平常的一条小街,可也是这座城市留给现代人的一道很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剪影。走进这条即便是将周边的河水巷、河水横巷;汪家巷一巷、汪家二巷、童家巷、元亨街全部包罗在内,总共也不过千余米的道路的小街,映入眼帘的几乎全是数百年乃自几十年前的建筑,外墙无一例外的都是斑驳破旧,墙上横七竖八的扯满了各种电线和光缆;因为年久失修,有些年代久远的建筑的窗棂、遮雨棚,以及房顶的石棉瓦都已经损毁变形,一些庭院深深的楼道内带着霉味的潮气扑面而来,连房间里的墙皮早已脱落,但从厚重的青砖、木质的楼梯和二楼上的栏杆或者大大的房顶,还是能看出那些建筑曾经的风采。

    在这条街上,如今很难找到一栋很具有巴楚特色、土墙青瓦、杉木门窗的本土建筑,更多的是那些灰扑扑、没什么特色的两层预制结构的小楼私宅,占地不大,房间也不大,有些像是五十岁的城市大妈,上有老下有小,有些局促也有些怨气,也不敢表现得大度;而那些硕果仅存的天井院早就不是单家独院而变成了十几户人家居住的大杂院,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那种稀有的老屋的鱼鳞瓦沟里已经长满青苔,封火墙壁粉尘脱落,钉有炮钉的铁皮木门早就不翼而飞,依然灿烂的阳光透过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木板裂缝洒下来,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皱纹。

    在我们的街访中,中书街那里的原住民已经很少了,除了那些故土难舍、还等着拆迁想以房换房或者以房换钱的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就是那些外来的打工人员。外来户关心的是自己的事业与财富,老人们更关心这次拆迁的补偿标准,对于中书街的历史与文化没有人表示关心,更没有人愿意对这条街上的那些历史人物表示兴趣,的确如此,时代的进步使得人的思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街访中,本人印象最大的就是中书街靠近献福路的那几栋曾经的深宅大院里,如今几乎成了收荒货的天下,而在靠近学院街的这一头,居住的多是外来流动人员。朋友圈里包括有菜贩、商家、环卫工人、的哥、办公楼白领、超市促销员,当然少不了快递哥和啤酒妹,大家聚在一起说话,那才叫五湖四海、南腔北调,中书街原来的那种风貌早就消失在历史的碎片之中了。

    不过,如果白天经过中书街,就可以从献福路那些日趋现代的塔楼群穿越到学院街的十分闹热的农贸市场中,那些犹如阡陌般纵横交错的小巷幽深而绵延,直至在曲折蜿蜒中消失在重重叠叠灰色的宅子深处;沿着路面已经开裂的中书街走进与之相通的那些墙角布满幽深青苔的小巷行走,有时出奇的安静,静的可以听到某个街口爆米花的轰鸣声,也可听到隔着一道围墙或一栋大楼传来一两声货郎用电喇叭喊出的悠长叫卖声,或许还可以闻到一阵飘浮的花香,心情就会顿时变得心旷神怡,就会喜欢历史的变迁在这里留下的班驳投影。

    夜色阑珊时,中书街和周边的那些小巷里就会渐渐闪亮起万家灯火。在那种温暖而辉煌的映照下,小巷就愈发显得恬静、柔媚而娇慵,在城市清晰的脉络里低低流淌出一曲委婉的古典韵律,偶尔有一辆摩托车轰轰隆隆开过,走在小巷中的人就必须与巷边的墙壁进行一次亲笔接触;而那黑压压的连绵不断的屋脊,就象绕城而过的江水缓缓流动的波纹,细细的低诉着这条小街的往事。这个西陵峡口、长江岸畔的过载码头早已变成了举世闻名的水电城,而中书街这样充满怀旧感、也充满无限诗意的小街,便是这个日益扩张地盘的城市中一幅发黄的风情画卷。

    2016年6月的一个夜晚,我又一次从夜幕下的中书街穿行。靠近献福路的那两栋青砖楼房还在,余冰生前住过的那座小院还在,但那些天井院和更多的旧瓦房大多被拆了,不是断壁残桓就是黑洞洞一片,路面脏水横流,街边几乎成了垃圾堆,有些臭哄哄的味道;可是一走过河水巷,居然又是路灯明亮、人来人往,电视机的荧屏上不是孙漂亮领衔的《极限挑战》真人秀,就是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好先生》,甚至还有亮着灯的窗内飘荡着钢琴叮叮咚咚的音乐。

    于是就感觉到那条有着悠久历史和精彩故事的中书街给人不同的感觉:如果说,白天的小街像一位气定神闲的老妪,而夜晚的小街就是一位虽然徐娘半老可是风韵犹存,虽然有了些赘肉可是眉眼秋水依然的城市大妈。眼角的鱼尾纹是她过去岁月的记录,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她身上的那件旗袍上娟秀的花纹,有着自己的风格、有着自己的品味,也才有着一种穿透力。因为有个性才令人关注,有特色才具备小家碧玉般的魅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