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道酬勤 > 回眸中书街(167)

回眸中书街(16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眸中书街(167)

    一六七、沧桑之变

    在岁月的长河里,历史从来不曾停下它前进的脚步,但时间却可以在那条存在了几百年的中书街上凝固。傍晚时分,西斜的夕阳会给这条沧桑的老街披上一层金色,在落日的映衬之下,那些天井院鳞次栉比,青砖灰瓦显示出一派古朴氛围;那些外墙抹了水泥其实是土墙的老房虽然历经风雨的打磨,却依然在梧桐树下很结实的耸立着;那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简易楼房虽然已经外墙斑驳,却又不失旧时的风光;虽然那些成排的趴在石棉瓦上的小型硅锅表明出现代科技的发展,可随处可见的煤炉、前辈传下来的家具虽然不再光鲜,但仍旧坚实可用,就好像会被那里的情景所恍惚,很容易穿越过去,情景就重又走进历史的时空之中。

    于是,时光就回转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书街上的住户开始多了起来,老红军余冰回到宜昌定居,在临近献福路的中书街口有了一座小小的宅院;市法院在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的时期忙得不亦乐乎,枪毙人的布告一贴就是好几张;街上有了一家小集体的伞厂,逢到天气晴好,就会有些花花绿绿的油纸伞就那么放在街边晾干,那样的景象想想就是一幅美图。可是不知为什么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会发生一场大火,为了安全起见,就把伞厂搬到西郊的夜明珠去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被历史定位于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住在学院街口的谭家率先把他家的平房升为两层楼,人家有四个儿子,谁敢说个不字?知名书法家蔡静安原来住在环城东路一家棺材铺隔壁,1968年,当时的殡仪馆(现在的盛世天地处)扩建,他才不得不搬到不远处的中书街,觅得一小块空地盖房居住,那就是拆迁前的中书街26号的“墨缘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葛洲坝工程建设期间,近水楼台的宜昌由此获得了三线建设后的又一次腾飞的机遇,于是中书街上就有了灯泡厂、油漆厂、塑料厂、被套厂等,不过都是一些集体或社办企业,工厂规模都不大,最大的油漆厂有200多人,其生产的“高峡”牌油漆曾经风行一时。但是每到逢年过节或是有最新指示发表之时,各家工厂企事业单位都会用竹竿和柏树枝在自家门前扎起牌楼,贴上标语口号和领袖像;尤其是灯泡厂还会在牌楼四周围上五颜六色的彩色灯泡,每到晚上灯光闪烁、煞是好看,那个年代,晚上满城看灯也是一种时髦。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书街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市二轻局就在市法院隔壁办公,而二轻局的另一边则是二轻医院(后来的西陵医院);童装机绣厂的规模很大,一天到晚机声隆隆,很快就建起了高大的砖混结构的大楼,生产的童装大多通过广交会走向世界,即便是出口转内销的等外品也是这座城市的畅销品;离学院街巷口不远处的商业幼儿园规模很大。据1985年《宜昌市系统办幼儿园一览表》上显示,不包括葛洲坝,商业幼儿园的建筑面积全市第一,创办于1956年的这所幼儿园的规模有11个班、在园幼儿523人,教职工53人,均为全市第二。注意,那张《一览表》上的中书街写的就是忠恕街。

    而到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风光一时的中书街迅速的衰落下去,虽然在这条街以及周边的一些小巷有越来越多的六七层楼的单位新建的住宅楼和房管局所管辖的居民楼的出现,虽然原来位于四新路的儿童食品厂搬进了童装机绣厂的那栋大楼,虽然有线电视台将原来位于中书街97号的商业幼儿园的原址进行了开发利用,还曾经因为有线电视的普及而红火过一时,可是随着集体企业的纷纷倒闭破产,企业办的幼儿园生存困难,更多的居民或因工作单位的变动或因居住条件的改善,都逐渐搬离中书街,这条街就越来越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那家位于中书街36号、有100张床位、当时收费在500-900区间的金重阳养老院的存在,一方面说明社会养老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说明,中书街的确是已经老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