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宗教面面观(43)
宜昌宗教面面观(43)
四十三、石门洞
在宜昌坐上西坝到联棚石门洞的中巴车一直坐到终点站下,。就可以到达距离宜昌20公里的江南联棚甘溪村,向前走就是平静如镜的楠木溪水库,再沿着水库边上的盘山公路上山。路的左侧是一眼望不到底的万丈深渊,越往前走山越高,壑越深景越美,除了安静,就能感受到人迹罕至的意思。等到走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时候,就可见山中有一道紧闭的大门。看门狗就会上前狂吠迎接,而后有道士出来,每一个游客交15元即可开锁进门,这里就是距离宜昌中心城区最近、也属于宜昌郊区,而且是宜昌城区唯一还存在的一个道观——石门洞。
石门洞在宋时原名龙王洞,据说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宜昌久旱不雨,盼雨急切的民众发现用龙王洞的水来求雨很灵验。朱元璋就“御赐灵济”。而龙王庙更有名气的还是被宜昌古八景列为“灵洞仙湫”之后。“灵”是灵验的意思;龙王“洞”空间之大是甘溪48洞之首;“仙”自然就是神仙;“湫”为下过大雨后形成的瀑布。而唐秉意的那首《灵洞仙湫》写得不错:“石门何年开,石洞自今古。洞里石潭清,洞口撑石柱。岩悬树倒生,峰缺云争补。万壑吼松风,寒泉滳玉乳。怪争海市楼,造物逞鬼斧。至此祈甘霖,有龙应鸣鼓。天外走轰雷,烟雾随呑吐。大雨及时行,岁稔歌乐土。不住张三丰,谁识神仙府。”
据《东湖(宜昌)县志》记载:“洞有两石,下垂如门,故名石门洞。石罅中清泉流出,潴而成潭,冬温夏凉,傍一小石洞,蜿蜒如游龙绕潭而昂其首,传说岁旱民求雨而辄应,所以又称龙王洞。该洞中原有寺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96年),清乾隆年间又经道人四处募化重建,始成宜昌名胜。”
相传唐代就已经有人在此建筑,那位道教太极拳的祖师爷张三丰在这里修炼过,还留有手书真迹。可是这里最重要的功能还是求雨。据《东湖县志》记载:旧时,每逢干旱早期,知县都要到此行二跪六叩首之礼,复跪于地主持抓阄,抓到阄的官员说明他有灵气,有资格领着求雨队伍到龙王洞的龙潭里取水来祭拜龙王,每日辰、申二时,行香两次。如果三日得雨,谢降撤坛。若旱情更加严重,知县则要率全体僚属斋戒,并传示乡民洒扫街道,禁止屠杀活命,各家供奉龙神牌位、香案,直到下雨为止。
走进石门洞道观第一门“灵洞仙湫”牌坊,就是一排依崖而建的道观建筑群:灵官殿供奉的是王灵官,系道教护法大神三十六天君之首,他有慧眼神鞭,镇守山门;那块“列岫丛青”石碑是清朝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笈游道人邓石如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所书;八卦井里的水是岩滴而下,所以清澈无比;龙王殿中的龙王,形象伟岸,气宇轩昂;凌霄宝殿的玉皇大帝,左侧为太阴娘娘,右侧为太阳公公。最为奇特的还是那里有座观音殿:谁都知道观音菩萨的佛号为正法明如来,是男人身女人现象;道教却偏偏编出一个本来就是女人身的慈航道人故意混淆,其实和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开始学着道教算命八卦、做法场,抢道家的香火钱一样,还不是想从那些善男信女手上得到一些捐助。
上世纪初,英国的阿绮波德·立德夫人,坐滑竿、过小溪、冒滚石,沿着峡谷走过窄窄的山道,深夜摸进了石门洞。用她英国人的眼光、细腻的笔墨和清晰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宜昌石门洞的景象,于1901年出版了《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于是,一百年后的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她的笔墨和镜头看见石门洞的过去。
石门洞的辉煌在解放前,那时的石门洞有龙王殿、张仙殿、佑圣殿、灵泉寺、卧云楼和殿前的漱玉亭。每年8月13号,道家祖师爷张三丰诞辰之时,这里都会举行很热闹的庙会,香火也很旺。石门洞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炼钢铁时期,庙里的物件被毁。庙也被拆了,能用的建筑材料都拉到乡政府去了,就剩下几堵烂墙,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灵济殿的三块并嵌如屏的碑刻、邓石如所题“列岫丛青”刻碑与灵泉寺至佑圣宫的48步石阶。1990年后,石门洞中的寺庙得到重建,只是已经没有了原来的人气。
现在住在道观里的共有5名道人,2人来自河南,3人来自荆门,一个宜昌人都没有。按照他们的说法,这里叫龙王洞多好,不知为何叫石门洞,因为“石”的谐音是“死”,不吉利,所以道观开始没落,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改回到龙王洞。这样的观点不敢苟同,因为碌碌无为、因为坐吃山空,因为无所创新,也因为科学进步,道教也就一步步地走下坡路了。
离开那里必须计算好时间,以免错过最后一班开回市区的中巴车的发车时间。不然的话,就要自己从山里走出去了,估计要走2到3个小时,用宜昌话说:“肯定会把人走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