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破国亡
建文帝派出的使臣与朱棣议和以失败告终,燕王朱棣命十万燕军乘战船强渡长江,十万大军渡江在即,朱棣下了一道军令,命全军渡过长江之时一兵一卒都不得伤害对岸百姓一分一毫,有胆敢违令者军法处置。随着朱棣一声令下下令渡江,十万燕军锐不可挡的只用两天时间便顺利尽数渡过长江。
燕军兵临京师城下,建文帝命曹国公李景隆固守“金川门”,魏国公徐辉祖守住北门。
方孝孺这段时日不在朝中,建文帝身边无人可以出谋划策,急得建文帝心内如焚,几日的时间便已苍老憔悴不少,心里一直在骂:“朱棣,朱棣,你这是要把朕往死里逼啊!”
贴身总管太监王钺来报:“皇上,方孝孺方大人回来了!”
建文帝大喜道:“快,快,快传!”
王钺道:“启禀皇上,方大人和众位大臣都在金殿下侯着。”
建文帝急道:“快,快与朕更衣,朕要马上上朝。”
王钺为建文帝穿好龙袍,建文帝便急急的到了金殿坐上龙椅。百官高呼万岁,建文帝命群臣起身,急切的问方孝孺:“方爱卿,铁大侠可有答应出山助朕?”
方孝孺道:“启禀皇上,臣幸不辱命,铁大侠就在殿外候着。”
建文帝喜道:“快传,快传!”
王钺宣道:“宣铁震铁大侠进殿。”
铁震由小太监引入大殿,见到建文帝只是微一低头施礼,道:“草民铁震见过皇上。”
众大臣大怒道:“大胆,见到皇上为何不下跪?真是山野草莽,一点礼数都不懂,成何体统?”
铁震道:“请恕草民无礼,铁某人生平只跪父母,其他人一概不跪,纵是皇上也不例外。”
众大臣怒道:“好个狂徒,简直是目无君上,皇上,赶紧下旨斩了这狂徒。”
建文帝朱允炆这时却起身走了下来,亲自走到铁震身前握住了铁震的手,道:“铁大侠乃是当世高人,自然不必拘泥于礼数纲常。朕早就听闻铁大侠的侠名,朕是仰慕已久。今铁大侠能够受命于国之危难之时,屈身下山助朕,实乃朕之幸,天下百姓之幸。朕在此谢过铁大侠。”说罢竟长长的鞠了一躬。
铁震忙双手扶住了建文帝,对他还以深鞠躬,连道:“皇上可折煞草民了。”铁震心里暗道:“建文皇帝果然是个仁君,他如此礼待铁某,我便是为他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了。”
建文帝坐回到龙椅,当众大声言道:“今文武百官皆在此,朕命铁震为锦衣卫指挥使兼护国大将军,官居正二品。”
一干文武大臣道:“皇上,这万万不可啊,他不过一个乡野草民,无尺寸之功,皇上封他如此官爵,给他如此大权,臣等认为实在是不妥,有违体制,恳请皇上收回圣命。”
建文帝龙顔大怒道:“混帐,朕金口既出,说过的话岂有收回之理?朕当朝四年,有哪一件事是由朕自己做主,还不是你们这些人说了算?既然如此,还要朕这个皇帝做甚?”
众文臣武将吓得忙跪地磕头:“臣等罪该万死,臣等死罪。”
建文帝道:“好了,都起来罢,少跟朕来这一套。总之,朕既已封铁震为锦衣卫指挥使兼护国大将军,诸位爱卿不得再有异议。”
“娘的,痛快!皇上这个决定实在让人痛快,谁要是有不服,我徐辉祖便跟他拼命。”徐辉祖从殿外冲了进来,见到铁震,上下打量了好一阵,才道:“铁大侠果然是铁大侠,我徐辉祖平生只佩服你一个人。”
铁震拱手施礼,道:“原来是徐国公,铁某也是久仰得很。”
徐辉祖道:“哪里,哪里,铁大侠客气了。我徐辉祖久闻铁大侠剑术无双,他日有机会一定要向铁大侠请教几招。”
铁震道:“请教实在不敢当,你我相互切磋倒是甚好。”
这时一小太监匆忙来报:“皇上,不好了,燕军炮轰北门,北门快要撑不住了。”
徐辉祖骂道:“朱棣这逆贼,待老子去会会他。”他匆匆奔出了殿外。
建文帝惨笑道:“来了,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只怪朕当初一时之仁,当断不断,才致削藩不成,反受其害。皇爷爷,皇爷爷,您要皇孙继承大位,皇孙却大不孝,辜负了您的厚望,毁了大明根基,皇孙实在是对不住您啊。”
殿内楚歌一片,这时有臣子主张皇上放弃应天,先南下避一阵子,只要皇上在,则大明江山在。待日后八方勤王之师会聚,必能东山再起剿灭叛军。
方孝孺道:“皇上,应天乃天下之根基,一旦皇上弃应天于不顾,则大势去矣,皇上只有留在应天方能安定军心和民心。况且我京师守将有十余万人,应天城墙高而坚固,易守难攻,他朱棣保不准要死在城门之下。”
建文帝心情略好,勇气大增,大声道:“好,朕在,京师在。京师若被攻破,朕也不打算活下去,誓与京师共存亡!”
铁震心下道:“建文帝若早有此刻的决心和勇气,朱棣焉能活到现在?说甚么仁者无敌,全是儒家骗人的鬼话。身为帝王,光靠仁慈是不能安邦治国的,对待叛贼绝不能心慈手软,建文帝当初削藩若是下旨诛杀谋逆的朱棣,而不是下一道荒唐的旨意:不可伤及燕王性命,使朕背上杀叔罪名。凭他朱棣八百家丁起兵造反如何能有今日之势?或许建文帝本就不该当这个皇帝,错在他生于帝王之家,他若生在普通官宦之家,何曾不会成为一代有名的文人大豪,也许这便是造化弄人?只是铁某既然答应了大哥和方先生,建文帝又如此礼贤下士,我自当为他舍生忘死,以求力挽狂澜以报他知遇之恩。”
这时,小太监又慌慌张张来报:“不好了,不好了,曹国公李景隆,还有谷王开城投敌叛变了。叛军已攻破金川门,便要杀进殿来了。”
建文帝听罢如五雷轰顶,顷刻间整个人如失了魂般,口里喃喃道:“完了,完了。”
众大臣跪下道:“皇上,臣等愿与皇上共生死,与京师共存亡。”
铁震内心感动:“国之将亡,武将们大多已叛敌投降,反倒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守住了气节,誓死忠于皇上,真是可悲可叹更可敬!”
建文帝许久才缓过精神来,道:“众位爱卿,大明完了,是朕有负你们哪!”说罢已然热泪盈眶,阶下的大臣们相互抱着哭成一团。
这时,徐辉祖又急匆匆的闯了进来,骂道:“娘的,李景隆这贪生怕死的软骨头,竟然打开了金川门城门投敌叛变,老子真想亲手宰了他。”
徐辉祖走到铁震面前,突然向铁震跪下,铁震见状忙双手扶住了他,道:“徐国公这是做甚?铁某人可承受不起你如此大礼。”
徐辉祖道:“铁大侠,我得求您答应一件事了。”
铁震道:“严重了,国公爷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来。”
徐辉祖道:“当此危急存亡时刻,皇上就托付给你了,你一定要保护皇上周全,渡过此危难,只要皇上在,我们就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铁震道:“国公爷请放心,只要铁某尚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皇上受到半分伤害。”
徐辉祖道:“有铁大侠这番话,如此我便放心了,我会调拨一队精壮人马与你,你便保护皇上和方先生一起杀出城去吧。”
方孝孺道:“应天城既已被贼军攻破,老夫已不打算再苟活世上,就用我方孝孺的血来祭奠应天城吧。”
铁震道:“先生这是何苦?留得青山在·······”
方孝孺打断了他的话,道:“不必再说,我已决心舍生成仁。皇上就拜托给你了,日后复国大业的重担也全在你身上了。”
铁震知道方孝孺心意不可改,眼中含着泪点头答应。
徐辉祖大声道:“各位同僚大臣们,不怕死的便同老子一起上阵杀敌去。”众文臣和一干武将随同徐辉祖出去了。
殿内只剩下建文帝、铁震、方孝孺和总管太监王钺。
方孝孺向皇上行了礼,道:“臣还有些后事需要去办,先行告退了。”说完缓缓退下。
不久,殿外进来了几十名精强力壮的锦衣卫,是徐辉祖挑选来一同保护皇上的。
建文帝朱允炆道:“朕此刻想到太祖宗庙去拜祭下皇爷爷,也许这是朕最后一次拜祭皇爷爷了。”一行人到了太祖宗庙,建文帝跪着哭的稀里哗啦,浑然忘了身外一切。
总管太监王钺道:“都到这个时候了,老奴有一事要向皇上禀明。”
建文帝止住哭泣,道:“何事?”
王钺道:“其实太祖皇帝早就料到了有今日之局面,他嘱老奴,万一朝廷有动乱,可令皇孙从密道逃去,从此隐姓埋名,不要再管朝廷的事,以免遭杀身之祸。”
建文帝惊道:“密道?哪来的密道?”
王钺道:“请皇上再向太祖皇帝神像连磕十个响头。”
建文帝依言连磕了十个响头,直把额头磕出血来,奇迹便在此时发生,神案自动挪开,底下现出一个深不见底的通道。
王钺道:“便由老奴先行开路。”他慢慢的把脚往下伸。
铁震这时突然道:“且慢。”
王钺慌道:“怎么了,指挥使大人?”
铁震道:“难道我们就这么走了?”
王钺道:“不然要怎么样,难道坐在宫里等死不成?”
铁震道:“朱棣何等聪明之人,他若是找不到皇上踪影,迟早也会找到这,到时我们即便是出了密道,逃出宫外,也逃不出应天府,逃不脱他的追兵。”
王钺慌道:“那怎么办,指挥使大人可有妙策?”
铁震道:“必须要让朱棣以为皇上已经死了,这样才能让他放心不再追查下去。”
王钺道:“那要怎么做才能让朱棣以为皇上真的死了?”
铁震朝建文皇帝道:“未知皇上身上可佩有能证明皇帝身份的随饰物品?”
建文帝想了一会,从脖子上取下一块通体透明的美玉下来,道:“此玉乃是太祖皇帝册封朕为皇太孙之时所赠,满朝的大臣尽知此玉,未知铁爱卿有何用意?”
铁震道:“还请皇上忍痛割爱,将此玉交与王公公,令王公公带几名锦衣卫赶往皇上的寝宫,再设法找一具尸体用以顶替皇上,将此玉戴在尸体脖子上,然后一把火将皇上的寝宫连同尸体一起烧了,让朱棣以为皇上焚火自尽,到时尸体烧焦,面目全非,又有这块玉为证,他朱棣自然会以为烧死的是皇上您。”
建文帝道:“铁爱卿想的果然是周到,为能瞒过朱棣,朕便将此玉交与王公公,相信皇爷爷在天之灵也会原谅皇孙。”说罢将玉交与王钺。
王钺双手接过此玉,说道:“指挥使大人好计谋,老奴这就去办。”当下王钺带了数名锦衣卫去了。
不久,皇上寝宫那边火光通天,笼罩了整个皇宫,王钺等人办完事情便急急赶来会合,铁震这才护着建文帝下了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