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策论
张世恒提笔写道。
于少保在土木堡之变后进行了军制改革。副将,参将,游击等将军,不在隶属于总兵官直属。
改为大小相制,游击将军领五百兵,参将领七百兵,副将领一千兵。总兵领一千兵。
平时各自在划分的讯区执行平叛,讨伐山贼,维护地方平安等任务。
一旦遇到大型战事,朝廷会派出文官担任督军,将总兵标,奇兵营,援兵营,游兵营汇聚在一起,组成大军迎战。
这些标营平时根本没进行过合练,彼此也没有隶属关系,很难进行默契的配合。
五军都督府负责军官升迁时,除了武艺还要考核军官的兵书战策。
军官升迁划归兵部负责后,改为以首级记功,导致八成以上的统兵官是文盲。
督军发布的军令稍微复杂一点,文盲军官就理解不了,更不用说执行了。
最终督军不得不发布最简单的军令,导致朝廷军队在战术上表现得极为呆板。
就连西南土司,辽东土著部落这些凭本能打仗的敌人,都能一眼看穿我军的战术意图。甚至还能预判出我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并以此做出针对性部署。
在不超过二千人的小规模战斗中,我军战斗力不输东虏,北虏。可一旦进行万人以上的大会战,我军必败无疑。
戚少保之所以每战必胜,是因为他的兵是自己亲自练出来的,能做到如臂挥指。
满桂之所以一败涂地,是因为他带的兵是由几十个游兵营,奇兵营,援兵营,总兵标组成的。
互相之间号令不通,根本无法协同作战。冲上去之后就变成了各自为战的状态。一盘散沙,焉有不败之理。
张世恒因为尿急,写完后很快就交卷上了趟茅房。
崇祯拿起他的策论越看对张世恒越欣赏。且不说张世恒分析的对错,起码说明他平时对大明军队的架构有自己的思考,并对此有自己的理解。
崇祯不知兵,只觉得张世恒的分析从逻辑上讲得通,至于实际情况是否如他所说,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徐允真对张世恒写的什么也有些好奇。
“陛下看完了吗?”
崇祯将张世恒的策论递给徐允真。
徐允真接过来一看,心头犹如一道闪电霹过。照亮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隐私。
土木堡之变前英宗大军突然断粮,十七万大军因此军心涣散,被也先二万骑兵击溃。
二十年前成祖大军离京二千里横扫漠北时,粮草都能供应上。
离京城只有区区二百四十里的土木堡,大军粮草却供应不上了,这件事非常的蹊跷,至今原因成谜。
土木堡之变后,各省的军令权就从总兵转到了巡抚手里,武官从此成了军令的执行者。
张世恒的策论直指本质,一只军队要想打胜仗,就应该像人一样,有个绝对权威发布号令的大脑。
徐允真脑海中组织了一遍语言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张世恒的策论很有见地。
臣看兵书,大军会战,云台上的传令兵挥旗,即可调动军队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等战术动作,数万大军如臂挥指。
如今小旗,总旗,把总,千总,甚至守备,游击等军官八成是文盲。军队除了一窝蜂压上,根本打不出任何战术。朝廷大军对东虏败多胜少皆因如此。”
崇祯心想不能听定国公的一面之词,国家存亡在戎在祀,妄动军制是亡国之举。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崇祯接着说出第二个策论题目。
“试抡唐朝折冲府,和本朝卫所制的优缺点。”
张世恒提笔写道。
唐朝府兵对门第要求较高。开元时拥有三百亩以上土地的家庭,才可申请成为府兵。
一人当兵免三百亩田赋。府兵皆脱产终日练习马术,兵器。府兵出征自备铠甲,马匹,兵器,装备非常精良,战斗力非常强悍,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战役。
府兵制败于唐朝穷兵黩武,开拓的土地统治还未稳固,就开始下一轮开拓。
唐朝先后设立了安西,安东,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各大都护府都有用兵权,皆执行对外扩张的政策。
如高仙芝在任安西都护府大都护时,就灭了大小勃律国毁其宗庙并入唐土,
后又灭了石国,直到恒罗斯之战失败后才暂时停止向外扩张。
唐军常年用兵之下,府兵人数捉襟见肘。
折冲府从唐朝开元年间的二百七十三个,扩充到天宝年间的六百零三个。
最终因没有足够的土地分配,老兵几十年戍边不能归家,战争频繁府兵伤亡惨重,兵员得不到补充等原因,安史之乱后全面崩溃。
本朝卫所制的优点就是便宜,军户得到朝廷授田后免交田赋,也免了劳役以及苛捐杂税。只需出一丁当兵即可。
如果军户家不出丁当兵,则每年要缴纳给卫所十八石粮食。三十亩地缴纳十八石粮食,和佃户给地主的地租相仿佛。
相当于朝廷每年用十八石粮食,雇佣了一名士兵,这个用兵成本可比府兵要便宜多了。
卫所制的缺点也因便宜而起。军户家只有三十亩地,根本无力供养一个全脱产终日练习武艺的士兵。马匹,盔甲,等装备更是置办不起。
卫所兵不能算是专业士兵,比农民强点有限,还不如矿工战斗力高。
守城,或者剿匪还能将就,野战就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
士兵是一种职业,专业技能是在战场上,用最有效率的手段杀敌。绝不是放下锄头的农民能担任的。
要想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必须提高卫所兵丁的待遇,让其可以全脱产,每日只做一件事,练习杀敌本领。故兵贵精不贵多。
崇祯看完张世恒的策论后,没有再出第三道题。
治大国如烹小鲜,纸上策论写得再好,实际应用中也会有无数的困难和意外。
知道张世恒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就足够了。至于是否才堪大用,还得从具体任事上看。
其它武举写的策论,包括那个在武艺考核上力压张世恒的王来聘。都是泛泛之辈,起码不经历练皆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