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尖子班的尖子生
会议结束后,接下来的一切很顺利,填写资料、分班、安排座次。
正如冯七月所愿,耿小莲跟他分到了一个班里,并且座位离得很近,中间只隔了三个人,侧脸就能相互看见。
班主任姓蔡,叫蔡启明,一个黑黑瘦瘦的中年男人。
他不光做班主任,还兼任语文老师。
后来才知道,他是大城市的人,读过清华,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这个小镇上当老师。
在给大家上第一节语文课的时候,蔡老师分析了这次选拔考试的语文试题,特别提到了冯七月,说他的作文写得堪称完美,还当做范文读了一遍。
读完之后,他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就这篇作文展开讨论。
“报告。”
就在大家沉思酝酿的时候,一个个头高大,面色黝黑的男生举起了手。
蔡老师打手势示意他站起来,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说他叫杨丰华。
“好,杨丰华同学,请你谈谈冯七月的那篇作文。”
杨丰华扭头瞄了一眼冯七月,清了清嗓子,说:“老师,我怀疑那篇作文不是他写的。”
蔡老师一愣,问:“不是他写的是谁写的?”
“是别人写的。”
“你怀疑有人替考了?”
“不是,那篇作文是从书上抄来的!”
“抄来的?证据呢?”
杨丰华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本书,说,“不信你们看,连作文题目都是一模一样的。”
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蔡老师走下讲台,来到了杨丰华面前,拿起那本的书,扫了一眼封面,再看一看里面的内容,没有说话。
他回到讲台前,拿来了冯七月的作文底稿,再返回到杨丰华面前,客客气气地说:“这位同学,麻烦你把两篇作文分别给同学们读一遍。”
杨丰华接冯七月的作文底稿,有模有样读了起来。
读完之后,他翻开那本封面上印有“少年文艺”字样的书刊,快速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脸上有了尴尬之色,嗫嚅着说:“对不起,老师,我……我之前没有看冯七月的作文,只是听见有人在私底下议论,我就当真了。”
“你看出什么了?”
“两篇作文不一样。”
蔡老师稍加思忖,说:“你还是读一下吧,两篇都是好作文,同学们仔细听一下,做出比较,从中汲取营养。”
杨丰华只得把书上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只是这一次声音低了很多,稍微有点儿发颤。
读完后,蔡老师示意他坐下,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篇作文的内容一样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一样!”
蔡老师接着问:“你们觉得哪一篇更好?”
“好!”
“都好!”
“冯七月的好!”
……
“好……好,说说看,都好在哪儿呢?谁能站起来说一说两篇叶作文的不同之处?”
台下一下子安静下来,蔡老师鼓励道:“没关系,大家要畅所欲言,不拘一格,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行。”
耿小莲站了起来,她首先点评了冯七月的那篇作文:“我觉得,虽然两篇作文的题目相同,但内容完全不同,我觉得冯七月同学的作文更有生活气息,他所描写的主人公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老人,他为了集体利益,为了守护广大村民的庄稼,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感人而真实。相对来说,书上那篇就稍有逊色,中心思想缺乏厚重感,以景物描写为主,抒情过多。”
“好,不错!”蔡老师点点头,朝着耿小莲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
课间休息的时候,冯七月在院子里找到了杨丰华。
杨丰华冷着脸问他:“你想干嘛?”
冯七月说:“不干嘛,想跟你聊聊。”
杨丰华说:“有什么好聊的?那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
“那几个人的意思?”
“很多人。”
“那些人?”
“这个就不要你管了,我已经当着老师和全体同学的面向你承认错误了,你还想怎么着?”杨丰华面色有点儿凶。
冯七月不想跟他计较,更不想为此打架,别说自己拖着一条伤腿,就算是身强力壮、武功盖世也不能随便动手,毕竟自己现在是尖子班的人了。
“你这样做也太不地道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怎么好信口雌黄呢?第一次上课你就打我的脸,也太狠了点吧?”
“已经打了,你又能拿我怎么着?”
“我不想怎么着,只是有个小小的要求。”
“啥要求?”
“你能不能把那本书借给我看一看?”
杨丰华摇了摇头,说:“那书不是我的,已经还给人家了。”
“是咱班上同学的吗?”
“不是。”
“那是谁?”
“不告诉你。”
“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少年文艺。”
冯七月见杨丰华态度生冷,十分的不友好,便不想再跟他多说什么,转身回了教室。
下课后,他想跟耿小莲说几句话。
可不等走近,同学们就一窝蜂似的涌到了讲台前,人手一个茶缸子,呜呜泱泱拥挤着。
原来是值日的同学把开水抬了过来,因为开水有限,排在末尾的同学有可能喝不到开水。
耿小莲被挤在了中间,前后挡着,后面拥着,架势很窘迫。
冯七月想过去帮她一把,可又觉得不合适,那样的话肯定招来麻烦,便没多多说啥。
他走出教室,朝着爸爸的工作单位走去。
爸爸在邮局工作,是个乡邮员,这时候正好去下面的村里送报纸、邮件啥的了。
开门进了屋,见一个简陋的小木桌上放了一小碗炒青菜,旁边是两个白面馒头。
他坐下来,摸起馒头就啃了起来,那架势就跟个小饿狼似的。
馒头做得不错,松软又劲道,咬一口,满嘴都是香味儿,三口两口就吞进了肚子里。
他伸手拿起第二个,却没舍得吃,突然有了一种想法——把馒头带给耿小莲吃。
他站起来,从书桌上拿起一张新报纸,撕下一半,把馒头包裹了,放进了上衣口袋里。
稍微收拾了一下餐桌,便出了门。
当他绕过花坛,走到前面宽敞的院落时,见邮局营业室的后门大开着,就伸头缩脑走了进去。
中午是休息时间,不对外营业,柜台外面一个人都没有。
当他看到分拣报纸的桌面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报刊杂志时,不由得一阵激动,随即想到了杨丰华说的那本《少年文艺》。
当他蹑手蹑脚走过那个写着话务室字样的小门时,不经意间看见了不该看到的一幕——
屋里有两个人,看上去是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正紧紧地相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