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不是昏君 > 一百九十章 朱由校的赏罚

一百九十章 朱由校的赏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上,青泥洼口港建造完成,分守道茅元仪上表,请皇上命名。”

    回到京城的第一次朝会,第一件事就听通政司报告这事,朱由校想也不想,大手一挥道:“叫大连!大连港。”

    随即一怔,好奇问道:“分守道茅元仪,是工部茅卿之子吗?”

    位列工部队列中的郎中茅国缙,上前躬身道:“回禀皇上,正是犬子,在辽东立下微末之功,被皇上重用,臣实在汗颜。”

    朱由校听他这话太假了,明明很得意的还要说汗颜,哈哈笑道:“茅卿自谦是好事,但可不能贬低了令郎,朕听说过他的大名,是个人才。”

    “臣代犬子谢吾皇赞!”

    朱由校满意的微微颔首,突然揶揄道:“茅卿呀,令尊和令郎都名满天下,你可差多了哟!”

    茅国缙老脸一红,登时没了得意的心情,袁可立轻声咳嗽一下,朱由校醒悟过来,这是朝会呢。

    看来自己出去一次心玩野了,都忘了矜持了,赶紧转移问题道:“朕听说茅止生写了一部兵书,叫《武备志》是吧?茅卿回去看看家里有没有,朕想看看。”

    茅国缙拱手行礼道:“臣谨遵皇上谕。”

    茅元仪是明末大才,只是一生不得志,后世许多人或许不知道他,但学军事的人一定绕不过他。

    《武备志》成书于天启年间,刊印后流传南直隶一带,崇祯二年,茅元仪被任命为辽东副总兵,把此书献给崇祯。

    这是一本兵书中的百科全书,几乎网罗了中国所有军事上著作的知识,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军事案例,从练兵到打仗无所不包。

    茅元仪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除了本身聪颖和好学外,不得不说家教有很大的作用。

    他是茅坤的长孙,上文说过,茅坤当年是胡宗宪的高参,整个抗倭战略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包括戚继光能够招募戚家军,就是他向胡宗宪建议的。

    茅坤是个战略大家,家中收集了数千本珍品书籍,特别是兵书,茅元仪从小就是看这些长大的。

    而且还跟他祖父一样,喜好收集古籍和资料,《武备志》最让人称道的是,竟然收录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

    要知道航海图的原图,是藏于宫中的,因为一场失火已经不存在了,而他竟然能够收集到这资料。

    后世人们经过研究,确认的这份航海图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他收录的航海图是真的,并不是民间别人画的赝品。

    这对朱由校太重要了,大明如今要走向海洋,有自己的航海图,自然比请洋人当向导更好。

    而且郑和航海图不仅仅是一张海上路线图,而是郑和船队所到达地区,见到的山川地势图合集。

    里面收录了外域地名就多大三百多个,茅元仪收录了二十页,四十幅图。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武备志》记录了一百多种火器的制造使用方法,其中用于水战的就多大数十种。

    还有地雷和水雷的制造,不错,明朝人就会制造水雷,还把它用于战争中,只是后代把这些全丢了,因为满清把这本书列为禁书。

    此书一直到满清道光年间才解禁,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满清不得不寻求明朝的火器制造方法,因此才解禁的这本书。

    但此时的《武备志》已经在满清开国时被修改过,因为茅元仪在辽东战斗过,书中记录了辽东的地形地貌,以及称呼女真人为满奴、东胡等带贬义的字眼。

    茅元仪从万历晚期就在辽东担任杨镐的幕僚,天启二年孙承宗督辽后被重用,参与了孙承宗时期,整个辽东战争。

    为其收复九城四十五堡立下汗马功劳,被升为翰林院待诏,崇祯二年升为副总兵,练兵觉华岛。

    但很快因为得罪权臣王在晋、梁廷栋等人,被流放福建漳浦,抑郁而终。

    现在的茅元仪,朱由校没有升他做待诏,还是留在辽东,去年被吏部任命为分守道,负责海州以南区域。

    “启禀皇上,原东江镇总兵毛文龙一案审理完毕,只等皇上回京最终定罪,请皇上示下。”

    刑部有人汇报道,朱由校看一眼李若珪,见他微微点头暗示,明白此事大臣们已经共议过。

    沉吟一下道:“毛文龙辜负圣恩,看在他开拓东江镇的功劳上,免其死罪,回乡养老去吧。”

    “副总兵陈继盛只知袍泽之情,忘却君臣大义,念其前功免其附逆之罪,降为营长戴罪立功,其余涉案人员严惩不贷。”

    接连两个处置决定后,朱由校停顿一下,再次开口道:“东江镇孤悬敌后,新军以团为单位太过分散,着撤销总兵、副将、参将等职位,定孙祖寿为东江镇提督,下设师、旅两级武官职位,一师三旅,一旅三团,令孙祖寿上报师旅长人员名单,兵部审核后批复。”

    沉吟了一下,并没有停止,再次说道:“尚可喜在兵变中有功于国,特赐为旅长,以兹鼓励。”

    见他终于说完了,大臣们齐声道:“遵圣谕!”

    朱由校开心的回后宫去了,耿仲明、孔有德二人这次被定死罪,历史上的三藩去了两个,最重要的是登莱之乱不会再有了。

    自己改变历史的步伐越来越大,大明朝真的救回来了,现在就看跟官绅阶层的博弈,只要再胜利,那接着就是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了。

    他捋了一下这三年来的改变,最后得出结论,要想复兴大明,军事震慑,财政充裕,政治清明缺一不可。

    “嗯嗯,军事改革还是要继续,师旅为单位的军事集团不能全面推行,朕必须把军队分开,对,就分为野战军和卫戍军。”

    按说他那记忆里后世的军队,师旅才是普及全世界的,但他觉的不妥。

    这是大明朝,没有后世那样快速的交通和通讯,军队大型化还是对皇权构成威胁的。

    后世最终成型的师级单位,一个师是一万多人,按照新军的战斗力,以后会越来越强,一万多人的军队要是造反,不说大乱,割据一方很有可能。

    因此师旅级只能在边军中实行,便于统一指挥,但卫戍军驻守各地,特别是拱卫京师,决不能这么干。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为您提供大神墨香阁大哥的大明:朕不是昏君最快更新

    一百九十章 朱由校的赏罚免费阅读https://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