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可说
第二十七章 不可说
来到李琅的书房,暗风早已等在里面,他的个子跟孟仙比还要稍矮一些,手里捧着一个很大的木盒,看起来沉甸甸的。
“殿下请看。”
李琅走上前,将木盒打开,里面满满当当放了好几样东西,乍一看,银光清冷,刀刃锋利,看起来应该是一套暗器。
“先前殿下说想要习武,可这并非一日两日便能习得的,于是臣叫暗风去锻造了一套暗器。此物用途甚广,臣来为殿下演示。”
说罢,他从木盒中取出一块玉佩,这玉佩通体透润,乃是上好的白玉。他轻轻拨动白玉上的一块不起眼的突起,便从中弹出薄如蝉翼的刀刃来。
孟仙惊讶地接过这块玉佩,收回刀刃后,便与一般佩饰无异。他拿着玉佩,又看向盒子里面,最吸引他的还是那银光,很是精巧。
“李琅,这个呢?”
他正问着,手腕上便被戴了个东西。抬眼,便见李琅垂眸认真地替他穿戴着暗器,修长的手指勾着银色的链条,仔细地为孟仙调整着系扣。
“殿下,这里藏着银针,只需如此。”李琅绕到孟仙身后,举着他的手,对准门外的柱子,拨动机关,噌噌噌,便有三支银针齐齐钉在柱子上。
快、准、恨,以至于孟仙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李琅拍了拍他的手背,让他稍微放松一些,这种武器还是有些威力,对孟仙来说还是有些可怕。
“殿下不用怕。”李琅将东西取了下来,轻轻放回盒子里,“趁陛下他们还未回京,殿下这几日多熟悉熟悉便是。”
“本宫哪里会怕,李琅你可真是小瞧本宫!”孟仙轻哼了一声,将玉佩也放了回去。
方才他的确有被吓到,李琅忽然这样,他毫无防备。手心和后背还残留着冷汗的痕迹,片刻的失神以及眼里的水光,哪个没显露出他的害怕。
以前他是羔羊,习惯了躲避刀剑,而如今,李琅将反击的刀剑放到他手里,冷冰冰的,又很是灼热。
随后,李琅对暗风递了个眼神,暗风心领神会,点了下头,便将木盒放下,很快就消失在了他们的视野里。
暗风之所以叫暗风,正是因为许多事都需要他隐藏起来,就像一阵风,没有痕迹。此次没有让暗风随行,而当日没有安排人马,是他的失策,不过今后,他不会再将孟仙丢下。
他转头看向孟仙,孟仙正站在木盒前,抚摸着里边的暗器。他走了过去,从孟仙背后轻轻拥住了孟仙的腰身,靠在他的肩头,低声道:“殿下当心一些。”
任何武器,只要稍有不慎,都会伤到自己。
“我知道。”孟仙看得入迷,等发觉到二人如此贴近时,神思便有些游离,有些手足无措。
“李,李琅。”他结结巴巴地喊了李琅的名字。此时他的呼吸放得很浅,几乎不可察觉,只是颈侧温热的气息,让他难以忽视。
“臣在。”
这般有疏离感的称呼从李琅口中说出,却有缱绻之意,如春风轻拂,碧波微漾。
“我想去姑姑那里,看看姑姑是否知晓母妃的事。”
当下有关他生母的事实在毫无头绪,江南那边并无人晓得她去往何处,原来的杜家也不知搬到何地去了。既然如此,孟仙也只能从京城入手。
此事发生在多年前,而当时孟玉秋正在宫中,她身为长公主,指不定知道当年的一些事,若真是如此,那寻得杜芸,就并非遥遥无期了。
他自有记忆起,便住在凤鸾宫里,皇后待他不冷不热,那时的他虽小,但还是察觉到了,于是与皇后之间始终有一层障壁。
如今他知道了自己的母妃是何人,那定是要尽快将母妃找出来。若母妃如今过得安适,他也就不再打扰,若过得贫苦,他便要尽一份孝心。
“臣陪殿下去。”
于是李琅叫人去准备车马,陪孟仙一起到柳府去。
这是孟仙第二回到柳府,上一次来时,柳府满堂光辉,锣鼓喧天,热闹得很,而现在,柳府中一派宁静,耳畔还有枝头雀鸟的婉转鸣叫,悠然自得。
对于柳府,李琅比孟仙还要熟悉一些,刚回京城的时候,他来找过几次柳纾江,只不过回回都得到一些模糊的回复,他也不知柳纾江究竟心中是如何想的。
不过既然把他喊回京城保护孟仙,那柳纾江应当还是有些向着孟仙这边的。
此时,柳纾江正陪着孟玉秋在庭院中走动,听到下人的禀报后,两人对视了一眼,便一同去见他们。
四人在亭中相见,当柳纾江看见他们两人时,眸光一沉,便对孟玉秋道:“阿秋,我与李琅有些话要说,你便与殿下在亭中休息,说说话。你也知晓,殿下在江南受了惊,回京后正是需要你关怀的时候。”
“知道了,啰嗦。”孟玉秋瞥了他一眼,她是怀有身孕,可又不是呆傻了,这几日柳纾江变得很是谨慎奇怪,弄得她浑身不自在。
柳纾江无奈一笑,怎么自己多说了两句,一点好也讨不着。
“李琅,随我来。”
到了孟仙二人面前,柳纾江向孟仙行礼后,便朝李琅淡淡地说了一句。他的神情肃然,这叫孟仙有些担忧。
他正要说话时,孟玉秋便过来拉住了他的手,道:“仙儿,过来坐,与姑姑说说话。”
听到孟玉秋的声音,孟仙才想起自己来柳府的目的,便将目光收了回来。他应当信任李琅,信他有应对柳纾江的能力。
“此行江南,苦了你了,也不知何故,这两年多灾多难的。瞧,明明是住在宫里,却如此清瘦。”孟玉秋抚上他的脸,眉眼间都是心疼。
“姑姑,这些都不打紧的,有李琅在,我身上一点伤也没有。不过……”
孟仙欲言又止,像是有什么难说的事。
“有什么事,就和姑姑说,不必顾虑。”孟玉秋拍了拍他的手背,鼓励他将事情告诉自己。
片刻的沉默后,孟仙才抬起头,看着孟玉秋,道:“我此去江南,遇见了一个人。”
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孟玉秋的脸色,此时孟玉秋脸色还十分平静,只是淡淡地问他遇见了个怎样的人。
“她说,她姓杜。”
当孟仙说到杜姓时,他看见孟玉秋的眼皮跳了跳,又像是掩饰着什么一般,看向了亭外,又正视他。
“杜?此人可有什么特殊之处?”孟玉秋强装镇定,她知晓,孟仙永远也不会见着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那这江南杜姓之人,或许只是巧合,又或许是那女子家中人。
一时间,她的脑子里有些乱,尘封的往事被唤醒,她险些失态。
孟仙摇了摇头,道:“只是有些亲切之感,便多聊了几句,那人说,我长得很像她的一位故人。”
他承袭了母亲的长相,莫说是熟人,即便是不认识的人见了,也知他是杜芸之子。
从孟玉秋的反应中,他知晓了,当年的事情孟玉秋也是知情的,不过今日并不适宜继续说,而他的姑姑能藏着这个秘密这么多年,想必也不会因为一言半语就将事情说出来。
不过只要知晓,他的姑姑知道杜芸,就足够了。
“世间如此之大,难免有长得相像的,仙儿就没去见见么?”孟玉秋顺着他的话,又问道。
“并未,那人说她的故人已经不在江南了,我也感到惋惜,还不知能与她的故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孟仙轻叹一声,说道。
听他这样将,孟玉秋的心也就放了下去,她安抚了他的愁绪,恰巧下人端了茶水过来,她便对孟仙道:“品品这茶,汤色纯净如水,茶香四溢。”
趁着这个时机,孟玉秋不再提及此事,她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孟仙偶然提到。
而另一边,柳纾江领着李琅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二人对立,气氛凝固冰冷。
“本相曾说过,臣子该有臣子的本分,少将军还请不要动别的心思。我与陛下商议,让少将军回京,可不是为了迷惑殿下。”
不愧是年轻的丞相,只一眼便看出了李琅与孟仙之间气氛的变化。他的眸色淡然,又带着几分威压,不过站在他面前的李琅却并不在意。
“柳相其实也应当知晓,臣在殿下身边,这份情意是难以压抑的,正如柳相对长公主殿下一般。只是殿下对此事毫不知情,臣也尽量在该在的地方,做该做的事。”
李琅听他的话,便知柳纾江只是察觉到了一些,但还不知他们二人之间到底走到了怎样的程度,为了保住柳纾江对孟仙的支持,他将事情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你知道就好,总之,殿下是最重要的,没有人可以替代殿下。”柳纾江对孟仙还未达到完全满意的程度,可决心立储君之事,乃是皇帝定下的,孟仙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身为丞相,柳纾江很是清楚。
听到这话,李琅一怔,他没想到柳纾江会这样说。
“臣明白。”
他还是面色不改地应了下来,待离开后,他还是要与孟仙说一声。他与孟仙的事,是不能暴露的,尤其是在柳纾江面前。
“嗯。”说完,柳纾江又变得十分淡然,仿佛置身事外,一切都与他无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