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归省 姐弟相见
元春随着宫人入了贾府坐于主位上受着贾府众人的跪拜, 元春看着下方叩拜的贾政心中五味杂陈不禁犯上一股酸楚。为人子女与家人重逢确实父亲行如此大礼,是她这个女儿不孝。
可皇家礼数森严元春不敢违背,元春坐在主位上如坐针毡;元春同贾政说了几句便借着更衣见了贾府的女眷。
贾母和王氏早早就等着, 听了传后忙赶了过去。
元春看到年迈的祖母颤颤巍巍的要跪下身行礼,元春忍不住开口道:“老太君年事已高,免了礼节吧。”
贾母轻摇了摇头还是按着礼数叩见了贵妃, 方由在一旁的王氏扶起。元春再也忍不住, 脸上挂着泪痕上前扶着贾母;贾母也受着情绪轻声道:“贵妃娘娘。”
贾母轻拍了元春的手道:“还请贵妃娘娘上坐。”元春坐回了主位上,看着贾府内的女眷一一向其行礼。
元春身旁的宫人见元春有话要说, 便自觉的退远了些, 待宫人离开后元春这才里露出真情, 扑到贾母怀里哭了起来,王氏自打见了元春后,眼泪便似断了线的珠子未曾停过。
王氏想像从前那般抚摸元春的头安慰她, 可手指触摸到的确实元春满头的珠翠,王氏将手搭在元春的华服上轻拍道:“我的儿啊。”
元春抬头, 杏眸含着泪, 唤着母亲抱着王氏哭得更凶;听到这些年日思夜想的唤声王氏的泪流得更宽了;王氏忍不住将元春搂入怀中, “我的儿啊, 可把母亲想坏了。”
三人哭了一番后止了哭声, 贾母和王氏一左一右挽着元春坐下;元春见没看到三春还有宝玉遂开口问道:“怎不见府里的姐妹?还有宝玉。。宝玉怎得也不见?”
贾母笑高兴道;“迎春那几个丫头等着觐见贵妃娘娘,未有传召不敢入内。至于宝玉,宝玉正在屋外候着等着娘娘传召呢。”
元春一听忙道:“快,快让他们进来。”宝玉跟着宫人进了屋内, 元春看到宝玉手上捧着的兰花眼眶红了起来。宝玉小心的将那盆兰花放置一边依着礼数恭敬的行了礼后又抱起了那盆兰花。
元春看着那盆兰花,喉头微微哽咽,“这, 这可是素冠荷鼎?”
宝玉点了点头回道:“娘娘说得是,这花是娘娘离开入宫前宝玉种的那株兰花。宝玉同娘娘本是约好的来年祖母庆生时一同献给祖母。只是这花宝玉一直悉心照料着,宝玉盼着娘娘有一日能看到它。”
元春看着那盆兰花捂着嘴轻声啜泣着。
< 她的宝玉,她离开时宝玉还那么小。她本以为宝玉早已记不得这个约定,这些年来每每元春想起这个约定心里多少是有些愧疚的;于宝玉她终究是食言了。
让元春没料到的是,她的弟弟竟同她有着一般心思。
元春伸出手想要抱抱宝玉,可看着宝玉拔高的身量只怕元春现在是抱不动他了。元春招了招手让宝玉坐在她身边。看着胞弟乖巧懂事的模样元春好像一下子回到入宫前在贾府教导宝玉识字的那些年岁。
姐弟二人温存了一番后,贾府的姑娘们也同来觐见贵妃。宝钗和黛玉二人也由元春身旁的宫人一并传来。元春见众姐妹出落得亭亭玉立心中很是为她们高兴。
尤其看到钗黛二人,眼中更是一亮。
众人说了几句后,贾政便前来邀贵妃同去省亲别墅一观,元春舍不得众人便邀着众人随她一同去了。
元春见省亲别墅四字,委实太过张扬便说与贾政改名为大观园,后入了园观赏一番。游罢又同众姐妹赋诗猜对待宫人催促时才不舍的同贾府众人话别回宫。
元春深深的看了众人一眼,用力将众人的脸一一记住;元春心里叹道下次再见不知是何年岁了。
宝玉拿出一匣盒,元春看到那匣盒百感交集道:“那时你送我一匣盒装着多肉的种子,说是看着它们就能想着你。”
元春打开那匣盒放着一本宝玉几人编撰出的多肉书籍还有一柄珮扇。那珮扇的扇面一面绣着满面的多肉而另一面是贾府众人的小像。
“这是”,元春的手不住的抚着那绣有小像的扇面,每一小像所绣的针法都不同尤其是贾政的小像,元春是借着衣服才认的出。
宝玉说道:“姐姐这次回去了,下次再见还不知要到何年岁呢。这小像是每人自己绣上去的。”宝玉有些不好意思,“我和父亲不善这些,绣出来的怕是最难入眼的。”
元春将小像那面紧紧贴在胸口最热的地方笑道:“不会。宝玉,父亲和大家的心意元春在此谢过。”
元春对宝玉微笑道,“这是阿姐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阿姐一定会好好珍惜的。”元春握着这把珮扇再看了几眼亲人后回身坐上了轿辇离去了。
元春归省一事便这样过去了,大观园也落了锁;贾府众人的生活也渐渐回归平常。
宝玉看着从通灵宝玉中取出的幼苗,这些年过去了都没什么变化。这期间宝玉试过许多种土壤可都未成功,这幼苗还是老样子,也亏有通灵宝玉保护得当没让这幼苗枯死。
<
咸辉宮的课业也越来越紧张了,宝玉去花厅种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可宝玉并未放弃这一爱好,一得空闲便钻进花厅研究新的种子。小花系统里宝玉点亮可兑换的种子越来越多,细数下来也有半数之多了。如今宝玉的写作能力相比之前进步了很多,写出的文字也不局限于文章通顺更多的则是在于趣味易懂。
宝玉编撰出和种植相关的书籍也多了些本,有几本甚是得咸辉宮先生的眼归为一处供感兴趣的学子做参考的书籍。
又去了一年宫中传来消息,元春有孕了。贾府上下得了这喜讯皆是高兴,贾母和王氏都盼着能有一日得诏入宫觐见贵妃。
近日,圣上多了一则烦心事,这事的由头就在那平安州。
圣上照例约了北静王来议事,只有兄弟二人只是之时,圣上那张波澜不惊的面孔才会出现裂痕。
圣上没好气的将折子甩给自己的胞弟,嘴上谩骂道:“说得冠冕堂皇,为着什么交流心得,为着两地能更好的相处。哼!不过是想要了宝玉那孩子的命!想让我朝损失惨重!还有那平安州的康世忠…”
圣上的眉头皱的都可以夹死一只苍蝇。
平安州那地不太平,这件事圣上心知肚明;只是一直没能抓住那位大将的把柄。
或者说,圣上根本就没往这大将身上去想。
若非北境一行,圣上也不会怀疑上那将军。
刀一那伙人虽没吐出些有用的东西倒也提供些细线能让北静王顺着线往上查;虽有些细线查到一半就断了但也有那么一些顺着查了不少的事。
北静王也不嫌这麻烦将那缠成一团的细线一一梳理开;那康世忠的身影也渐渐浮现出来。
康世忠,正如其名,康家世代出忠良,故而到了康世忠这儿,得先帝亲赐姓名,一来彰显康家得圣上亲重;二则也是为了表康家世代忠心效国。
却没能料到,就是这么一个得君王信任的人却是身上嫌疑最大的人。
圣上和北静王手上除了那异域之国送来的书信,还有一折子正是康世忠递上来的。
我朝和海疆之外的国度早有磨合,只是早前国不强故而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事。
宝玉北境一行并不只是解决了北境的问题,依着宝玉此行所得的众多成果圣上立时在多地开展起来,这三两年下来,国有余粮。
粮,立国之本。有了足够的粮不仅民生安定;粮也可作为收揽周边小国为附属国的最好的手段。
<
真是尝到了这个甜头,圣上才明白宝玉这般人才有多重要。
宝玉这几年能一心读书不受打搅,很大方面源于北境一行之后圣上虽封了宝玉的官可之后宝玉的书籍,多肉博物馆这些事,圣上虽有赞扬却并未再有类似的封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北静王也有意将一些事拦在自己身上为宝玉挡了不少事;而贾府贾政是个聪明人能保护好自己的儿子自是举双手赞成同北静王打着配合。
只是在外人眼中,北静王府和贾府算是结实的绑在一起了。
这康世忠将主意打在宝玉身上,让圣上和北静王心里起了警惕之心。
其实这康世忠倒没想到这层面上,康世忠不过是想借着海疆域民的势力掳去宝玉,重创北静王。
北静王暗中探查康世忠的事情,康世忠已有所察觉。康世忠也知朝廷迟迟未对他下手也正是未抓住他把柄。
不过这事,只是时间问题;倒不如一博先发制人!
拿定了主意,康世忠便联系了海疆之外的某一国度。
过了一月,那国主顺了康世忠的意派了节度使为这一事出使;同时节度使也带着一部分人踏上了平安州的地界。
身为镇守在边疆的大将,康世忠本应先阻止这些人入境再上书圣上请旨。
可看看这康世忠的折子里写了什么?
康世忠不仅打开大门迎着这些人大摇大摆的踏上了平安州的地,还递了折子一味的撮合此事达成。
那字里行间的意思巴不得能快些将宝玉捆了双手送到那些海疆人的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