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老师姓吴,叫吴伟民,是个民办教师也是这所小学的校长。他很快发现站在教室外边的人,停下写字赶紧走了出来,招呼道:
“卫支书,你们怎么过来了?”
“我们随便看看。”卫向东回答了句又问道:“吴校长,这漏雨的教室多吗?”
“一到五年级五个教室基本上都漏雨,最厉害的是五年级教室,雨再大点简直就没法上课。”吴伟民如实回答。
卫向东听了微皱眉头:“吴校长,那你为啥不向大队反映,找人修?学生淋雨上课算什事?!”
“前段时间我向曹文书反应过,他说现在大队领导忙大事,这点小事叫我们自己解决我准备等雨停了和张老师一起,再找几个学生爬到屋顶收拾下。”
嗯?
卫向东猛然转过头看着曹少华:“你是这么回答的?!”
“支书,那几天大家都忙着抢收蚕茧,所以我”曹少华赶忙解释。
“不用说了!”卫向东毫不客气打断他的话,不再理会而是转过头看着卫光荣,“光荣,要想办法,一定解决教室漏雨问题,今天必须解决!”
“行,会开完我马上去找人修。”卫光荣不敢怠慢。
他已经看出,卫向东发怒了!
“回大队!”
卫向东说完转身走进雨里。
大伙重新回到会议室,已经没有刚才的兴奋。
“大家刚才都看到了,现在学生都在什么环境下学习?这里面有在座的子女、儿孙,难道你们就不心疼?!”
会议室雅雀无声,只有卫向东大发雷霆。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经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不是让咱们刷在墙上的!何况我们卫曹大队现在并不很穷!”
说到这里,卫向东看着一直低着头的曹少华:“少华,文书你就别干了,面粉厂过段时间还要招工,你好好准备下,争取考入进面粉厂。”
“就为这点小事我文书免了?!”曹少华满腹委屈,可周围没一个人敢帮自己说话。
其实他心里明白,卫向东一直不太待见他,主要是看着卫海涛的面子。
可是自己的大靠山不在了。
卫向东没再关心曹少华,这点事自己就做不了主,那这个一把手简直白当了!
接着,卫向东又宣布了自己对新建村小学的构想,又让大家大吃一惊。
主楼是四层框架式楼房,主要是教室、老师办公室以及图书阅览室等组成,旁边还有一座三层附楼,二楼三楼主要是老师宿舍,同时还有篮球场、迷你足球场、羽毛球场等。
如果真的建成,绝对可以说是南坪县里最好的小学!
嫌花钱多?
人家刚才不是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吗?何况现在大队的财力能办得到。
没人敢反对。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异议。
李江红。
她可不怕卫向东。
再说了,这家伙不是说过,不懂就问吗?
“向东,咱们学校一共才五个老师,干嘛要修一栋宿舍楼?而且一楼留下干啥?还有教室就五个班,四层楼是不是太多了点?”
“一楼将来做学校食堂。”卫向东回答的很简洁:“至于修怎么多宿舍?建这么多教室?以后你就知道,我还担心将来不够用呢。”
卫向东悠悠说道。
这家伙是不是想把邻村的小学合并了啊?
李江红突然想到以前合并三队缫丝厂的事,他早有预谋!
不过,这学校和工厂不一样吧?
咋能说撤掉就撤掉呢?
嗯找个机会私下问问他。
曹少华被撤职了!
就因没有及时向大队领导汇报校舍漏雨的事!
大队要修全县最好的小学!
这两个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村子。
有人拍手叫好说卫向东有魄力,也有的说他独断专行。
但卫向东不在乎,自己又不是人民币没必要人人喜欢,只要自己能带领群众致富,不往自己腰包里装,大多人就会拥护他!
他立刻从面粉厂厂办调来一个叫卫新元的年轻人做大队文书。
卫新元是去年高中毕业,考进厂办之后,卫向东发现他能说会写,办事也机灵,就放到文书位置好好培养。
新建校舍的构想经过大队两委一致同意之后,卫向东立即给公社、县教育局打报告。
修一个农村小学竟然要搞这么多教室?还有宿舍楼,还要花二十万?!
公社和县教育局也有人质疑。
不过人家可是自己掏钱,不花国家一分钱!
算了,修学校也是好事,发展教育嘛。总比有的大队有点钱去修什么祠堂好的多。
报告很快批下来,卫向东立刻筹备修建的事,争取在学校放暑假时候动工,利用一个假期修建好。
带着卫新元,卫向东到城里找县城乡建设局下属的设计所设计图纸,联系县建筑公司的建筑队,又让卫光荣带人购买各种建筑材料
这年头砖好找,向阳大队就有一个砖厂,难的是水泥和钢材!
水泥还好说,南坪有水泥厂,卫向东去找找关系还能多批一点,但钢材是国家紧俏物质!
按照县设计所的初步预算至少需要六吨钢材,为此卫向东还专门找了计委主任夏彦成,对方只答应给批两吨。
理由很简单:现在县上好多重大项目都需要钢材,如果你们要建厂搞经济我可以给你想想办法,但是建学校不行。
谁让你们修那么豪华的小学?!
超标!
草!
就你们修的那学校,万一地震怎么办?
卫向东恨不得伸出中指鄙视。
但他心里也明白,对方也不是故意卡自己。
南坪县不产钢材,所需的钢材都需要上级批文从别处调运,缺口自然很大。
现在国家从上到下都缺钢材啊。
难道真要放弃原初校舍涉及方案搞个简易版的?
比如主体不搞框架式而是砖混?
这是大队委大多数的意见。
但是卫向东有些舍不得,既然修就要修好,起码管个二三十年。
就在卫向东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人找上门来,说自己手里有钢材。
来的是一个叫廖前进的年轻人,自恃有地区计委的批条,可以搞到你们所需的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