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古代奋斗那些年 >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天上午陈家众人到达曾家的时候, 发现曾家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忙得热火朝天。

    “弟妹可真能干,”曾小莲见娘家井然有序的,忍不住夸赞到, “我还怕你们忙不过来,说早点来让小草和石妈给你们一起打下手呢, 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

    “哪里是我能干, ”曾舅母把大家迎到大厅坐下, “是事情本来就少。”

    “饭菜都从酒楼喊现成的,我啊就带着人把屋子打扫一下, 自然就不忙了。”

    “青杏你们先去后面玩吧,客人还得有一会才来。”曾小舅今天自然也不会去县学, 听见姐姐姐夫一家到了, 从书房出来招呼大家。

    “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啊?”陈三郎见到曾小舅,迫不及待的询问起来。

    “这事啊, 说来还是拖了爹的福。”说到这曾小舅笑了笑, “是李大人的孙子要留在老家,那天李大人到县学去跟学子们谈话,知道爹在家里教几个孩子,就说也想让他家的孩子来家里一起读书。”

    “几个孩子啊?”曾小莲来劲了,“在京城自己教不好吗?干嘛留在咱们这啊。”

    不是曾小莲瞧不上自家老爹,就算不提曾父跟李大人的差距, 京城和清河县的条件也是天壤之别,干嘛想不开啊。

    “不会是李大人恩?”曾小莲心里有了些不好的猜测, 该不会昨天女儿和丈夫的口无遮拦道破了天机吧?

    “哈哈哈,姐姐你乱想些什么。”曾小舅忍俊不禁,“这次李大人是送父母回乡养老的,你们已经知道了吧?”

    “但是李大人深受圣恩, 肯定没办法离开京城,所以这次回来侍奉老人的,是李大人的三儿子夫妇。”

    “要来家里读书的,是李大人二儿子家的,说是父母没办法回来尽孝,所以由孩子回来陪伴。”

    “李大人几个儿子?”陈三郎在心里盘算起来,“大房没人回来?”

    “李大人长子外放做官,长子只得一子,现在也已经考中进士外放为官,自然都没办法回来。”

    “这也不对啊,三房孩子呢?”曾

    小莲神色微妙。

    这次不等曾小舅说话,曾舅母开口了:“三房也只得一个儿子,说是在国子监读书呢。”

    这话一出,姑嫂俩交换一个微妙的眼神。

    “咳咳,别乱猜。”曾父见不得自己偶像被胡乱猜测,不悦的开口:“李大人三个儿子,老大老三都只得一子,二房有三个儿子,要送一个孩子回来陪老人共享天伦之乐,可不就二房的更合适。”

    “还是不明白好好的京城不呆,回这来干嘛。”曾小莲摇摇头。

    “等你上了年纪就知道了。”曾父冷哼一声。

    “爹你当初再不乐意,不也跟着来县里了吗。”曾小莲哪壶不开提哪壶,瞬间让曾父彻底黑脸。

    “等我到了那样的年纪,我一样要回镇上的!”曾父开始吹胡子了,要不是为了教孙子外孙,他至于吗?

    “”陈三郎目睹全程,忍不住望天,觉得自己昨晚上白挨骂了,青杏那说话性子,明明就是跟曾小莲学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曾小莲见大家都不说话,不好意思笑笑,“这不是话赶话。我就是觉得,这么多年都没回来,这次回来的太突然了。”

    “不说这些了,”曾小舅岔开话,“听李大人的意思,他家孩子有些顽皮,也不知道让人来到底对不对。”

    “我教了这么多学生,还怕调皮的?”曾父很有自信,“我先说清楚了,该怎么管我可不会手软,到时候可不会管什么三品大官不大官的。”

    说到这,曾父脸上有了些笑意,他读书的时候,就把李尚书作为偶像,没想到自己还有给他孙子当老师的一天,可见缘分二字,妙不可言。

    这次宴席,自然是男女分开坐。青杏杏花作为小辈,收到了李家三位女眷的见面礼。

    “两个小姑娘可真漂亮,”李老太太非常和蔼,拉着青杏杏花笑眯眯到,“以后可常到家里玩,老婆子看着你们这些小姑娘就高兴。”

    李老太太生了一个出息的儿子,有三个孝顺的孙子外加五个曾孙,在京城是就是众多

    女眷羡慕的对象,可是要她来说,家里一直没个女孩子,也挺遗憾的。

    “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到时候一定常上门打扰,多沾沾您的福气,您别我们烦才是呢。”青杏笑着应答。

    杏花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大人物,咽了咽口水,想开口,但是紧张的说不出话,只得腼腆的笑了笑。

    不是只有杏花一个人紧张,陈禾也快要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了,我的亲娘诶!我跟大官一张桌子吃饭了!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让陈禾更觉刺激的是,李大人跟曾小舅曾父说完孙子读书的事后,挨个关心了桌子上的小辈,听说陈禾现在在衙门做事,还鼓励了他一番:“你们宋县令勤勉干练,在他手底下做事定能学到不少东西,平日里多用心。休息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多看书,里面很多道理,得慢慢体会。”

    “我,我会的。”陈禾结结巴巴应到,一点不见往日的机灵,“谢谢大人!”

    晚上回了家,陈禾跟青杏杏花感慨,“大人真有涵养,我觉得真正的读书人就该是这样的。”

    “李大人这么大的官,知道我只是个小吏,没有鄙视没有轻视,还鼓励我好好做事呢!不像五叔,哼。”说到这陈禾就气,上次回去被陈五郎鄙视了,虽然面上不显,但是无疑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介意,今天他就有点担心,结果没想到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五叔这几年一直考不中,感觉变化好大,你别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啦。”这会回了家,杏花也恢复了活泼的性子,特别是没有大人在,吐槽起长辈也毫不心虚。

    “就是五哥,你很厉害了。”石头点点头,“我以后也想像你一样能说会道。”

    “”陈禾回想了一下今天石头面对李大人关心时的从容,又想想当时自己的局促,合理怀疑这是在嘲讽自己

    “可别听五叔的,”要说安慰人,还是青杏在行,“我觉得,咱们现在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就是很厉害!五叔现在也不去村里的私塾教书了,见天在家里看书,就靠着当初分家那点东西过

    活。”

    相反陈禾现在才14岁,就开始挣钱了,比陈五郎强太多了吧。

    这下陈禾彻底被安慰了,“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以后我好好干,不靠家里也能自己挣下家业了。”

    “我马上也要去店里帮忙了,我也能自己攒钱了。”杏花兴奋起来,“等过年穿的漂漂亮亮的回去,让二丫好好嫉妒我。”

    “那我就好好读书,不能学五叔的,要是我长大了一直考不中秀才,我就像阿远表哥的父亲那样,去当账房,肯定不像五叔那样啃老本。”

    陈三郎在外面偷听完,揉着腰回屋跟媳妇抱怨,“咱儿子真没出息,居然说考不中就去当账房。”

    “人孩子聊天,你非要去偷听,当心被抓到了,到时候我看你脸往哪里搁。”曾小莲看给陈三郎的腰上使劲来了两下,“舒服了?”

    “再说,咱儿子这么小就知道自立,多有志向。”曾小莲也看不上陈五郎那副德行,加之早年曾父不沾俗事的读书留下的阴影,她觉得儿子这么小就有这觉悟还是很不错的。

    “嘿,你这人,”陈三郎不满意了,“咱家现在什么情况?儿子就是读一辈子书都能够的。要是读出来了,像李大人那样,多好,现在谁对着李老太爷和李老夫人不恭恭敬敬的?据说当年两人也不过在酒楼帮工而已。”

    “这么几十年了,清河县也就出了一个李大人。”曾小莲觉得,这次李大人的回乡之行,应该会极大的刺激清河县百姓的情绪,拉动一下清河县的读书热潮了。

    “嘿!”陈三郎突然一拍大腿,“说到老五,我估计他知道了今天的事,又要来找我叽叽歪歪了。”

    曾小莲听了翻了个白眼,“怕他?!要是回村里的时候说两句就算了,要是敢来这抱怨,哼。”

    “没了爹管教,老五是越发不成体统了。”陈三郎摇头。

    曾小莲听了,在心里不屑,这人就是让当爹的给惯的!而且她现在是看出来了,陈三郎也有往陈老头发展的趋势。

    这个家,还是得自己警醒点才行,不然哪天孩子给惯坏了成陈五

    郎这样,那真是死了都放心不下,曾小莲在心里暗暗思忖到。

    李大人在县里没有停留多久,安顿好父母,交代好孙子读书的事就起程回京城了。

    但是就如曾小莲所想,李大人走后,清河县刮起了狂热的读书潮,有人知道李大人家的孙子都到曾家读书了,纷纷找到曾父,想要把自家孩子也送去。

    “最近可真是,都不敢出门了,天天只能呆家里,人都要闷坏了。而且就算不出门,送礼的也多,拒绝起来可是伤脑筋。”曾舅母跟曾小莲抱怨,不过要是她嘴角不翘那么高,可能更有说服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的支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