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
早上石黛还在睡觉的时候,就听到鸡在]外咕咕咕的叫。过了一会儿鸡叫声没了,只有凌乱的脚
步声。
石凝也被吵得睡不着,于是起床上厕所,回去的时候石黛问她:”我阿妈和七奶奶在干啥呢”
石黛:“杀鸡呢,她俩今天要去拜石头神。”
是了,她们算出来的日子就是今天。
石黛又睡了一会儿,迷迷糊糊听到七奶奶对阿妈说:”炒菜用电磁炉,煮鸡用大灶吧,大灶煮着才
好吃。
阿妈:“行,我去把鸡拿过来。”
过了一会儿,阿妈的声音又传了过来:"鸡呢鸡去哪了鸡呢!”
今天早上阿妈和七奶奶杀了鸡以后,随手丢在后院里,想着先把其他材料弄好再去处理公鸡,可是
现在到后院一看,鸡不见了。
阿妈跑到房间里来:"鸡呢你俩看到鸡了吗”
石黛和石凝很无语:“我俩睡着呢,怎么会看到鸡"
阿妈朝床底下瞅了一眼,没发现鸡,于是又自言自语的走出去:”奇怪,鸡呢”
这么一闹石黛睡不着了,起来和阿妈一起找鸡。可是奇了怪了,明明已经被割了脖子的公鸡却了无
踪迹。找了好一会儿,眼看时间不够,阿妈只好放弃:“算了算了,再去杀一只吧。”
石黛:“那我去生火。”
今时不比往日,庐寨要电有电,要煤气有煤气,可大家因为习惯,依旧保留了大灶。生火做饭已经
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七奶奶也一样,闲着的时候便上山砍些柴火回来。石黛拿了火机,
去灶房生火。
点着干燥易燃的柴火,然后再放进去。里面架号的小枝立马燃烧起来。可是火刚一变大,忽然有
什么东西扑腾扑腾两下,直接把火给扑灭了。石黛吓了一跳,再定眼一看,原来是刚才丢失的鸡!
原来阿妈和七奶奶杀鸡手法不太正确,这鸡虽然被割了一刀脖子,可气管没断,没有死透。暂短
的昏迷以后,独自一鸡胡乱扑腾,不知怎的扑腾进了大灶里。
“妈!"石黛赶紧叫住那边正要杀鸡的阿妈:”找到鸡了!”
阿妈赶紧跑过来:"这鸡还真是命大。”
虽然这鸡挣扎过,可最终还是变成了鸡汤。
七奶奶炒好了小菜,糯米饭也备好,还有祭拜用的香纸,用红布盖着,和阿妈一起出门。石凝本
来在房间里玩手机,过了一会儿出来跟石黛说她同学来了,在水春寨,她先去找同学玩儿了,石黛一
个人在家里闲着无事,便打算去石头神那儿看看。
“妈”石黛过去的时候,阿妈和七奶奶正在用剪刀裁剪红布。“你们做啥呢”石黛问,"需
要帮忙吗"
七奶奶说:“你去把那碗米端过来。”
是一碗白色的大米,上面插了两住香,香现在已经燃尽,大米上还留有香灰。石黛把大米拿过
去:“是这碗吗”
七奶奶带了针线过来,她把裁剪好的红布缝成一个平安符的样子,然后装了-些大米进步。”这
个符要带一个月哦。”七奶奶说:”可以保平安的。”
旁边有几个小孩子玩耍,看到阿妈和七奶奶祭拜得差不多了,便偷偷摸摸凑过来。这些小孩精着
呢,知道祭拜完之后肯定要吃东西,所以打算蹭吃蹭喝。阿妈带了一次性碗筷,让石黛给他们打些糯
米饭。
五六岁的小孩,和当年石黛她们一样,一个个调皮捣蛋。不过石黛常年出门在外,都不认识这些
小孩了。
“姐姐。”有小孩问石黛:“他们说你在大学校里读书,你们学校是不是很大”
“是呀。“石黛给她打了一碗糯米饭。
“有水春寨小学那么大吗”又有人问。
石黛笑:“有,比水春寨小学还大。”
就算如今生条件好了,生长在大山的小孩已然对外面没有什么概念,他们只能听说,只能从电视
上窥见一角。
“你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吗”有个小女孩很活泼,笑嘻嘻的问石黛。
“我不知道啊。”石黛看着她:“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女孩想了想,说:“我的理想是和我姐姐一样,考上清华大学。
“哇,那就厉害了。”可是石黛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了一下,疑惑的问阿妈:“妈,庐寨有人考上
清华大学了”
庐寨就那么大点地,谁家杀了牛宰了猪很快传遍寨子,没道理考上清华大学这事不传出来呀阿
妈听了也很懵:“没有,没听说。
于是石黛又问那个小女孩:“你姐姐叫什么名字”
“潘青青。“小女孩回。
石黛:“你姐姐考上清华大学了”
小女孩:“没有,我姐姐的理想也是考上清华大学。”
石黛:“
“去给石头神磕个头吧。”石黛说:“让它保佑你考上清华。”
其实如今社会发展,各种科学普及,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颗石头而已,生活的好坏都得靠自己,
哪怕是以前贫穷的时候,吃放种地、放牛砍树,也都是靠勤劳才能生存。但是,石头神、大树神是一
种寄托,在忙碌生活中的一点寄托。
所以阿妈也好,七奶奶也罢,她们想拜一拜石头神,石黛从未阻止。
一种希望罢了。
七奶奶缝了好几个符,说随身携带可以逢凶化吉。石黛点了点,好像多一个,于是问阿妈:“这
个是我的,这个是果果的,还有这个呢是不是多了"
阿妈看了一眼石黛手里的平安符:“那个是给丁承的。
石黛:“他都回广州了。”
“不是有那什么丰吗”阿妈说:”等回县城,你寄过去。”
兰姨大儿子自杀的时候,石黛虽然在现场,可是没有看见,丁承到是看见了的。还有旁边两个看
到的路人,回家以后噩梦连连。阿妈心里总觉得难受,又怕这两个在现场的人心里有压力,这才回来
求个符。
阳光依然炙热,拜完石头神,石黛帮阿妈提着东西往回走。不过山里的小孩似乎不怕热,好几个
小孩在路上跑来跑去,还有的拿着竹篓要去抓虾。
远处两个大人赶着牛,打算把牛放到对面的山坡去。几个小孩看见了,闹着要骑牛。把这群小孩
抱上牛背,两个大人也乐呵呵的说:”等会你们抓了虾,拿过来我给你看烤”
或许是太阳太烈,石黛忽然有些恍惚。她曾经也抓过虾,也骑过牛。十几年过去了,小孩们仍然
还在抓虾骑牛,这个世界或许变了,又或许都没变。
每个人都有来处,也有归处。
石黛回到七奶奶家,给今天七奶奶和阿妈弄好的护身符拍了个照,然后发给丁承:“我妈和七奶
奶弄的,他们叫我寄过去给你。”
丁承或许在忙,过了好久才回复:“这是什么"
石黛解释:“我妈说你看到了别人跳楼不太好,所以弄了个符。”
丁承:“[大笑]好,那你寄过来吧,我把地址给你。”
丁承晚上下班的时候,同事叫他:“走,出去吃宵夜去。
“不去。”丁承打开抽屉拿过车钥匙:“你们自己去。
同事:“干嘛呀,这几天这么忙,现在终于忙完了,不好好消费一下。”
正巧这个时候石黛发来消息,他笑了笑:“我懒得去。”
这几天项目收尾,大家都很忙,可丁承还是抽空跟石黛聊几句。这次过去,感觉和上次不一样。
上次他还小,六七岁的光景,记得的不多,只记得石黛和城里人不一样,她好像什么都会,特别厉
害。
这次回来,他很想跟石黛说话,不管说啥都行。比如项目收尾出了岔子,比如今天吃了什么,他
都很想分享。不过心里也有些担心,担心石黛觉得他无聊。
回到家,老妈在厨房切西瓜,老爸在客厅看电视。看到丁承回来,老爸有些意外:“项目完成
了今天这么早回来。”
“完成了。”丁承说着把车钥匙丢到桌子上,进入自己房间。
老爸还在看电视,电视在放一个民生新闻,里面某某地因为养鱼而致富,新闻还解释,现在许多
农村都靠着自己的勤劳脱贫致富。
丁承听到“农村”两个字,想了想,打开房门:“爸。
老爸:“干嘛”
“当年在庐寨,你跟石叔叔喝酒,喝赢了吗"
老爸:“没有。”
“不争气。”得到答案,丁承退回房间关上门。
老爸:“”
过了一会儿,丁承出来,把晒在阳台上的衣服拿进去。老妈切好西瓜回来,看到他正在收拾行
李,莫名其妙:”你这是要去哪儿”
丁承:“庐寨。
老妈吃了咬了一口西瓜:“去庐寨做什么”
丁承:"找石叔叔喝酒。
老爸:“”
老妈:“”
作者有话要说:
就到这里啦!这里就是结局了。
这本文的初衷,是为了写一些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太多反而冗长。其实我觉得还有很多没写,又好像该写的都写了。后续还会写一些
这类贴近生活的小说。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这种小孩子的视角。我下一篇依然想用小孩视角来写大人们的悲欢离合。但说实话,小孩的视角要比大人的视角难
写,因为小孩是不遵循道理的,无迹可寻的,他们常常会跳开固定思维。
新文《苗疆有姑娘》正在连载。
还有我的微博:都是顾念念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