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 第58章 考部队

第58章 考部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七十年代的百姓以劳动为荣, 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全民为国家贡献劳动力。

    而在一年之中,春节是人们难得可以喘口气的时间, 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不管平时家里过得多紧巴,到了这个时候, 都会拿出家里的存货, 尽可能地让这几天过得高高兴兴。

    许多人一年到头沾不到多少肉味,但过年是必定能解一下馋的, 因此最近市场里的肉店里、鱼摊前总是挤满了人。

    大家都往前递着肉票鱼票, 脸上都一片喜庆,大声而底气十足地朝销售员喊——

    “同志, 来三斤猪肉!”

    “同志,咱要肥的那块儿!”

    ……

    买卖声此起彼伏,肉类供应有限,平时买的人不多,但这会儿得靠“抢”, 每个人都是被家里派出来买买买的主战力, 像沙丁鱼一样往前挤, 只求买到最肥的猪肉。

    即使平时吃惯青菜豆腐,大家这时也像个腰包鼓鼓的有钱人,手里拽着家底的票票大气出手。

    李家人少,往年买菜的任务都是李卫国夫妇和李宝珠三人行动, 今年李宝珠是不在了,少了一个主战力。李卫国和陈红娟前一晚就商量要怎么打配合, 李卫国甚至还拿出笔和纸,规划该走什么路线,才能高效地买到最新鲜最优质的肉和菜。

    这名前精英侦察兵, 竟然把战术用在买菜上了,李潇潇昨晚一边坐着仰卧起坐,一边说其实她也可以帮忙买的。

    李卫国大手一挥拒绝了,让她好好锻炼,锻炼完回家等着吃就可以了。

    他的腿经过几次康复手术之后,虽然无法回复到伤前的状态,但他从前当兵时也自有一套平衡技巧,自己也摸索出一些门路,拄着拐杖或扶着其他东西时,走得也并不慢。

    他还拍了拍胸口朝李潇潇说:你爸我还没老,买个菜小意思!

    李潇潇好说歹说半天,最后还是陈红娟帮忙劝了一下,李卫国才勉强同意让她加入买买买行动。

    她这会儿刚从

    邮局出来,就直接往市场飞奔,在入口处等着李卫国和陈红娟。

    过年讲究有鱼有肉,这年代很多人喜欢买肥肉,因为性价比最高:榨了油之后剩下的猪油渣加点花椒、八角煮一下,又是一道美味下饭菜。

    李潇潇之前给陈红娟整理了好些菜谱,原料都是这个年代不值钱的猪下水,在这之后李家就都没花“冤枉钱”了,还能吃上大口荤菜,把票都攒了下来。

    市场一大早就非常热闹,李潇潇没等多久,就看到了陈红娟骑着自行车,载着李卫国来了。

    李潇潇连忙跑了过去,李卫国夫妻俩都下了车,陈红娟从衣兜里拿出个油纸包给她:“先吃点东西,待会儿买菜可得好长时间呢,可别饿着了。”

    “好嘞!”李潇潇拆开油纸包,咬了一口菜包,汁水鲜嫩滚烫。她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咱们先去买鱼呗?反正咱们也不用抢猪肉,买了鱼之后我先提回家放水里养着。”

    “当然要买猪肉!”李卫国直接往肉店走得飞快,边走边说,“买精瘦肉,还得多买几斤!”

    一家三口在人潮中穿来穿去,李潇潇一脸不解地问:“买瘦肉做什么?煲汤吗?煲汤买猪肚嘛!”

    说起猪肚,李潇潇也馋了,刚刚跑完步消耗了很多能量,菜包子毕竟不是肉,她只能把它想象加工了一下,假装自己吃的是肉包子。

    她摸了摸肚子,笑嘻嘻地说:“做胡椒猪肚鸡也成,熬了汤,好喝又好吃!”

    猪肚也是猪下水,但整鸡可不便宜,所以李潇潇之前并没有跟陈红娟说过这道菜。陈红娟也是爱下厨的,一听她这么说,兴致勃勃地问:“是新菜式吗?”

    “对,很简单的。”李潇潇大致跟陈红娟说了一下,陈红娟听完后也跃跃欲试,这种补身体又好吃的菜,是她最喜欢的。

    “那行,咱们今晚就吃这个!”陈红娟拍板决定,但还是笑着跟李潇潇解释,“不过瘦肉还是要买的,买了做猪肉干,这会儿做刚刚好,风干一段时间,你入伍的

    时候刚好能带去部队吃。”

    “对,”李卫国点点头,一边从衣兜里掏出了平时攒下的肉票,一边说,“新兵训练时要是来不及吃饭了,就吃点肉干,饱肚!”

    李卫国从前服役的时候,做的都是一些尖子兵任务,要轻装出行,为了避免中毒都不轻易吃外面的东西,随身带的都是高热量食物,比如压缩饼干、猪肉干等。

    在现代特种兵带的肉干一般是牛肉干,但这年代里汉族人民通常是吃不到牛羊肉的,只有回族同胞能凭证买牛羊肉,所以李卫国只能买精瘦肉自制猪肉干。

    李潇潇对军区的印象,还停留在去年到部队文工团的时候,当时饭菜都是荤素搭配,还带汤,味道也不错,能吃得很饱。

    她有点疑惑地说:“部队饭菜挺好的呀,不用带吧?”

    好是好,就怕根本吃不上。部队讲究集体精神,新兵连训练有的项目一个错全部罚,罚完就不一定能吃上饭了。李卫国并不想在这个时候给女儿心理压力,于是只含糊地说:“万一训练完饿了呢?带着又不坏事,当个小零嘴也行。”

    新兵连体能消耗大是肯定的,夜训后说不定还真会饿。养父就是从部队里出来的,他肯定最清楚。

    于是李潇潇又点点头,说:“那我带一点,一点就够了,用不着把肉票都花了,你们得留一些平时用,我再带点番薯干,跟肉干一起吃。”

    番薯干好吃又管饱,性价比也很高的。

    “我跟你爸每个月都会发肉票,你不用担心咱们呐,”陈红娟叹了口气,说,“咱们更怕你在部队吃不好,咱们又进不去,你多带点,我听说部队文工团还得到处跑去演出哩!”

    去那些个山角旮旯,他们就更不放心了,带点肉干,起码让他们知道她是能填饱肚子的。

    李卫国和陈红娟都非常坚持,李潇潇没法,心里又感动又过意不去,幸好之前她在光州文工团都是吃饭堂,钱和票几乎都没怎么动,于是想着入伍前把一部分钱票都留家里。

    一家三口分了任务,李卫国和陈红娟去肉店,李潇潇去鱼摊。

    这会儿买鱼的都是整鱼买,销售员会直接用稻草往鱼头一穿,就能整条鱼提起来,但要是还在市场逛很久,拿回家时鱼肯定是已经凉透了,所以陈红娟出门的时候还挂了个小铁桶在车上,李潇潇到手问鱼摊要点水,就能先勉强把鱼养一下。

    鱼摊前人也不少,李潇潇提着小桶往里挤,旁边有人认出了她:“嗐,这不是李潇潇同志吗?”

    这话一出,原本都只盯着鱼和售货员看的人们,一下子都看了过来,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粉丝追星的表情,热情地朝李潇潇打着招呼。

    “还真是!李潇潇同志好!”

    “李潇潇同志也来买鱼呢!”

    “都让让都让让让,让李潇潇同志先买!”

    “对对对,李潇潇同志,你先你先!”

    ……

    《半边天后传》固然掀起一阵新潮流,大家对里面的正面角色都非常喜欢,连带着喜欢出演的演员。这种系列剧模式打破了以往长期重复同一部剧的模式,一个星期一集新剧,一个星期内演同一集,极好地照顾到人们“追剧”的需求。

    而与周更剧相匹配的,是海报也每周一换,上面的演员名字经常变换,但编剧一栏,排在头位的始终是李潇潇,于是人们知道,这个创新之举又是出自于李潇潇之手。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她再次登上舞台,可从十一月中到现在,这位神奇演员再也没有登上过光州文工团的舞台。

    大家都自觉地让开,李潇潇觉得很不好意思,连忙说:“不不不,你们先,我排队,跟在你们后面。”

    现在不挤,排队买,其实也很快就能轮到她了,其他人见她坚持,于是又按着她说的,几个人先快速买了,然后李潇潇才上前买了几条鲫鱼。

    “李潇潇同志,你什么时候演出呐?咱们单位里都在等着你呢!”

    “是啊是啊,您每个角色都演得特别好!”

    人们又热情地问她上台的安排,

    李潇潇想着征兵时要接受政审家访,到时候街坊们很快也会知道她要进部队,于是也不隐瞒,大大方方地说:“以后会的,不过我准备考部队文工团了,如果考上了的话,就是看部队的安排。”

    这话一出,四周哗然。

    部队文工团确实也要外出表演,不过表演对象大多是各地驻军了,哪怕是对百姓表演,通常也是跟随部队外出野训,要下到乡村的,跟部队战士们一起帮村民们干活,闲暇时给农民们表演。

    总之,在市区里,人们基本是没什么机会看到光州军区部队文工团的表演了,一般看的都是市文工团的表演。

    不过大家也都理解,毕竟部队文工团要求严格多了,进去也难,像李潇潇同志这样的人才,如果去到部队里,也能进一层楼,为文艺事业做更多的贡献!

    于是,大家虽然都很可惜自己没什么机会看到李潇潇同志的表演,但她为光州文工团留下了许多经验,他们也能继续看到光州文工团的精彩表演,所以也为她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感到十分佩服。

    毕竟,这位小姑娘不过十六岁,小小年纪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却依然选择了进部队——那可是需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坚持下去的地方!

    “李潇潇同志一定能行!”

    “对,说的是!”

    冬天很冷,但李潇潇此时感到很温暖,朝众人一一道谢,这才在众人热情的道别声中往回走。

    尽管这年代有诸多限制,但百姓也十分朴素。李潇潇现在已经习惯了没有手机和wifi的日子了,开始期待起部队生活的新征程。

    肉店里仍旧人头济济,李潇潇踮着脚尖往里面张望,根本看不到自家养父母在哪儿。陈红娟把车停在了肉店门口,李潇潇先把铁桶放下,站在一边等他们出来。

    许久之后,李卫国和陈红娟才从里头挤出来,两人手上都各挽着一个大布袋,衣服头发都被挤乱了。

    李潇潇一看,被吓了一跳,震惊地说:“你们这买得也太多了!”

    “不多嘞,都是些猪下水和猪骨头,”陈红娟扶着李卫国,头发都来不及捋一下,脸颊都急红了,“好瘦肉也没多少,只拿到两斤。”

    李卫国叹了口气,也有点不甘心:“没法了,年初二再来看看。”

    “两斤够够的了,”李潇潇哭笑不得地说,“真的,两斤肉呐,很多了。”

    李卫国摇了摇头,说:“现在看着是两斤,做成肉干就不到一斤了,哪里够。”

    他是艰苦年代长大的,什么苦都吃过,但他这女儿从小就是吃好穿好的,半点苦都没受过,恨不得进部队里先替她过了新兵训练,再让她进部队,毕竟文艺兵平时的训练强度,没有新兵连强度大。

    李潇潇虽然没进过部队,但程珍珍他们那些文艺兵都熬过来了,她觉得自己应该也没问题,更何况,她这些日子都有在好好准备。

    不过,养父母也是担心她,劝他们不用担心,也并不能减少半分他们的忧虑,还不如顺着他们,这样他们心里也更好过一点。

    于是李潇潇附和了几句,又说:“没关系,咱们过两天再来看看,到时候肯定有。”

    李卫国果然又打起了精神,陈红娟也连连点头:“对,肯定有,咱们到时候再早点出门。”

    一家三口正准备到菜摊,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走了过来,热情地跟他们打了个招呼,这才朝李潇潇说:“潇潇,你们也出来买菜啊?”

    他看了一下李卫国和陈红娟手上的袋子,感叹了一声:“叔叔阿姨买了这么多!”

    青年瘦瘦高高,嬉皮笑脸的,却并不让人生烦,还莫名有几分亲和力,手上也拿了好几个布袋,显然也是出来买菜的。

    李卫国见他喊得亲昵,看了眼李潇潇,见她也是一脸茫然,心里有点狐疑:“潇潇,这位是?”

    李潇潇觉得对方有点眼熟,但一下子又想不起来是谁。

    “啊,叔叔,我是潇潇的朋友,”青年笑看着李潇潇,嘻嘻地提示,“我乡下亲戚养的鸡又下蛋了,跟乡亲们攒了一篮子拿到供

    销社去换呢,我刚替他们换完。”

    一篮子鸡蛋!李潇潇终于想起来了,当初她去隐市打算卖手表,这是那时在隐市里坑她买鸡蛋的那个人!说带她去见钱学农的就是他。

    钱学农的小弟干嘛突然跟她家说话?

    李卫国在旁边,李潇潇都不好瞪这青年,只好笑着朝李卫国解释:“之前剧组出去表演时认识的一位热心观众,当时咱们剧组有道具坏了,幸好他帮忙在他们单位里找了其他东西代替。”

    原来是这样。李卫国恍然,见是帮过自家女儿的,也客气了许多。

    青年又说:“刚才听到李叔叔说是买不到瘦肉?”

    一说起这事,李卫国又叹了口气,点点头,又简单地说了几句,青年听完之后说:“我在你们前脚出来肉店,本来想买肥肉的,没了,就只剩下点瘦的,只能买瘦的了,现在又后悔,正愁着呢,要是李叔叔你们刚好想要瘦肉……”

    李潇潇瞪着那青年:想干嘛啊?做买卖做到她家面前了!

    李卫国却马上就答应了:“那太好了!”

    这年代禁止私人买卖,虽然青年的肉也是从店里买回来的,原价卖给李卫国,但为了避免麻烦,几个人还是一起回到了李家附近的,在人少的地方换了钱货。

    李潇潇把铁桶给了陈红娟,让她和李卫国先上去,等他们都往楼上走之后,她这才朝青年抓狂地问:“大哥,你搞什么?”

    “这不是你们家缺瘦肉吗?”青年从兜里掏出刚才李卫国给他的钱和票,递给李潇潇,“喏,还给你,送你你还不高兴?”

    李潇潇没接,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青年啧了一声:“你们今天进市场的时候,钱哥就看到了,让我给你们买的,拜年礼物,他说希望你吃着他的肉干的时候,不要忘了他的好。”

    李潇潇:“……”

    能别说得这么恐怖吗?多加一个“猪”不会少块肉吧?

    她问:“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回答说:“高竹。”

    李潇潇心想,还真是人如其名。

    她点了点头:“钱学农他们单位应该还要值班吧?中午一点半,我在他们单位外面的公园等他。”

    青年笑嘻嘻地点了点头:“好嘞!”

    这姑娘是真够聪明,上回在隐市的时候避开了他的坑,这回他都还没说出目的,她就主动提了出来。

    于是,李潇潇吃过午饭之后,骑着车去了一趟公园。

    她确实是疏忽了。

    之前吕洋纠缠吴芳时,光州文工团用《半边天》回击,那时李潇潇托钱学农帮忙走动了一下,邀请外贸行业的单位领导来观看,光交会会馆辞退吕洋,这里面也有钱学农的功劳。

    而最近她在京市将周宝姝送进大牢,钱学农也出了力,让他在工农兵大学念书的朋友出面举报周宝姝,李潇潇只需要在背后将证据交给他朋友,就免了出面的麻烦。

    这两件都不是小事,钱学农不是做善事的人,她这准备进部队了,部队管得严,她一进去基本就跟外界断联了。他关系再多,也伸不进去部队,当然要在她进去之前好好巩固一下两人的盟约。

    李潇潇到公园的时候,还有十分钟才到一点半,但钱学农已经到了,整坐在里面一张长凳的一边。

    她在另一边坐下,开门见山地说:“之前的事情,辛苦了,谢谢你。”

    钱学农笑了一下,转过头看着她:“你倒是直接。”

    “这不是看你两点钟就得上班吗?”李潇潇说,“我也赶着回去好好过年,毕竟进了部队就不太方便出来。”

    她顿了顿,又说:“不过你放心,朋友嘛,也不会因为这点距离就断了联系,信件和电话都是能收到的,你别写敏感词就行。”

    钱学农点点头,又问:“听说你和京市重家关系也不错?”

    “你那朋友够八卦的。”李潇潇勾了勾嘴角,但笑意没有到达眼里,“重家的你不用想了,军区那边你也敢想伸手,钱学农你是真不怕死。”

    钱学农温声笑了笑:“只是问问,别生气。

    ”

    李潇潇在心里哼了一声,脸上倒是没有动气,不紧不慢地说:“你还有其他什么事吗?没有的话我就先走了?”

    “没什么了。”钱学农站起来,微微颔首,抬起手做了个“请”的动作,又在她准备走的时候说了一句,“新年快乐,李潇潇。”

    李潇潇脚下一顿,回头看着他,浅浅地笑了笑:“happy new year,mrqian.”

    钱学农:“……”

    钱学农的绅士脸绷不住了,嘴角抽了抽:“你会英语?”

    李潇潇掌握了他不少把柄,他心里当然有疑虑,她可以适时放一点小把柄给他,看着有点用,但实际上没什么杀伤力的信息,也可以提升一点信任度。

    她微微歪了歪头,一脸纯良无害:“我说不会,你信吗?”

    钱学农心想,当然不信!

    李潇潇矜持地点了点头,一脸赞赏:“皮肤像牛奶一样白,眼睛像藏了银河的夜空,双唇像花瓣一样娇艳……你挺有文采的。”

    钱学农:“……”

    生平第一次,钱学农有种想要原地消失的冲动,李潇潇看着他吃瘪的样子,心情大好,大笑着骑上车,一溜烟地远去了。

    钱学农看着她的背影,扶了扶额,笑着摇了摇头,往单位走去。

    *

    年初的征兵工作从二月就开始了,李潇潇之前就已经报了名,过年前完成了体检和政审,年初二时收到了文艺兵面试的通知。

    面试时间是2月14日上午十点,地点就在光州军区部队文工团的办公大楼。李潇潇去年在军区交流的时候也进过办公大楼,对那边也算是熟悉。

    面试当天九点,李潇潇就到达了光州军区,大门前有不少人都像她一样,拿着面试通知等待核查,核查无误之后才会被放进去。

    不久前《半边天后传》初次公演时,各地省市的报纸记者都前来采访报道,李潇潇作为编剧,自然隔天就占据了文艺板块的头条,图文并茂。

    所以,她一出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