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 第196章 让进程加速

第196章 让进程加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江凡没想到马伟明院士这次竟然是给自己提需求来了,得到这种级别大佬的恳请,江凡多少还是有点受宠若惊。

    他想了想,自己本来只是想把耐高温和隔热这两种材料研究出来,对于最原始的应用标的外骨骼而言,一些关节等精密部位的耐高温和对于人体的隔热同等重要,所以需要两部分都研发出来才好应用。

    而按照马总说的,电磁炮更偏向于要具备耐高温的性质,所以从综合效率角度而言,先开发耐高温的材料可以让这项成果更快地投入实用,无疑是更具费效比的。

    想通这点,江凡也不多做迟疑,看向马伟明道:“我尽力而为!”

    回到凡实验室,江凡便着手开始了钨碳合金耐高温材料的研发工作。

    虽然有青年人给的配方,但因为年代的久远,青年人告诉江凡是从一张拍摄的照片上找到的当初有人拍下来的材料组成元素,但照片里记录的那张纸有一些残缺。

    应该是少了一两种元素的,需要江凡自己来补齐,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成立实验室的原因,就是来做这个补齐的工作。

    其次,就算元素不缺,其制作的工艺也是要探索研究的,比如同样的原料配比,经过不同的锻造、冲压、炙烤、拉伸等工艺的处理,得到的材料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有点像炒菜,肉、蔬菜还有各种调味料的比例是多少,这是配方。

    但同样的配方,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东西却千差万别,是因为这里面还涉及了比如炒的时间长短,放入原料的顺序,火候的掌握等等。

    这些综合起来,才能出来一份美味佳肴。

    所以材料学既有逻辑和规律可循,但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因为研发的过程中充斥着无数的枚举式的排除性测试,直到碰到那个符合要求的材料。

    当初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用的方法就是一个一个试,试了1600多种材料才最终发现了炭丝这种性能和价格都还不错的材料。

    现代材料学虽然多了很多理论性的指导,但依然逃不脱这个过程。

    所以江凡带领团队一起先对耐高温钨碳合金材料配方做了特性研究,然后便安排他们逐一用大量的其他材料惨杂进来,开始做排除性测试以及其他测试。

    他估摸着已经有了主体配方,一个月左右应该就能有一些大突破了吧。

    不过实际的收效却并不理想,整体的推动进度缓慢。

    江凡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把材料测试这块的负责人叫过来问:“为什么会这么慢?”

    负责人也很无奈道:“可能的材料太多了,各种组合之间再加上工艺,每一种情况我们还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测试才能确定其性质,所以暂时还很难有太快的推进。”

    江凡疑惑:“不是有‘材料涉及许用数据库’吗?上面应该标注了各种材料的完整特性的,直接参照进行筛选,应该可以直接排除掉很多,不会花这么长时间啊。”

    ‘材料涉及许用数据’指的是各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数据,以及各种条件下的氧化/腐蚀性能数据。

    还包括特殊环境服役数据和物理化学特性,例如耐冲蚀性能,密度,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等。

    这些许用数据是通过正确的测试方法,从多批次的测量中获得,还要给一个置信区间。

    有了这些数据,好多材料都不用加入进来试验,直接看看许用数据库参数就可以排除掉,所以需要实验的材料应该是有限的才对。

    负责人掏出手机操作了一下,找到那个机密级别的官方授权的许用数据库指给江凡看道:“咱们国家是有这样的材料数据库,但不全面。

    而且一些数据由于测试时间短、测试手段不正确,或者测试样本量不够,其实是不准确的。

    所以为了保证实验准确性,我们依然需要对很多含糊不清的材料进行二次测试。

    况且测试本来就需要检测其较长期时间内的表现,同样会耽误不少时间。”

    这一点是江凡没想到的,配方和技术上没难住自己,没想到竟然因为一个基础数据库的不完善而导致进度大幅度拖延。

    果然很多时候科研并非全是高大上的东西,一些细节的积累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这还让他想到了另外一些问题,之前的数控机床包括锂电池这些,也存在要对具体组件包括整机进行长时间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而这也是我们很多领域落后于别人却追赶艰难的原因,因为有些基础性的测试工作所要花费的巨量时间无法避免。

    举个例子,飞机发动机领域我们落后别人30年,这其中的研发工作大部分都是用在测试环节。

    一个发动机寿命需要达到上万小时,也就是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为了安全和确保万无一失,你就只有让它在那边不停止地24小时运转一年时间来进行测试,否则不这样完整测试,谁敢去坐?

    而如果到了9个月时出问题了,那就调整方案,再从零开始运转一年半。

    所以为什么差了30年,95以上都是用于测试的时间。

    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再适度地增加一些饱和测试的手段,30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压缩到3年,甚至一年。

    所以测试手段的匮乏才是制约很多领域长期难以突破的关键。

    包括负责人提到的材料涉及许用数据库,海量的材料都需要长时间的测试才能够给出它相对准确全面的数据。

    如果有法子可以缩短这个过程,能够快速地把这个基础材料库完善起来,对于华夏整个的材料行业都将是一次飞跃性质的提升,很多的科研成果将会如雨后春笋般井喷出来。

    可要怎么做到呢?

    江凡觉得这还得找青年人,看看未来的科技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决定后,他结束了和面前负责人的讨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召唤出手环,进入交易空间后,呼叫出了青年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