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医道逍遥 > 第44章 全村轰动,成为笑柄?

第44章 全村轰动,成为笑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村长樊保坤家签完荒山承包协议,又立下颇具屈辱性的“保证书”。

    陈长安当场掏出九千块现金甩给樊保坤,冷笑着转身离去。

    老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离开村长家,陈长安先是进城,将今日的三十只野鸡送去本味斋,随后也没搭理李月萍那略有些埋怨的眼光,径直结算后就去了花卉市场,采购了一大捆透气遮阳布。

    这东西是用来遮盖那片野生桑葚林的。

    在打通潭底泉眼,搭好种植大棚之前,那些被他浇灌了无根水的桑葚树不方便被人看见,以免节外生枝。

    回程的时候,他又跑了趟后土乡上。

    虽然后土乡是个贫困乡,但相对于更偏僻的明水村来说,乡镇上至少还有那么点城市的影子,陈长安打算找个打井队,问问打通死水潭底的泉眼到底要花多少钱。

    陈长安初中和高中都是在乡里念的,所以轻车熟路,很快找到了一个信誉不错的打井工程队,把情况一说,对方直接开价一百块一米,并且还不还价。

    理由是山上的泉眼一般属于深层地下水,这就意味着想要打出水,至少要六七十米以上的井深,比一般的家庭用水井难打多了,况且山路崎岖,想把打井设备搬上去十分不易,要多花很多人工。

    六七十米,那就是六七千块钱,这还只是起步价。

    这价格的确不便宜,好在陈长安这段时间在山上奋力抓野鸡,手头存了五万多块现金,除开第一年的承包租金九千块,以及刚才买遮阳布的一千多块,还剩下四万多,倒也完全能够承受。

    毕竟只要泉眼一通,凤鸣潭恢复原状,剩下的就是搭建大棚的开销,启动资金完全足够。

    万事开头难,只要打通泉眼,一切就都好办!

    跟打井队商议好之后,陈长安回到家里,此时已经是中午,堂屋桌上摆好了饭菜,但是沈蔓却坐在桌旁低着头,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陈长安奇怪道:“咋了,嫂子有啥事?”

    沈蔓眼圈微红,摸出一张纸搁在桌上,还有一些钱,说道:“二狗,嫂子没用哩,我,我本来是想帮帮你的,没想到,唉!”

    陈长安拿起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

    李婶:500。

    张二婶:300。

    柳芳玲:200。

    石长根:200。

    陈明:100。

    花婶:10。

    陈长安立刻明白了,嫂子今天应该是出去借钱了,怕他包山头搞种植养殖的本钱不够。

    但村里一共百来户人家,最后只有几家肯借钱,而且基本都是一两百块左右,最多的是邻居李婶,最少的是陈老三媳妇花婶,只借了十块钱。

    “二狗,花婶的钱我没想接,太寒碜人了,可她硬要塞给我……”沈蔓扭过脸去,哽咽着说,“都怪嫂子没用,你包山头肯定把钱用的差不多了吧,打井和搭大棚还够吗?”

    还有句话沈蔓没说,那些人都不相信陈长安包山头能赚到钱,完全是在当笑话看!

    陈长安把纸握成一团,紧紧的攥着,好半天才松开,这不是借钱,这他妈是在羞辱!

    “嫂子你别难过,都怪我没跟你说清楚,承包荒山是可以分期缴纳费用的,我已经在村长那签了协议,先交了一年的钱,你瞧,合同在这。”

    说着,陈长安从口袋里掏出承包协议放在桌上:“我直接承包了七十年,一年九千,现在手头剩下的钱,也足够打井之类的开销了,至于借来的这些钱,你告诉他们,无论借了多少,咱们都领情,最多半个月,咱家十倍还给他们!”

    “十倍?”

    “对,就还十倍!”

    陈长安心想,樊妮那句话说的真好,谁敢瞧不起你,你就干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眼气死他们,娘个逼的!

    吃过中饭,陈长安只身扛着一大捆遮阳布上了鹰嘴山,跑到栖凤坡后,发现那片清晨用无根水浇灌过的桑葚林,已经开始结果了,而且果实明明还没成熟,个头就已经跟正常桑葚差不多大小!

    这才过去了小半天而已!

    “啧啧,这无根水也太霸道了,看来稀释的程度还不够,哪怕九滴配两大桶水也还是太浓,下次得试试一滴配一大桶……”

    陈长安暗暗惊叹,赶紧展开透气遮阳布,将这片桑葚林重新盖起来。

    好在桑葚林在一个小山坳里,位置本身就比较隐秘,而且位于凤鸣潭后方,哪怕打井队来了,只要不是刻意去北边几百米外寻找,也很难发现,更别说现在又罩了一片绿色遮阳布。

    忙完这件大事,陈长安一回家,就赶紧打电话催促打井队上工,事宜早不宜迟,他一刻都不想耽搁。

    下午,三辆货车浩浩荡荡的开进村里,一辆载着发电机,另外两辆载着工具和工人。

    这下全村都轰动了,男女老少一窝蜂的跑来看。

    陈长安包下鸟不拉屎的栖凤坡的消息,早就从樊保坤那传了出来,成了村里的重磅新闻,或者说,是茶余饭后的笑柄。

    随后沈蔓挨家挨户的到处借钱,更是将这个笑柄送到了他们嘴边。

    没想到这对叔嫂明明兜里没钱,却还真请来了打井队,这是要去山上找水源吗?

    明水村不是第一次有人承包山头,村里的首富石老虎就是靠这个起家的,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请打井队打水井修水渠,但以前都是几个地多田多的有钱大户才干这事。

    像老陈家这种穷的叮当响的人家,听说还欠着一屁股高利贷呢,居然也要包山头,还要请打井队折腾?

    简直是癞蛤蟆吹西北风嘛,也不怕噎死!

    如此破天荒的事,自然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几乎全村老少都跟着来看热闹了。

    因为车开不上山,打井队进村后只能下车,扛着电机和钻头设备跋涉山路,于是一茬一茬的村民们,纷纷跟在后头。

    人一多,各种风言风语也就来了。

    有人说:“老陈家的狗娃子这是作死哩,又是包地又是找水源打井的,就他家穷的那样儿,我看到时候亏的喝西北风了怎么办。”

    也有人说:“这人呐,得认命!他老陈家一家子的穷命,踏踏实实种地算了,非要折腾,真是念了点书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有知道栖凤坡情况的老人也不看好:“你们年轻人不清楚,那什么栖凤坡啊,小时候我去过,都是些灌木杂草烂竹子,至于那里的潭水,几十年前就枯了,这狗娃子能折腾出个啥?唉,这家里也没个有阅历的当家,就知道胡搞瞎搞。”

    听了这些情况,人群里的陈老三笑出了声:“那可不一定,我听说那潭叫凤鸣潭,凤鸣潭凤鸣潭,没准儿人家一钻头下去,打出条凤凰来呢?”

    “哈哈哈哈……”

    人群里发出阵阵哄笑。

    听到只言片语的沈蔓气愤不已,陈长安却不以为意:“嫂子,别跟无知的人见识,你等着看他们,待会还能不能笑的这么开心。”

    半个小时后,打井队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鹰嘴山,在陈长安的领路下,来到了栖凤坡。

    枯竭的凤鸣潭附近,荒草灌木扎根都不深,因此工人们很快就清理出一片场地,开始施工。

    打井队的队长大约五十来岁,姓黄,看面相和谈吐还算是挺实诚,看了下地势走势,便建议把钻井地点选在死水潭往东五十米开外,那边是个倒吊的开口葫芦地形,据他判断水层应该相对较浅,容易出水。

    然而陈长安却没听他的,而是指着死水潭道:“不,我要你从这里打下去。”

    老黄和一帮工人都笑了,一个年长的汉子说:“你这娃娃不懂哩,老黄打了一辈子井,最有经验,水层浅这地井就打的浅,也容易出水,帮你省钱还不好哇?”

    老黄也拍拍陈长安肩膀说道:“小伙子,你放心,打井取水那是积德的事,我们从来不坑人,虽然你挑这个地方存着积水,看起来下面好像有活眼,但照我的经验看,这就是个死眼,正好压在这地段的石砬子根上,打下去大概率就是岩层,很难出水哩。”

    “你要是非从这打下去,我估摸着,钻到七八十米也未必能出水,万一不出水又要重新选地方再打一次,小伙子你算算,得要多花多少钱?”

    一米井就是一百,七八十米确实不是小数目,如果失败再打一次的话,加起来都一万五六了!

    沈蔓在一旁急得直拽陈长安衣角,希望他能好好考虑考虑。

    陈长安却笑着摇了摇头,固执地说道:“谢谢,但我还是要打这里。”

    哗!

    周围来凑热闹的村民们,闻言又是哄的一下子炸开了,一时间说啥的都有:

    “你们看,我就说二狗这娃子念书念傻了吧?好赖话都听不进去哩。”

    “这二狗早前也没啥毛病呀,咋一下子变魔怔了?”

    “嘘,小声点,我跟你们说,当年他哥死的时候我就觉着蹊跷!你们想想,自从那个丧门星女人进了他家门,他家哪好过?依我看啊,那丧门星长的那么妖,没准真是啥白虎变的,专门来克老陈家来了也说不定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