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心有灵犀
几天后,下班的乔思开着车驶向本市某会员制会所。她在地下停车场与许总和黄天浩会面,随后一行人刷卡乘坐电梯直达事先预定好的包间。
蒋飒和经纪人吴姐已经到了,此刻两人正坐在包间中的沙发上浏览文件。
看见许总进门,蒋飒率先起身迎接:“久仰许总大名,今天终于得以一见!您好,我是蒋飒,这位是我的工作室的合伙人,吴妍。”
双方气氛友好,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互相吹捧,但迟迟没有人开口提及那个让他们聚集于此的原因。
虽说经过乔思这个中间人——是的,在未知蒋飒与乔思关系的前提下,为了减少参与计划人数、防止钱鸿进发现端倪,许总非常信任的把联系蒋飒的任务交给了乔思。
经过乔思这个中间人的联系,他们已经互相展现了合作意愿,但具体内容以及利益分配还有待磋商,这次会晤本质上来讲是许总和蒋飒之间的谈判。
谈判之中气势尤为重要,先开口,往往显得自己对合作的需求更加急切。这样就在气势上落了下称,不利于后续在扯皮的环节中为自己牟利。
对许总而言,与蒋飒合作一方面涉及他对己方阵营的清理——通过减小白萱对《梦夜》的影响减小钱鸿进和《梦夜》项目的联系,最终让他出局;另一方面则涉及公司内的派系之争——通过与蒋飒的合作推动许总派系向文娱行业的进军。
于蒋飒而言,与许总的合作一方面是代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一份以她为主角的系列商业片的拍摄合约,借助神经风公司的力量可以扩大她在全球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乔思作为双方合作中的一个小人物,她能得到的利益实在微不足道。
这就是许总特地带上乔思的意义——乔思作为非直接受益者,可以充当双方合作的中间人,由她提起话题很合适。
“诸位,自我介绍的环节结束就要步入正题了。不如我们先就白萱这件事展开讨论?在之前的联系中,双方初步的设想是……”
在乔思流畅柔和的声音中,谈判双方认真倾听着他们都看过的同一份企划,并时不时按照事先的安排提出质疑,互相试探交锋。
“蒋小姐,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经过一晚的拉锯,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形成了统一的利益团体。
蒋飒提起包包和吴妍一起率先离去。
许总疲惫的揉揉脸,长舒一口气,终于卸下警惕,放松的靠在沙发上。
“这位蒋小姐还真是寸步不让!白萱根本不可能是她的对手。”黄天浩将蒋飒一行送上电梯,折身回来坐在许总身边,两个人低声交谈。“我看这件事,基本是没问题了。”
经过这一场谈判,许总已经把乔思看作自己阵营中比较重要的一员,两人交谈并没有刻意避开她。
乔思坐在一边,嘴角挂着浅笑,安安静静的听。
“还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难怪我家小魔王总是夸你!”乔思猝不及防被点名,脱离上司的身份,许总看起来就像是和一位蔼可亲的老人,此刻正笑容可掬的看着她。
她态度平和,波澜不惊:“都是我应该做的。”
“你和蒋飒熟吗?”许总忽然发问。
她和蒋飒的相处客气礼貌,许总应该看不出来她们的关系。乔思估摸着许总的意图,回答的坦坦荡荡:“不怎么熟,只是客观分析,她确实是合适的合作对象。”
“不熟也没关系,你们年龄相仿,多相处相处就熟起来了嘛!宣传片拍摄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斟酌行事。”
乔思心中微动:果然如此,李部长和钱鸿进勾结,许总已经不打算重用他了。
她调整着做出惊喜的表情,提高语调:“啊,谢谢您的信任!”
许总欣慰的予以鼓励:“好好干,不会亏待你的。”
“干杯!”四只杯子在空中碰撞到一起,许诗意高呼:“祝贺乔思升职啦!”
调令还没发出,但许诗意已经事先从许总处得知,宣传片的总负责人即将变为乔思,她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人,就张罗着带乔思去庆祝。
乔思想着周逸之前帮过自己,按社交礼仪,请人吃个饭是应该的。于是在许诗意喊了张一凡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周逸。
“所以蒋飒以后就是新的代言人了?”张一凡想起蒋飒说乔思是自己私生女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心有余悸。
好在他饭前悄悄询问了乔思,已经从乔思处得到澄清。
“嗯。不过现阶段还需要保密。”按照事先的计划,调令还得等一段时间才会下达。许诗意这庆祝的时间着实有些早了。而且,更换代言人这件事是机密中的机密,她转口就告诉了张一凡,实在是……
不过张一凡和周逸都算是可靠的人,乔思想了想,没有隐瞒,坦白地把话题继续下去。
“嗡嗡。”手环震动,是蒋飒打来的电话。乔思抬手示意自己去接个电话。
“姐,怎么了?”
“你在哪啊?怎么不在家?”电话那端隐约传来塑料袋的沙沙声:“我买了好多东西来看你,得亏你没改密码,不然我现在只能守在门口等你回来。”
乔思笑了:“许诗意知道了这事,想给我庆祝。我大概会晚一点回去。”
“……你还是不打算告诉许诗意我们认识吗?”蒋飒迟疑问道。
“立场不同,没有必要告诉她。”
电话那端的蒋飒似乎叹了口气:“快回去吧,好好和朋友相处。”
“说起来白萱屡次三番针对你,我还以为你不会计较,没想到这次憋了个大招。”许诗意手上切着牛排,轻声感慨:“什么时候也回击一下赵熙然?”
乔思轻轻摇头:“谁说我是为了报复才要换掉白萱?”
“啊?不是吗?那是为什么?”许诗意语气惊讶。
“因为她不合适。”想了想,乔思继续补充:“非常非常不合适。”
连用两个非常,乔思认为自己的观点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周逸搭在桌面的指尖轻轻动了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白萱不合适,许总知道、李部长知道,他也知道。但是合适与否在他们这里并不重要,所以他们不打算对此做些什么。
许诗意不理解,微微瞪大眼,语气质疑:“可是为什么?你花那么大的功夫准备筹划,仅仅因为她不合适?”
乔思抬眼看向她,眼神认真:“不是仅仅,合适与否很重要。”
把一切做到最好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心,更是出于对作品的尊重。
如果创作者都不尊重自己的作品,其他人又怎么会尊重?
许诗意微皱着眉,看样子仍然不太懂。
乔思嘴角如往常一般微微勾起:“其实我的动机并不重要,你怎么理解都可以。”
她语气有些俏皮,带了点开玩笑的意思。
亲昵的口吻掩盖的是近乎冷漠的不在意,她不在意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也不欲向无法理解的人过多解释。
但乔思很清楚,她的不在意中还有一丝不被理解的失望。
垂在桌下的手轻轻握紧。
她知道期盼得到认可是人类的本能,所以可以理解自己在这种本能驱使下产生的渴望与失落。
知道情绪的根源才能很好的处理情绪。
你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你很好,别人夸赞与否并不会让你产生本质上的改变。
在这样的心里暗示下,乔思握紧的手指很快舒展开,随之释然的是那一瞬间因为不被好友理解产生的复杂沉闷的心绪。
“或许可以假设一个场景。”低沉悦耳的声音吸引了乔思的注意力,遇上她看过来的视线,周逸轻轻勾起嘴角:“就好比小组合作展示,你花费很多精力查资料分析,但展示的人却磕磕绊绊,连最基本的观点都无法表示清楚。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许诗意恍然大悟:“我懂了!白萱就是那个糟糕的展示者!很有代入感,我已经开始生气了!”
张一凡也恍然大悟:“我也懂了!”
周逸看向他:“你懂什么了?”
“难怪上学时每一次小组活动你都要当上台展示的人!你就是觉得其他人展示不好对不对!”张一凡得意洋洋地抖着腿,神情颇有几分“小样,被我看透了吧。”的意思。
小组合作意味着不同的人怀揣不同的观点磨合,无论是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还是被说服接受其他人的观点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事。
尤其是学生时代的人谁也不服谁,合作的效率往往非常低下。作为展示者一方面可以脱离无意义的磨合讨论,另一方面可以掌控展示的具体内容。所以周逸喜欢展示者的角色。
尽管周逸这样做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但他知道这种做法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傲慢的、不尊重人的,为了避免引起误会,他不打算解释自己真正的动机:“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我就说嘛!”张一凡很快被周逸看似退步的话吸引力注意力,不再深究。
乔思思考着这个例子,在心里点点头:确实挺贴切的。
她心里最后残存的那一点失望也因这个恰当的举例消散了。
“创作者尊重自己的作品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能做到的人很少。”低沉悦耳的声音仍在继续:“毕竟在面对资本时,创作者的话语权实在太小。所以我其实有些佩服乔思。”
乔思猝然抬头。
“项目组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白萱不合适,但只有乔思真正尝试更换这个不合适的人,这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也非常需要智谋的事。”
周逸漆黑的眼睛和乔思有些错愕的眼神在空中相遇:“我想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作品,所以才能言行一致的做到尊重。”
乔思能清楚看见那双极黑的眼珠中反射出星星点点的灯光,脑海中隐约想起这双眼睛中盛满漫天星光的样子。
干净清明,很漂亮。
她从不会因美丽的事物动摇,但此时却有一瞬间的愣怔。
错愕之后便是受到夸奖的惊喜。
刚刚才松开的手再次握紧。乔思迅速压下因太久没收到夸赞而激动的心情:不要激动,其他人的夸赞并不会让你发生什么本质的改变,坦然接受就好,不要激动。
她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用开玩笑的方式应对:“这夸奖太直白了,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但乔思知道有些反应是很难控制的,就好比此刻,她嘴角上扬的弧度比平时大一些、眼睛会无法控制地弯起来。
虽然总是告诉自己其他人的评价不算什么,但不得不说,没有人会讨厌夸奖。
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并判断,然后依据判断行事,这是周逸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的技能。
有的人自大狂妄,和这样的人沟通,最好时常给与肯定意见,即使要否定也尽量委婉;有的人谨慎内向,对待这样的人就要以鼓励为主,批评时只要把握好尺度,这一类人会自省然后改正。
无论是观察人还是观察人的动机,其实都不难。管理者就是基于观察的结果进行管理。
很小的时候周父就告诉过周逸,虽然得到认可的需求并不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但大多数人对需求的认知也止步于这一层。
在没有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前,渴望得到认可的人才是很容易被收服的。领导者需要做的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恰当的满足下属渴望得到认可的需求。不过这种对需求的满足要注意把控尺度,夸赞不宜太过。
很多时候,夸赞被周逸当作一个刺激奖励机制生效的工具使用。
但看见一个情绪很难有波动的人表现出真挚的喜悦太难,被这种喜悦传染,周逸不自觉笑起来,带了几分真心实意:“我只是陈述事实,能做到这些的人确实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