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谈话
刚出屋,老太太便拄着拐杖朝着祠堂方向走去。
老太太踏着稳健的步伐,神情肃穆,拐杖随着脚步与地面碰撞出一声声响声。
苏寄忙跟在后面,知道母亲这次怕是真生气了,刚才说的用饭怕都是假的。
老太太年轻时就这样,一生气就不吃饭,惹她生气的人更没机会吃饭。
推开祠堂的门,白色的绸缎俨然映在眼中,正当中摆着一排排列祖列宗的排位。
“苏寄,你跪下!”
老太太看也不看自己的儿子,径直走上前去,点了柱香徐徐烧了起来,檀香的味道环绕在祠堂中,让她烦躁不安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老太太拜了拜祖先,又起身看着面前的这些排位叹了口气,说道。
“苏寄,你对明儿有太多偏见了。是!你是堂堂的苏大将军,保家卫国、战场杀敌,你有你的国家大事,你的责任,可做一个父亲、做明儿的父亲难道就不是你的责任了吗?”
老太太面无波澜,仿佛说的事与自己毫无瓜葛,只有了解她的人才知道,老太太这次是真气急了。
“你将明儿交给我的时候,明儿还只有小小的一只,通红的脸蛋,哭的声音都不大。
你说西地战争频起,白氏要随你一起征战,便将明儿留在了京都留给了我。
你又说盛风、盛景年纪大了,哭闹着不愿意离开父母,于是便留在南云城白家——你岳父的家里,离西地近,方便你们父子见面。
唯有明儿,年纪太小,不方便照料……”
“你这一去就是整整十多年啊!西地战争结束,你还要驻守西地,京都路远马遥,苏寄你摸着良心问问,你这些年回来了几次?
你将老大老二接过去亲自教养,你们一家人团团圆圆,你不缺儿子,白氏不缺儿子,但你们想过明儿吗?明儿可只有你们这对父母!”
“明儿小时候常哭着来问我他的父母在哪!
我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照顾明儿的奶娘说,明儿天天晚上都不愿意睡觉,自己一个人趴在书桌上哭。他甚至跟奶娘说,如果你是我娘就好了。
苏寄,这些我当年都不愿意跟你说,信中报的全是喜事,是因为我怕啊,我怕你因为担心家里的事在战场上出现丝毫差错。”
“母亲……”苏寄跪在地上红了眼,这些年他忙于政务,的确于家事很是疏忽,愧对亲人。
“慕国战场当兵者,传音报信不闻悲。
你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连封家书都不敢与你传。我当时都快不行了,是明儿跪在我床边,没有声音但眼泪却浸润了我的床褥。
我当时就在想,我不能就这么离开,我走了,明儿该怎么办呢?
西地未平,你们还没回来,我要是走了,我的明儿在这诺大的京都该怎么办呀!又有谁还能护着他,陪着他?
我怕啊!我怕我的明儿一个人撑不起这诺大的将军府,在你们回来前支撑不住。
我更怕的是,我走了,明儿一个人多孤单啊,逢年过节别人家阖家欢乐,母慈子孝,明儿却只能一个人享受不到分毫温情。
于是我硬生生挺过来了!”
老太太双眼通红,遍布风霜岁月的脸上算是悲痛,回忆起从前的事,她心痛啊!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不满自己亲手养大的孙子,她是最担忧的。
“娘,您别说了,寄儿知错了!”苏寄眼泪已经忍不住了,他真的没想到……母亲往年常常报喜不报忧,他也不曾深思。
苏寄抬起胳膊,用袖子擦拭了自己忍不住留下的泪,都说流血不流泪,可终究还是未到伤心处。
“不!我要说,我今天我要与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老太太努力挺直她那因年纪弯曲的脊梁,手指指着自己的儿子,身体微微颤抖。
她知道,他现在的愧疚只是对于自己的,对着已经去世的夫君的,对于孝道。哪怕对于明儿有些怜惜,依照他的性子也不会继续深想下去。
“明儿的确是有很多缺点!他不爱读书,也受不了习武的苦。他那个孩子还特别容易被别人挑拨。在你眼中明儿就是一无是处。
可明儿究竟犯了多么天大的错误?他性格卑劣?他做什么人神共愤的事了吗?他触犯咱们慕国法律了吗?
其实在你的眼里,他没有他两个哥哥厉害就是最大的错误吧!”
老太太说着,想起自己小孙子身上被打的伤痕,泪流不止。伤心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的挨打,更多的是儿子对于自己养大的孙子的态度。
老太太嘴角颤颤悠悠,年迈的身体仿佛撑不住情绪的失控。
“你回京都也有两三年了,这两三年里,你与明儿,白氏与明儿,甚至盛风、盛景与明儿之间的一些问题我都看的清清楚楚。
但我一直觉得你们都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肉的一家人呐!但我万万没想到啊,你怎么能那么狠心!怎么那么狠心!”
老太太越说,情绪越激动起来,恨不得一拐杖扔在苏寄的身上。但又碍于这是祠堂,不大方便。
“母亲,可……”苏寄抿了抿嘴,想辩解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开口。
老太太理也不理他,平复了些情绪又继续开始说。
“明儿那孩子自幼便没有什么安全感,你知道他那个孩子在你们来之前有多思念你们吗?
你们奉命回京都,最开心的不是迎接你们的百姓,不是我,而是明儿!
可你们回来后,明儿想融入你们,融进去了吗?
有流言说明儿觊觎他大哥的位子,觊觎这苏家。你是怎么做的?命人将说三道四的人打了杀了,却也从未否认。”
苏寄皱了皱眉头,他没想到母亲也知道这个流言,对于这件事他是信了的,他自认为将流言制止就是在给苏盛明机会。
老太太看清他的神情,知子莫若母,她又怎么不知道苏寄在想什么呢!
“苏寄呀苏寄,你真的有认真去了解过明儿吗?苏寄,你自己想想,你真的对明儿和他两个哥哥一视同仁了吗?你所有自以为是的管教真的是明儿如今需要的吗?
还有白氏,不是我这个做婆母的说她,明儿可是她的亲生儿子啊!可她真的花费心思精力在明儿身上了吗?整天一副慈母的神态,可她真的用心了吗?
你们回来也这么久了,你们有注意过明儿爱吃什么,不吃什么吗?
盛景不吃猪肉,酷爱羊肉,你们在西地也有这个习惯,可你知不知道,明儿打小便恰恰相反,最爱吃猪肉!”
老夫人说着,心中更添了几分对盛明的怜爱。她曾想提点白氏一番,却被盛明阻拦,说这些小事无所谓。
可真的无所谓吗?想起丫鬟报回来的话,再加上盛明的性格,老夫人明白大概明儿只是不稀罕这种别人提醒出来的好罢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觉得,如果是诚心诚意的东西,哪怕再便宜,也接受的高高兴兴,若是被别人提点着来,还不如干脆别做一些让人难受的行为,徒增几分虚伪。
“寄儿,冰之冻非一日之寒,明儿的心不是一天凉的啊!”
苏寄低头回忆,很多事不提时便被忽略了,被人说起时便都记了起来。
老太太看着陷入深思的苏寄默默摇了摇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着,她迈步走了出去,心中仍是愁绪难解,如果这次寄儿仍然想不通,自己怕是只能在临死之前带着明儿离开了……
趁着自己还活着,想办法妥善安排好明儿。也省的这闹来闹去闹成仇。
……
盛明躺在床上也在想着自己竟然穿越了的事情。
清官难断家务事,原主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家事谁也说不清楚,原主有错,原主的父亲母亲也有错。可要真说起来,各自又都有各自的难处和苦楚。
盛明默默叹了一口气,生活不易,盛明要自立啊!
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盛明躲出去,近的臭远的香,到时候离得远了,关系自然不会这么紧张了。
死过一次的人还是挺害怕再被打死的……
只是一想到祖母那边,又觉得确实不太容易,他既然占了原主的身体,那以后他自然就得替原主行孝。
原主不能一个人躲出去吗?为什么不躲,还不是牵挂养大他的祖母。
做人行事万般难,万般难中亦有甜。
盛明活动了会胳膊,放宽心态。
看来今天就只能趴着睡了!
睡着之前盛明还在想,以后我就是苏盛明了!不管处境好不好,最大的优点是仍然还有钱啊!至少吃喝不用愁,银子也还有。
……
这边苏寄跪在祠堂,母亲走了后,仍然跪着思考母亲说的话。
其实他从没想过明儿跟随自己的父亲母亲会受什么委屈,恰恰相反,他一直觉得老大老二跟着他在西地条件不好,他心中是有些愧疚的。
他甚至觉得三个孩子,唯有老三没有见过战争的残酷,长于京都,锦衣玉食,又被母亲宠的有些过火,他回来了,才更应该严加管教。
更何况,在条件那么差的地方成长的盛风盛景两兄弟都是能文善武,丰姿卓越,为什么盛明却偏偏……简直是不知道珍惜这份好的环境条件。
只是今天母亲一番话,他才幡然醒悟,他恐怕有些想当然了。
是啊,人年纪大了,就忘记了幼时对父亲母亲的孺慕之情,也忘记了一个孩子他最想要的其实未必是多安全平稳甚至富贵的生活,孩子往往最想要的是有在父母身边啊。
想起当年自己说要将老大老二送回来,他们哭的样子,苏寄手不由紧了紧,摇了摇头,有些追悔。却又对于苏盛明无从下手。
这时,一个人静静的追忆从前,一些被他忽视的细节这才发现。
以前每次回来后,明儿都与他和夫人的关系不远不近,但仔细一想,那孩子确实一直找机会就往他们面前凑。
只是自己没有在意过罢了。
说到底,在他心里,一个孩子的心思从来都不该是值得他考虑的事情。
我也许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吧。
想到老二如今的行事,老三如今的样子,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怎么就成了今日的样子了呢!
苏寄沉思了半天,可想起自己的国事还没有处理完,便又连忙起身,给列祖列宗上了道香,这才转身出门,小心的将门关上。
苏寄出去后,迈步去了自己的书房,身处的位置越高,苏寄的事情也就越多。
按白氏的说法便是,你心里哪有家国两全其美,唯有为慕国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