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拟定研发框架
业务员们全都奔赴外地后,魔都本地市场就没人去跑了,陈宇、徐超觉得有点可惜,于是抽空联系了几个酒楼,想就近做几单。
然而,现实令他们瞠目结舌:这几家酒楼已经分别被伟兴、同兴占领,合同价掉到了惊人的13万元!
5套味道采集器,外加1套质检系统,及30个味道还原器,浩瀚科技的成本都要12万,如果按13万报价,考虑到后期的维护费用,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了。
不过,伟兴、同兴两家的成本低,应该还能赚点钱。
这就是魔都市场的现状。
这种不赚钱的单子,陈宇、徐超自然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陈宇甚至为此恼怒不已:好好的一个高科技项目,本来可以赚很多钱,愣是被可恶的价格战摧残成了这个样子!
张瀚的反应倒没有陈宇那么强烈。
在他看来,单纯卖设备,并不足以支撑起浩瀚科技的长期发展。在设备普及后,后续的软件开发才是真正大有可为的领域。
因此,就让伟兴、同兴去低价倾销好了,如果能加快味觉录放设备的普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张瀚并没有太在意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及时启动了向软件开发的转型。
几天后。
刘星和江小天在人才市场摆了3天摊,终于招聘到了两位合适的开发人员:卢松明、赵晨曦。
跟刘星、江小天一样,卢松明、赵晨曦都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主要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编程技巧。
卢松明、赵晨曦最大的优势是:都曾参与过跟“猜你喜欢”有关的研发工作,具备相当的开发经验。
这正好是浩瀚科技所需要的,因此刘星、江小天当即决定签下这两位。
张瀚对卢松明、赵晨曦也很满意:这两位拥有宝贵的开发经验,如果是科班出身的话,他们在工资待遇方面的要求,恐怕是浩瀚科技难以满足的。
9月13日,星期四,卢松明、赵晨曦上班了。
软件开发部的四个人在一起开会,刘星介绍了在“味觉录放”app中添加“猜你喜欢”功能的计划。
卢松明的建议是:这个功能的关键是要先准确把握住顾客的口味,为此应该先对现有的菜品进行细分。
比如,按照辣的程度,可以将菜品分为不辣、微辣、偏辣、较辣、很辣、极辣这六级。
如果顾客经常点“很辣”或“极辣”的菜品,说明他非常喜欢吃辣的,那么app可以试着给他推荐一些辣得很过瘾的菜品。
如果顾客点的基本上是“不辣”或“微辣”的菜,那些非常辣的菜品就必须被排除在外。
除了辣之外,咸、酸、甜等味道也可以划分为几级,用来界定顾客的口味。
甚至麻、苦等味道,也可以作为划分菜品的依据,因为有的人喜欢吃麻辣味的,也有的人偏爱带点苦味的菜,如苦瓜等。
对于卢松明的意见,刘星深表赞同:“俗话说,‘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口味都各具特色,菜品划分得越细,推荐给顾客时就越准。”
江小天受到启发,提议将菜品的油腻、清淡,也作为一个划分标准。
刘星点点头:“这个当然可以。像我比较喜欢吃清淡的食物,陈宇、徐超的口味就比较重。
参照辣味的划分标准,我觉得,从极清淡到极油腻,至少应划分为:极清淡、清淡、偏清淡、偏油腻、油腻、极油腻这6种情况。”
江小天有一个问题:“标准是有了,可由谁去将菜品进行归类呢?
假如让刘星去‘品尝’,由于他很不喜欢油腻的菜品,因此对于这类菜,他很可能浅尝辄止。这样的话,‘极油腻’和‘油腻’对他来说就成了一回事,不容易分辨清楚。
而陈宇、徐超则相反,他俩口味重,对于偏油腻、油腻、极油腻三种情况,肯定分得比较清,但对于极清淡、清淡、偏清淡三种情况,很可能就无感了,觉得是差不多的。”
刘星承认: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于同一道菜,不同的人往往看法各异。
赵晨曦提议:“可以多派些人去‘品尝’,分别进行评判,然后我们再加以综合,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少数人的‘味觉偏差’,造成评判不准的情况。”
刘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当“品尝”的人足够多后,将非常接近实际情况。
赵晨曦还有个建议:“菜价方面的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假如一个顾客的点菜风格是以家常菜为主,那么app给他推荐一个高端菜,显然就不太合适。”
“对,这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
经过一番讨论,“猜你喜欢”功能的研发框架基本上搭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卢松明、赵晨曦以往的开发经验起了不小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位,研发框架的确立不会这么顺畅。
张瀚在听了刘星的汇报后,对软件开发部的工作效率大加称赞。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到哪里去找“品尝”的人?
刘星首先想到的是公司的42个人。
留在总部的这7个人自不必说,市场部的业务员们虽然都在外地,但帮一帮软件开发部的同事责无旁贷,也没有问题。
只是42个人仍然人数偏少,还得再找些人来“品尝”和评判,才能做到足够客观。
上哪去找人呢?
刘星本来打算去附近一所大学,招募一些学生来做这件事,不料张瀚却说:“这事简单,我们不是有1万多用户吗?给他们推送个消息,有偿召集试验者,不就行了?”
刘星一拍脑门:“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不得不说,还是瀚哥的这个办法妙,有现成的资源干嘛不用呢?
这些用户本来就有味觉还原器,参与对菜品的评判,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更何况还可以赚点小钱钱,应该会有不少人愿意参加。
但如果是邀请大学生们来做这件事,反而有些麻烦。
首先是要让大学生们到公司来,每个人发一个味觉还原器。
可是味觉还原器大多已经发货给了客户,公司里的存货不多,为此还得专门订一批货,代价较大。
二是要给大学生们做一下培训,教他们如何使用味觉还原器,可谓劳神费力,用户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两相对比,瀚哥的方法省事多了。
只能说自己平时光顾着钻研技术了,头脑有点不够灵活,没能想到去依靠用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