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都市养龙大师 > 第五百二十一章往事2

第五百二十一章往事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小玉一听,好像十分遭受打击,但是低头一看自己的小肚子,烦恼又增加了许多。

    左右笑道,“要是这样的话,这京大的校花可是不保了。”

    李小玉更加郁闷了,董春秋结完账之后,三人就离开了烟雨楼。

    直接打了一辆出出租车去了小京观。

    半个小时后,出租车停在了小京观外,三人一下车,只见一群老人盯着这里观门。

    待到三人下来后,立刻就有一老头走过来,他认得董春秋,董春秋也认的他,正是每天跟两人下棋的老头。

    老头儿有些担忧的问,“你是那辆老头儿的朋友吧,现在两老头儿好像不在,都没出来下棋,中午也没去我家拿酸菜。”

    又有一老头过来,叹了一口气,“这两老东西不知道去哪了,我们老哥几个还以为这么大年纪出事了,进去看了一圈没人。”

    又有几个老头走过来,脸色都是担忧。

    “这么大的人,出去乱走,怕会出事情,要不还是报警吧。”

    一老头说道,其余所有人点点头,

    董春秋笑着说道,“诸位老先生不用担心,两位道长可能真是有事出去吧,耐心等等一会儿就会回来的。”

    之前与无崖子他们下棋的老头说道,“他们这个观啊,没有多少香客,也就是我们这些老街坊过来上香,两老头还不要香火钱,硬给也不要,这十几年,他们根本没有什么钱,每天就是跟我们下下棋,我家的酸菜,老陈家的油,老刘家的肉,就是这样活过来的,能去哪啊他们?”

    “而且那个叫无崖子的老家伙说话又直,出去会吃亏的。”

    众老头儿一阵叹息,满满的担忧。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干咳,尘缘子背负着手和无崖子走了过来。

    无崖子脸色不咋好,叹了一口气,“老张,我说话不直,弯的很,出去不吃亏。”

    众老头儿一看两人回来,赶紧围了上去。

    七嘴八舌的担心一顿,这才让他们进去了大京观。

    在得知两老头没事后,这群老头儿才回去午睡。

    “进来吧。”尘缘子有些压抑,推开了大京观的木门。

    三人跟着他们走了进来。

    尘缘子和无崖子先是给太上老君像上了清香,随后对着董春秋和左右说,“你们两人随我来书房,小女娃自己先在这里玩一会儿。”

    两人各自对视一眼,不明觉厉,随后就跟着尘缘子去了书房。

    两人进来书房之后,书房的大门马上就被一股无名风给关上。

    尘缘子做好在自己的书桌上,无崖子坐在一蒲团之上。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压抑,董春秋杵了杵左右,左右这才想起来还有玉簪,立刻从兜里把玉簪拿了出来,对着尘缘子说,“前辈,先生让我交给你。”

    尘缘子一伸手,玉簪子就到了他的手中。

    看着玉簪子,尘缘子叹了一口气。

    随后将玉簪子放在了桌上,尘缘子抬头看了看左右,又看了看董春秋,随后开口道,“今天我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董春秋和左右迷惑,但还是点点头,无崖子一挥手,两把椅子飘了过来,“故事很长,坐着听吧。”

    两人坐好,只听尘缘子开口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千年前,有关于儒家的一次大变故。”

    左右一听,瞬间脸色严肃起来。

    尘缘子继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给至圣先师孔子的嘴中,也是最好区别道儒之处。

    每世皇朝更迭无一例外,内用黄老,外示孔孟,无为而治的思想一直流传着,影响了各个朝代,但就越发如水一般,因为每天都要用,所以渐渐就忽略了水的智慧,而儒家似高山一般,巍然不动,人们就往往瞻仰山的雄伟。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道家在一千年前,得以明哲保身。”

    左右眉头紧皱,看向尘缘子,“儒祸之乱!”

    尘缘子点点头,“没错,正是那一场儒祸之乱!”

    董春秋不明所以,看向尘缘子,“什么事儒祸之乱?”

    左右在一旁说,“还记得齐春风吧?”

    董春秋点点头,左右继续说,“齐春风即是我儒家高人,也是那一场儒祸之乱的罪魁祸首!”

    董春秋认真起来,这才想起齐春风被封印了一千年,而齐春风也是当年因为残杀半个洛阳城百姓,才被袁天罡给困起来的!

    尘缘子继续说,“一千年前,唐朝初立,大国之像初显,儒家两位高人,齐春风和明决子两位入世为官,两人身肩明职在朝廷中不显重要,可暗地里,两位都是大唐重臣,为大唐疆域谋划,及国力发展做出了不可预估的重要性。

    两人为师兄弟,其中明决子为师兄,为天下儒家正宗执牛耳者,齐春风为师弟,辅佐明决子运筹天下局势,这两师兄弟平日里一副教书先生打扮,为大唐起初十年国运发展定下许多条策略,让大唐成为一方重国,随后大国地位稳固,大唐为天朝!

    两人之前闲云野鹤惯了,就找来了两位奇人,正是之后的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人为道家精粹者,外示孔孟之法,只需要朝堂上的文臣足以,于是两人一来,彰显内用黄老,大唐皇帝也甚为高兴,同意了齐春风和明决子两人离开朝廷的想法。

    明决子喜好天下美景,穿一身白袍,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肩背一把脸就开始游行天下,而齐春风喜欢静,遂在洛阳城内开立私塾,宣外曰:学无以尊贵!

    那一年,大唐为贞观二十年,国运昌盛,天下重文,许多寒苦人家,一听齐春风创办的私塾学费仅仅是一碗米,所以洛阳城中的寒窗多半去了齐春风哪里。

    可这样一来,洛阳城中另一家学堂的教书先生就不乐意了,因为齐春风的出现,导致他这里学生数量锐减,虽然多是一些贫苦学生,但加起来也是一笔非常大的花销。

    当时洛阳城中有一户地主,名为陈家,这家学堂正是陈家的产业,当时只是陈家老家主的一时善念,所以找了一个先生,就没有再去管理私塾的事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