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激战5
常天丰说完,对着董春秋等人一抱拳,没有说话,真气一荡,直接踏屋离去。
就在这时,美妇人和沐天恩想要动手直接铲除古武协会,却是被董春秋所拦住。
董春秋挡在沐天恩前面,语重心长的说道,“沐前辈,一切都算了吧。”
李树也赶紧开口,“师祖,已经发生这么多事情了,就算了吧!”
沐天恩看着他们两个,叹了一口气,剑指着古月等人,“就算我肯收手,他们呢?”
沐天恩没好气的说,“三番五次的不要b脸,给你们施加压力,妄称北方古武魁首!”
古月等人脸色难看,没有言语。
美妇人搀扶着太上长老过来,脸色冷淡,“老沐,杀是不杀?”
沐天恩握剑,杀气微微重了几分,董春秋却是直接按住了沐天恩握剑的手,摇了摇头,凝重的说,“如今古会长重伤,其余人也都受伤不小,前辈,您就听我的一句,这事就此揭过去,我好歹是异调局的成员,不能就这样看着你杀人!”
董春秋没有退让,毅然挡在沐天恩身前,李树也学着董春秋,挡在了美妇人前面。
就在此时,忽然一阵大笑声传来,众人看向古武协会大门口,两扇崔红色的大门,猛地开开,门口站着一个人。
此人大笑着走进古武协会里,一身黑色的长袍,面目却是十分的苍老,在老人走进大家视线里的那一刻,院子里起了一股无名风。
所有人心头一紧,只感觉一把脸顶在自己的脖子上,危机重重!
而常天丰去而复返,从天而降挡在了董春秋等人身前,看着进门的老人,常天丰微微抱拳,“胡老先生,好久不见。”
古月等人直接跪下,恭敬的头磕在地上,语气有些颤抖,“恭迎胡老会长!”
此人正是古武协会的第一任会长,胡荼!
胡荼大步龙蛇,虽然年老,却是气势磅礴!远盛沐天恩不知多少,就连美妇人都无法与其相比较。
胡荼走过古月等人,对着常天丰一抱拳,笑道,“天丰老弟,多年不见,已经是武王高手了,岁月不饶人啊。”
常天丰微微一笑,“蒙受当年指点,这才能突破瓶颈。”
胡荼摆摆手,大气的说道,“我不过是顺水推舟,没有功劳,天丰老弟不必挂念忘怀。”
说完,胡荼又看向董春秋李树二人,尤其是在李树身上,胡荼眼前一亮,不由的称赞道,“好一个武神根骨!”
随后胡荼看向董春秋,再次抱拳,“让小友见笑了,今日你于古武协会的善恩,古武协会不会忘记。”
董春秋微微点头,可依旧警惕着。
胡荼转身,脸色微微冷淡了下来,随后甩出一道真气,打入了古月的身体里,古月倒飞出去,狠狠撞在了墙上,再次重重吐出一口血,倒地昏迷了过去!
“堂堂古武协会,竟然要让外人来掺手自己家的事情,丢人不丢人!”胡荼看向还跪在地上的三人,三人跪在地上,不敢言语。
胡荼摇了摇头,“带着古月下去,稍后我在找你们算账!”
王喜生等人赶紧磕头,站起来,架起古月跑出了古武协会。
古武协会的正堂上,众人坐在一起,沐天恩等人都在疗伤,其中受伤最重的却是美妇人,原来古月的七绝掌其实是伤了美妇人的,只不过美妇人使用莫大功力,直接将其化解了开,但要承受的损失,也是重伤。
还好有常天丰在一旁帮忙运功疗伤,美妇人的伤势已经得到了控制。
场上唯一站着的人是胡荼,他站在正堂第一的交椅前,看着正堂上悬挂的“北方魁首”四字,有些惆怅。
这是他在位时,诸多古武门派发自内心的送给古武协会的一块牌匾,还是由李翰林亲自为其提字,简单的四个字,却是凝聚了北方古武门派众人对古武协会的肯定。
只是如今,这四字之上已经有了些许蒙尘。
胡荼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看着众人,内心不由的有些五味陈杂。
“诸位,今日之局面,我古武协会愧对你们,诸位若是不嫌弃,就由我来替古武协会道一声歉,之后两位门派与古武协会种种恩怨一笔勾销如何?”
胡荼开口,坦荡磊落。
沐天恩从疗伤中睁开眼,对着胡荼一抱拳,“只要古武协会以后不要找我树儿的麻烦,无相门愿意和解。”
美妇人睁开眼睛,无所谓的说着,“不找我家姑爷的麻烦,天水派也愿意就此事一笔勾销。”
胡荼点点头,对着两人抱拳鞠了一躬!
“我代表古武协会全体,对你们二位说一声抱歉,是我古武协会错了。”胡荼诚恳的说着。
沐天恩和老妇人也站了起来,对着胡荼施了一礼。
常天丰收回手掌,吐了一口气,对着美妇人说,“你的伤势已经无大碍,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切记不要过多的使用真气,不然伤势可能会恶化。”
美妇人轻轻点头,微微一笑,“奴家姜伊人谢过。”
常天丰摆摆手,笑了一下,转身看向胡荼,“胡老会长,你我应该有二十年不见了,明日还请到舍下,我要为你好好摆一桌酒。”
胡荼却是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想要说话,却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随后才说道,“天丰老弟,不急在一时,我先处理完家事。”
常天丰点点头,“那我就等你消息了。”
又过了半个小时,胡荼与沐天恩等人将话彻底说开之后,沐天恩等人就离开了古武协会。
大小丫头已经古武协会外面准备好了车子,几人出来之后,直接回去了酒店里面。
董春秋在酒店门口跟常天丰告别,而常天丰却是在看沐天恩等人走进酒店之后,拉住了董春秋。
随后神秘兮兮的说道,“今晚子时三刻,切记不要睡觉。”
董春秋想要追问,常天丰却是摇了摇头,不在多言,随后车子离去,董春秋在夜风中看着远去的车子,有些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