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赴宴
董春秋点了点头,“放心吧前辈,李树这里我一定照看好了的。”
沐天恩哈哈大笑,“你办事,我们都放心。”
……
时间一转,来到晚上七点,十月下旬的天色已经晚的很快了,现在外面就已经是霓虹一片。
黄哥开着车,带着除三位武王之外的所有人正在去往常家大院的街上。
车里,气氛比较严重,按照时间推算,现在三位武王已经去到了古武协会。
李树有些担忧,姜晨曦在一旁安慰道,“李树哥哥,你真的一点不用担心的,娘和沐爷爷还有太上长老既然敢去,那就证明了他们一定有十足的把握了,我们不必在这里再担心的。”
李树谈可以叹了一口气,说道,“曦儿,你是不知道,我只觉得自己好没用,如果我可以早日进入武王境界,那么这里的事情就不用麻烦师祖他们了,现在就如同入了险境,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在他们一旁,阿明和阿泽选择不说话,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也逐渐明白了一些古武的含义,所以对于这种事,两人选择默声不言。
在他们一边,崔昭贴着车身坐好,刘丽躺在她的腿上,正在熟睡着,这几天,刘丽几乎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就在今晚还是董春秋给强行拉着出来的,刚一上车,刘丽就支撑不住睡觉了。
董春秋坐在另一边,刘丽的脚就放在他的腿上,还好车子够大,不然刘丽伸展都伸展不开。
李小玉在一旁看着书,至于明天的数学比赛,董春秋已经左右打了电话,让他在常家大院外面买卤煮的时候,顺便将李小玉带走,明天正好去京都大学比赛。
李小玉抬头看着面色严肃的董春秋,开口说道,“师父,你在担心什么?”
董春秋一听,看向了李小玉,微微一笑,“师父没担心什么,就是有些心事,对了,明天的比赛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小玉认真的说道,“我们老师给我做的那些往年比赛的数学题,其实非常简单,而且类型基本都是一样的,我有信心拿第一。”
董春秋摸了摸李小玉的头,叮嘱说道,“能拿第一呢最好,不能拿的话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经历和过程。”
李小玉笑了一下,“师父,你说的跟我们老师恰恰相反,老师说,对待每一次比赛都要全力以赴,哪怕是在简单的公式,也要去做到最精致!”
董春秋点了点头,“你们郭老师说的也对,但是事情分轻重缓急,也分三六九等,之后看事情。”
李小玉点点头,“我知道了师父。”
董春秋无声的笑了笑,随着车子一颠,车子来到了常家大院。
车子停在常家大院门口,一位穿着中山装的老先生走了出来。
董春秋一下车,认出了是那晚他夜探在前堂看见的老管家。
老管家微微躬身,开口道,“家主已经等候多时,还请随我前来。”
董春秋同样微微躬身,“有劳了。”
随后董春秋转身对着身后的众人说道,“待会儿一定要跟在后面,不要走丢,不然很麻烦。”
说完,老管家带着人走进了常家大院里。
除去李树和董春秋外,其余所有人都对常家大院的大走了新的定义。
穿过前堂之后,崔昭和刘丽两人更是惊讶一声,如此巨大的家中人工湖,着实是没有见过。
而且在这里看常家大院,似乎只是一点点,不禁让人感慨到在京都二环拥有这样一座宅子所拥有的庞大财力。
穿过人工湖上的走廊,众人来到了花园,里面奇花异草还是那样琳琅满目。
青水长老却是微微眯眼,开口道,“两位师兄,这似乎是一个阵法?”
青山青峰看去,却是没有瞧出什么门道,只是跟着管家饶了几个弯子之后,这才幕然惊醒!
“这花园里的路径,似乎跟道门里的迷踪阵相似。”青山开口,这时李树说道,“三位长老,的确是如此,这花园里正是道家正宗的五行迷踪阵,如果不懂阵法的人踏入其中,只会迷迷糊糊的回到了来的起点。”
三位长老这才点点头,惊奇的打量着这里。
随后过了花园,这才终于来到了七星别院。
看着这七星别院,青水长老赞叹的说,“这老家主一定是一个高人,人工湖是为了纳风蕴水,紧接着花园的迷踪阵可以调整风水之气,这里摆着一座拱门,风从此出,流通入这七星别院,各处接受的风水都有不同,是最适合养人的地方。
而且我们在此处说话,会被往流的风随着一条路线直接送到天枢位置,妙极!”
走在前面的董春秋一听,疑惑的回头说着,“青水长老,你说我们站在拱门这里说话,天枢院会听到?”
青水点点头,“不错,七星阵最大的特点是首尾相连,不过是用在建筑上,所以是一个死七星,只能一条首尾,而且这里小巷颇多,风进入就会散掉,所以我们的声音,其余六星位置是听不到的,反而第一的天枢位置,就能听到。”
董春秋听着青水长老的解释,恍然大悟,敢情自己那天刚刚进来就已经露馅了。
青水称赞的说着,走进七星别院之后,众人皆都是惊讶的看着。
董春秋和李树已经看过了,没有再像其他人那样。
走了一段时间后,一行人来到了天枢院。
此时,天枢的木门已经重新装好,院子里怀着灯笼,并没有一个现代设备。
院子里面有一张圆桌,桌上摆满了酒菜,常天丰正在大小丫头的陪同下从正屋里面出来。
见着几人之后,常天丰微微一笑,“我这天枢院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各位都别拘束,我和董春秋乃是忘年之交,诸位还请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董春秋走过来,抱拳道,“老家主实在客气了。”
大小两人对着董春秋等人微微躬身后,就搀扶站在了老家主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