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夜探2
包围着人工湖的是一条不知名石子铺成的甬路,踩上去十分干燥,一点不滑。
董春秋速度走过去,翻过栏杆,小心翼翼的跳到走廊上面,董春秋左右探望一眼,只听闻几件屋里有些许的动静。
董春秋深吸一口气,又后退几步到湖上走廊上,董春秋小腿一蹬木板,整个人瞬间跃起,翻到走廊之下,夜风徐徐,董春秋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此刻,董春秋终于看全了常家大院的全貌,有些惊讶。
因为他发现,他现在所在的地方,仅仅只能算作一个前院。
因为就在这排走廊的后面,还有一个巨大的人工花园,花园内,假山奇石,名贵树木,种类倒是繁多。
而在花园两边,还有两处二层高楼建筑,不过风格都是木质,颇显古色。
但是董春秋最头疼的还是,在花园后面,还有零散着七座别院。
“我去……这多少个房间啊!”董春秋一时间有些头大,这么多房间,他挨个找那个所谓的老家主,这得找到猴年马月!
跟他走同样想法的还有李树,此刻李树站在花园右边的高楼楼顶上看下去,手里的纸笔有些发抖,“前辈,这得记到猴年马月啊!”
……
董春秋弓着身子,在走廊上奔走,随后他一跃跳下花园,在一座假山后面藏好,她掏出手机,将屏幕调到最暗,给董香莲打去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董香莲那边dj的舞曲十分劲爆,随后声音小了起来,董春秋这才听到陈雪的声音。
“大姐,这常家大院也忒大了吧,我就打眼一看,最起码得五六十个房间吧!”董春秋无奈的说道。
陈雪一拍脑门,对着电话说,“瞧我这脑袋,忘记跟你说了,常家大院内布局其实非常简单,分为前堂,中院,后院。
后院是常家长辈住的地方,是依据道家高人设置的七星别院,老家主在后院的天枢院,就是别院最后一栋。”
董春秋松了一口气,“行了,挂了。”董春秋赶紧挂掉了电话,就在这时,一串脚步声传来,赶紧息声,只听两人脚步声匆匆过去,一边走还一边说,“小少爷醒了要吃甜食,赶紧去厨房拿。”
二人走的极快,说话也简单,董春秋松了一口气,从假山后面出来,趁着这四周无人,顺着小路走了过去,这一走,董春秋才体会到了这花园的庞大,自己愣是快速奔走了五分钟,从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小路走了出来,只是刚一迈出来,董春秋傻眼了。
只见自己竟然是站在园子的开口,后面还是那一排厢房。
董春秋挠挠头,有些不明觉厉。
“这……见鬼了……”董春秋疑惑着,就在这时,忽然身后跳出来一个人,董春秋瞬间紧张起来,就在他想要一拳过去打晕那人的时候,李树的声音响起。
“前辈,是我!”李树压着嗓音说。
随后李树拉着董春秋来到了刚刚董春秋躲避的假山这里。
李树开口说,“前辈,这个花园不简单,原本我在高楼上看,很简单就是一处花园,但是当走入其中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这园子的曲折小路非常多,花草树木一年常绿,这是为此处迷宫创造条件。”
李树缓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师伯交过我一些奇门遁甲的道理,这是正宗道家小迷踪阵,要向从这里成功过去,必须得有配套的口诀,不然的话,就算是走多少遍,都只能回到原地。”
董春秋挠挠头,他第一次感觉到华夏文化的庞大,尤其是在家宅中的作用。
“你有什么办法?”董春秋问。
李树指了指上面,“前辈,两点之间直线最近,所以我们必须得走上面的墙壁,这样就不会陷入进去。”
董春秋一捂头,无语的说,“这还用你说,我们是在做贼啊,上面走风险太大。”
李树摊摊手,“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是知道这个阵法,但没研究过啊,而且变化很多,除非真正的道家高人过来,不然,真的没有办法。”
二人沉默,却在这时,只听园子门口,又传来一道脚步声,二人赶紧闭嘴,脚步声音轻松,却不像是着急要走。
脚步声在原地转了几下,忽然向着他们藏身的假山这里跑来,董春秋二人避无可避,只见一道身影,迅速冲了过来,背对着两人蹲好。
并没有发现蹲在假山后面的两人,此时,又是几道脚步声响起,匆匆走过。
等脚步声过去后,这人松了一口气,“奇了怪了,董兄二人躲哪去了?”
一听声音,李树对着董春秋晃晃头,意思是要不要打晕,但是董春秋却是摇摇头,随后轻轻干咳一声。
“谁!”这人猛地一个激灵,快速转身,紧张的看着二人。
董春秋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左右兄,小点声。”
这人正是左右,从刚才董春秋就听了出来。
李树松了一口气,感情这是认识的,李树松开了拳头。
董春秋小声说,“读书人怎地也来做这个梁上君子?”
左右摇摇头,轻轻的说,“非也,我是看到董兄二人先上了常家的院墙,担心董兄,这才跟随过来,只不过两位速度太快,我跟不上而已。”
左右微微一笑,大白牙在黑夜也十分显眼,“先生最喜欢宵夜吃一份西二环老王叔做的卤煮,碰巧了。”
说着,左右指了指外面的园子,继续开口道,“常家大院是经受过道家高人的指点,这个花园的小五行迷踪阵,就算是道家精通阵法的人过来也得花上个把小时,我一想董兄就会困在这,所以特地赶来相助。”
董春秋纳闷的说,“你帮我作甚,这可不是什么风光的事情啊,不符合你们的读书人的风范吧。”
左右开口,“先生说过,不必拘谨于格局,我相信董兄做不出窃贼行为,所行必有原因,我是在成人美事,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