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丰收季
若说什么最能另人高兴,那无疑是大丰收了
秋收之后,随着一份份奏章呈送进京,朝堂上下都乐开花了
仅辽东一地,收成就是往年的三倍还多,番薯的种植成功,也让辽东百姓彻底告别了饥饿
京畿和江南等地在推行摊丁入亩后,收上来的税赋,也是成倍的增长
其实大明朝的税收制度,从来都是先让百姓吃饱肚子,是后期国力日下,再加之官员们中饱私囊,才逼着百姓将仅有的口粮都交出来
现在却再不会有这种情况,百姓家里有余粮,就不会再闹事
国库越来越充裕,意味着官员们做事再无顾忌,而且谁都知道杨大总管大方,所以官员们的待遇,肯定也就会越来越高
欢声笑语中,无数吹捧杨佑的折子,也如雪片般飞进大内
杨佑倒是淡定的很,国库充盈是好事,但他想干的事,其实也不需要国库出银子
白莲教的藏宝、蜀王家的积蓄这些财富,足够他挥霍了
京郊的兵工厂已经开工,现在正按他的指示开足马力生产火器,以便给全军更新换代
辽东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也都在日夜赶工建造战舰
按照杨佑的规划,大明起码得有三支或四支舰队,威慑外敌的同时,也能防止一家独大
“总管,按照日程安排,您今天下午要去讲武堂给士子们讲课,上午则会见西藏喇嘛以及五台山的几位高僧”
从司礼监出来,杨佑的秘书袁赋诚,就亦步亦趋地禀报道
下午的事先说,是因为在他想来,去讲武堂讲课,远比见僧人重要
袁赋诚是袁可立的孙子,杨佑是受袁可立之托,才将其留在身边的
这小子之前确实一身纨绔气,不过去辽东军历练回来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做事沉稳认真,还改掉了所有不良嗜好,深得杨佑赏识
自杨佑在蜀中留下杨砍头的凶名后,喇嘛们就往京城跑的更勤了,在杨佑面前也更加的谦恭
这次他们联合内地僧侣来找杨佑,是希望扩大佛教在大明的影响力,最好能将佛教定为国教的
杨佑不信佛,但也不反对别人信,之所以答应见他们,则完全是出于礼节,也是对佛教的尊重
至于讲武堂讲课的事,却是某一天喝多了胡说八道的结果,他可以胡说八道,下面人却当真了,所以立刻就联系了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位校长
话说杨佑亲自参与的战事虽然不多,却还真是未尝一败,再加之人人都有攀附之心,所以听说他要去讲武堂讲课,学员士子们,无不欢欣,都翘首以盼地等着呢八壹中文網
不想杨大总管醒酒就把这茬给忘了,直到袁赋诚提醒
呆愣一下才失笑道:“讲台是最神圣的地方,不是我这种人能上的,没地玷污了那地方”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他想起在另一个时空,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冒充专家教授地讲课,一个个看着道貌岸然,却满嘴歪理邪说地误导大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杨佑自认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才不敢去给学员们讲课
“总管若不能上,还有什么人够资格?总管恕罪,学生以为,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了”
“呃”
杨佑被袁赋诚怼的一愣,心说这小子还真有其祖父的作风,真敢怼啊
袁赋诚没有被杨佑的眼神吓住,问心无愧地于杨佑回瞪着
“呵你厉害,怕你了,不过讲课的事还是再说吧!”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那块料,就别硬往前凑
“总管”
袁赋诚还想说什么,却见杨佑已经摆手走了
西藏活佛们在京城,都是有代办处的,来见杨佑这个喇嘛,名叫堪布多吉,他还带了个叫次仁的小喇嘛
五台山的两个和尚,一个叫圆光,一个叫圆慈,具体是五台山那座庙的,杨佑却也没细问,反正在他看来,就是走个过场
“阿弥陀佛、杨总管请了”
一见杨佑进来,几个大和尚忙起身合十施礼
“诸位大师傅好,快请坐,不瞒几位大师,咱家虽不信佛,却很佩服佛教高僧”
杨佑的开场白很让几个和尚高兴,原来就说杨佑很支持佛教,看来传言不假
“总管廖赞,贫僧等对杨总管也是钦佩之至,今次来,是想跟总管说,贫僧等想在五台山为总管建生祠,供信众”
“生祠就算了,咱家不是魏忠贤”
不等圆光把话说完,就被杨佑打断了
杨佑是尊敬佛教,可在他心里,那些吃斋念佛的苦行僧,才是真正的佛家信徒,眼前这几个和尚,喇嘛还好些,这两和尚却是肥头大耳,一身金灿灿的袈裟,怎么看怎么别扭
“总管不是魏忠贤之流,可总管的功业,却是实实在在的,若信徒们供奉,我们也是阻止不了的”
圆慈还以为杨佑在谦逊,所以又跟着道
大喇嘛堪布多吉却看出杨佑确实无意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遂干咳一声道:“我佛慈悲,总管宅心仁厚,已具我佛之像,建不建生祠,都是一样的”
这句话还比较中听,杨佑看向堪布多吉的目光也更加柔和
堪布多吉就跟受到鼓舞似的,继续道:“总管,活佛传话,希望在明年,能在大明境内修建五百座黄庙,还望总管支持”
“总管有所不知,佛门清苦,从前朝廷对佛门购买土地多有限制,如今各地都在推行土地新政,不知可否赐给我佛门一些土地,改善下僧人的生活,以便于僧人有更多时间精修佛法”
紧跟在堪布多吉之后,圆光也说出了他此行目的
【建五百座黄庙!想啥呢?还想要土地,要脸不?】
待几个大和尚说完,杨佑咔吧咔吧眼睛,忽地一笑道:“几位都是得道高僧,一定听说过武宗灭佛的事吧?”
“啊”
杨佑的话,让几个大和尚瞬间脸色大变,不想杨佑的话还没说完
“佛教传播的是什么?你们想告诉咱家,是修来世因果是吗?呵呵对不住了,咱家只信今生不信来世,任何与民争利、与国争利的行为,都要问问咱家的刀利不利?对不住,咱家还有事,告辞!”
杨佑说罢,丢下几个目瞪口呆的大和尚,起身甩袖而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