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贪财如命[快穿] > 第229章 储君

第229章 储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阿锦也是做过女王的人, 自然知道帝王是个苦差事,尤其是阿锦想要做的是青史流芳的明君,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还有清安帝这个珠玉在前。

    打从登基这一年里,阿锦就忙碌的不行, 本来高太后就对阿锦不进后宫很是有微词, 毕竟阿锦的膝下就只有章静姝所出的一双儿女,虽有子嗣, 但太少, 来日孩子能不能长成是一说, 能不能成才又是一说?

    她本来还想着, 等先帝的二十七个月孝期过后,就要选秀的。

    如今他倒好, 选秀没音儿,她这个儿子倒是把自己宫里为数不多的宫妃给放出去了,瞧瞧,这是人干的事?

    虽然她他知道儿子心里有大才, 对女色也不上心, 不然的话,也不会成婚多年,只有一双儿女。

    除了那些女子的肚子不够争气外, 更多的还是因为儿子自个不上心。

    不过高太后虽心知肚明, 不过自家的孩子, 到底多偏爱几分,不愿意去承认罢了。

    “皇帝,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后宫妃嫔本来就不多,还是为太子的时候,先帝所赐的, 正所谓长者赐不敢辞,你倒是好,直接把人给放出去了。”高太后一见到阿锦,就有些生气的开口说道,“……母后知道你心有大志,但这纳美人和你心里的大志,并不冲突不是吗?”

    阿锦也知道自己的这一行为有那么一点出格,不过御史那边都没吭声,可见不是什么大问题。

    众御史们:谢谢,他们是有意见的,不过上奏了n多的奏折,陛下那边也没半点反应罢了。

    阿锦一本正经:“怎么就不冲突了?儿臣如今要做的是太多,但时间就这么点,若是浪费到后宫里,那就要耽搁多少事?难道宠幸美人,能比天下百姓都要重要吗?母后,您不是短见之人,怎地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

    高太后只觉得脑袋瓜嗡嗡的作响,但一时半刻,却又想不出反驳的话,只能道:“你这是强词夺理,难道你晚上不睡觉吗?”

    “儿臣白日里处理政事已经够繁忙的了,这晚上自然是要睡个安稳觉,不能让人打扰,不然哪有精神?”

    高太后:歪理,绝对是歪理。

    不过细想一下,逻辑却不错,毕竟先帝的身子,不就是太过于劳累,最后才垮的吗?

    “……既是如此的话,儿臣何苦去耽搁别人家花样年华的姑娘。”阿锦摆了摆手,“这种丧良心的事,儿臣可做不出来。如今不是皆大欢喜吗?儿臣这里不用有心理负担,人家姑娘也可以自由,多好啊!”

    好个屁!

    高太后在心里一遍遍的提醒自己,涵养涵养,这才好不容易忍下心里想要骂人的冲动,不过在对上阿锦一脸理所应当的表情后,自觉地堵心非常。

    这倒霉的孩子居然是她亲生的。

    不过高太后这糟心还没完,却听到说高莹莹求见。

    “你来做什么?”高太后见侄女有些闪躲的目光,只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而她这份预感也很快成真。

    高莹莹因为有些心虚,压根就不敢抬头去看高太后,毕竟当初,是她死乞白赖的要进东宫,又是哀求又是打亲情牌的,如今这才没几年,她就要求去。

    便是姑母疼爱自己,这心里怕也不舒服。

    艾艾期期道:“皇帝表哥,姑母,莹莹也想离开。”

    打头一听侄女的称呼,高太后就知道如此,她本就觉得糟心,儿子那边是脸皮厚,嘴巴也能说,你说一句,他顶十句回来。

    心里的怨气,自然要找个发泄之处。

    只是还不等她开口。

    就听见糟心的儿子高兴的答应下来:“准了,表妹,你这几年照顾母后也辛苦,这样吧,朕封你为德善君郡,食邑五十。另外也备一份厚厚的嫁妆与表妹。”说实话,阿锦先前对高莹莹是真的没什么好感,眼高于顶,虚荣心强不说,还挺闹腾,尤其是刚进东宫的时候,没少闹事。

    也就是阿锦对她不喜,闹了一段时间,连高太后都有几日烦了她,很是冷落了一段时间。

    又有章静姝那边交待,让她受了些教训,高莹莹才老实下来。

    后来不知道是被人点拨过,还是自己想通了,这几年,她都安安生生,没再闹幺蛾子,而且多数时间,都是在高太后身边。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太后没少在阿锦跟前为高莹莹说话,不过阿锦都是听了就忘。

    不过也正是念着她这几年老实伺奉太后,代他尽孝,虽然最一开始可能不是真心的,不过事情却做了,高太后有她陪伴,也确实得了不少欢乐。

    额……章静姝身为皇后,即便是阿锦后宫没几个人,但她也不得清闲,没那么多时间在高太后跟前伺候。

    念着这一点,阿锦才会封高莹莹为君郡,至于食邑的话,别看就只有五十户,但对一个外臣之女来说,已经不算少了,要知道,公主的食邑,不受宠的话,也就两百户。像是一些皇室宗亲的女儿,郡主,县主,若是府中不得用的话,她们也就只有一个爵位的名头,领着一份俸禄,并无食邑。

    高莹莹这几年已经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压根不受阿锦的喜爱,即便是有姑母的帮忙,表哥待她也是不冷不热,她这几年也没能有孕,刚进东宫时候的青云志,已经被现实给打击的没剩下多少。

    如今见严秋华和蒋明心已经离宫,她便也生了心思,不受宠,还没有孩子,整日里在宫中,无聊的很。

    夏霜说的有点都不错。

    她今年才二十二,年华大好,风华正茂,真的要一辈子困于深宫里吗?

    不不,就这几年她都已经有些受不了,更何况往后的几十年,她只要一想想,就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如今既然有可以离开的机会,她想要离开,也是合乎情理的。

    却没想到,她居然还有爵位,还有食邑。

    当即大喜过望:“莹莹谢陛下恩典。”有了君郡的爵位,即便是她归家,不管再嫁的人是谁?也无人敢小瞧。

    高太后听阿锦和高莹莹一言一句就把事情定下来,只觉得喘不过气来,捂着胸口:夭寿啊!

    这个儿子真的不能要了。

    ……

    但不管高皇后的心里如何堵心,对阿锦倒是没有多少影响。

    很快,高莹莹也以德善君郡的身份离开了皇宫,这让众朝臣们更觉得堵心,虽然知道陛下不爱美色,毕竟他们几次上表说选秀的时候,都是被陛下一口拒绝,没有回旋余地的那一种。

    但也没想到阿锦这么虎,不纳新人也就罢了,居然连自己为数不多的老人都给放了出去。

    于是乎,

    他们再三苦苦哀求上奏,阿锦光开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不过都被阿锦一句‘已有儿有女’为由,给拒绝了,等到他们再提,就无视了。

    而且上奏的多了。

    阿锦虽然无视,不过这种事到底烦人,便在朝堂上发了一顿火气:“你们是闲得慌是不是?放着那么多民生大计,朝堂政事不去管,只一心的盯着朕的后宫,若个个都这么清闲的话,还做什么官?都回家呆着去,管别人之前,能不能先把自个的后院给理顺清楚,一天天净想一些有的没的。谁敢再提及此事的话,就脱了身上的官服,回家去,朕不缺你们这样嘴碎的。”

    朝臣们也都知道阿锦看着温和,但性子实则刚强,见他真的发了火,当即鹌鹑似的也不敢吭声了。

    因为他们太清楚一点,就是阿锦既然说得出,那就做得到。

    ……

    对朝臣们的识相,阿锦表示十二分的满意。

    已经是承德公夫人的章大夫人在知道这件事后,真的是感慨万分,“到底你是个有福气的。”先前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相当洁身自好,没想到如今做了皇帝,没有广纳后宫,反倒是把仅剩的几个宫妃都给派遣出去。

    虽说老爷说过,陛下大志大才,于这种事情不上心,但她却觉得还是要看人。

    不见先帝也是有为明君,但在这一点上,却远远不如陛下。

    又叮嘱女儿:“陛下如此爱重你,你也做好皇后的本分,不叫陛下为一些琐碎事务操心,对了,还有对昌儿和荣儿的教养,也要更上心一些,知道吗?”

    章静姝自是笑着点头答应下来。

    虽说陛下对自己只有妻子情意,不过她也不会辜负,因为她已经足够幸运了。

    阿锦刚刚登基的时候,虽然步伐一下迈的有点大,不过先前清安帝在位时,不少事就已经有了基础,所以等阿锦下令执行的时候,也不算太过冒进。而且,伴随着阿锦这一系列制度下来,大夏朝也更繁荣起来,在他继位的第七年,大夏已经成了万国来朝的现象。

    这样的开放带来的是社会整体上更开明,百姓安居乐业,阿锦也成了百姓眼中的明君,已渐渐超越其父的那种。

    昌荣十五年。

    “父皇,儿臣回来了。”

    一对十六、七岁,容貌生的有五分相似的少年少女走了进来,正是阿锦膝下的一对孩子,宁安荣和宁安昌。

    他们是龙凤胎,姐姐宁安荣先一刻出生,是姐姐。

    两人和大多数双胎一样,虽生的相似,但性情却截然相反,倒不是说对两兄妹区别对待,只是他们天性如此。

    阿锦从来都没有因为宁安昌是唯一的儿子,就笃定他一定是下一任帝王。

    当然了,他却是最优先的一个人选不错,同样的,作为女儿的宁安荣也一样,对阿锦来说,即便家里有皇位,这继位的也不一定要是儿子。

    若是儿子平庸,女儿聪慧的话,必然是后者上位。

    当然若是两人都出色,那自然是选择最为适合的一个。

    当然了,若是两人都不适合的话,他也不介意从宗室里挑选继承人。

    不过后来的发展却让阿锦有点猝不及防,因为他们是阿锦膝下仅存的孩子,故而,朝臣们都对他们要求严格,尤其是宁安昌,要求他足够的优秀。

    但却没想到,宁安昌优秀是优秀,但他的优秀并非是表现在政治上,而是才华上,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写出让大儒为之称赞的诗句,此后,更是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对书画的天赋。

    倒是女儿宁安荣,政治天赋极佳,七岁就能给阿锦提出一些利民政策,而且言之有物的那种。

    为此,

    章静姝一度很是头疼,希望儿子和女儿能换一换就好。

    阿锦每每听到都是笑而不语,一直到他们姐弟十岁上,阿锦安排他们进行实践课,就是去周游大夏朝,观察民生百计,给出三年的时间,并且要求他们每个月要汇报心得体会。

    不过两个孩子的表现,却很不同。

    宁安昌看的都是大夏的繁荣昌盛,虽然如今大夏也确实如此,做了好些诗句和画作。而宁安荣的话,上交而来的,都是补充的一些不足之处,就连边防那边也提出,该如何做才能更稳固。

    虽说如今三国贸易繁荣,签订了百年盟约,不过这军防却不能松懈,套用一句话,就是我不犯人,但人若犯我,必定也要有反抗回去的能力。

    两份不同的心得,窥见两个孩子完全不同的性情。

    所以,

    章静姝再次感叹的时候,阿锦淡淡的打断:“安荣如此就很好,不枉费对她的教导。”

    章静姝愕然。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阿锦给宁安荣额外安排了不少的课程,甚至把她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导。对此,宁安昌没有反对不说,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很是高兴的在不久后又一次的周游去了。

    不过这次,他的目标并非是大夏,而是大齐。

    阿锦也知道他的性情,没有勉强,不过安排了不少暗卫,护卫他的人身安全。

    本来朝臣还以为阿锦宠爱女儿,毕竟是唯一的女儿,多宠爱些也无妨,不过时间长了,也就看出来,阿锦这是把公主当继承人来培养。

    皇太女。

    还是在有儿子的情况下。

    朝臣们察觉到如此,便也上奏,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为帝的,这不是乱了超纲吗?这可不是私事。

    一时间,朝臣们私下里嘀嘀咕咕。

    不过倒也都没有上谏,之所以不敢明说,是因为这十多年来,阿锦为帝王的威严已经到达一个顶峰,他们也都知道阿锦性情刚硬,说一不二。再说了,他这里也没明说,若是赶着上前,别是掉入陛下的圈套,让他顺水推舟起来。

    阿锦的话,

    则是专心的教养女儿,也把她日后要面对的困难一一的说明。

    宁安荣却也不怕。

    早在她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她知道自己必须优秀。

    再到后来,阿锦一点点的给女儿铺路,但没铺满,路上总有坑坑洼洼和凸起的石头,这都是对她的考验,女儿较男子来说,天生感性一些,需要好好的磨砺,不然哪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

    在后世看来,大夏朝传世四百余载,这最出名的不是开国皇帝,而是被称为‘文景鸿安’盛世的四位帝王,尤其是鸿帝,作为大夏朝第一位女帝,她无疑是最出名的一个。

    生平事迹广为流传。

    三岁启蒙,七岁便可谏言,十岁周游写下心得体会,为她后来登基后的政治方面奠定基础,十七岁正式册封为皇太女,开始监国,施政有方,勤勉爱民。

    十八岁,又一次巡游各地,断冤案,诛妖言惑众,建立女子学院等等。积攒累累攻击,后登基为帝,成为大夏第一任女帝。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故事结束,下个故事,落魄作家。

    老规矩,下方留言,红包掉落,亲们都出来冒泡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