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
既答应了沐瑶, 皇后转头就跟乾隆提起此事来。
皇后感慨道:“之前永璜和永琏卯着劲学习,险些把自己累坏了。沐瑶想必心里担忧,说是帮着永璋解开孔明锁, 其实也是想让两个阿哥能放松一下。”
若是玩什么斗蛐蛐斗鸡之类的, 她就不好提了,但是解孔明锁却得动脑又动手, 也是个能学习的好事,倒不算是玩物丧志了。
乾隆想了想就点头道:“那就让他们一月休息一回。”
他说完就感慨道:“当初朕小时候跟着皇爷爷读书, 可没有休息的机会, 如今的小阿哥们倒是赶上好时候了。”
皇后就笑着附和道:“也是皇上体贴小阿哥们, 而且有皇上在, 小阿哥们才能过得无忧无虑。皇上正值壮年,阿哥们年纪也不大,还有许多年才能给皇上分忧。再说,他们的天赋不如皇上, 还得多学习几年才能开始正经办差了。”
这话叫乾隆微微一笑, 也是受用的,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永璜听到的时候还不可置信,反复问道:“真的, 一月休息一回?还能去曲院风荷那边跟永璋一起玩, 孔明锁乐园?”
永琏比他更不可置信, 毕竟之前乾隆的意思是让自己好好读书, 每篇文都要每天念上两百遍熟读背诵才行, 怎么忽然就让他们玩儿了?
两人面面相觑, 都怀疑是不是乾隆在钓鱼作业,都不太敢动了。
来报信的李玉有点哭笑不得,反正他把事情说了, 算是办妥,这就退下去复命了。
留下香岚细细跟两人说了是沐瑶建议,皇后跟乾隆提起,乾隆又体恤两位小阿哥之前险些累坏了。
如此一来,两个小阿哥这才相信了,露出欢喜的笑容来。
当然,这事一出,朝臣反对的人不是没有。
毕竟乾隆这是直接推翻了之前的规矩,哪里就有小阿哥读书,每月竟然还休息一天的?
他们上了不少折子,看得乾隆都气笑了,对李玉抱怨道:“看看,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才是小阿哥的亲阿玛,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难道他们上朝就没有休息了?”
大臣们一月还能休息一天,怎么小阿哥们就不行了?
他们不让乾隆这么干,乾隆原本当时被皇后一说就应下,转头有些犹豫,如今索性彻底定下来了。
沐瑶知道的时候心里不由感谢那些疯狂上折子的大臣们,要不是他们,乾隆说不定就改变主意了。
如今他们上折子说乾隆这样做不对,乾隆那个逆反心理就上来了,不让做就偏要做,然后收到的折子就更多了。
这反而让乾隆更加坚定,说休息就休息一天,皇帝金口玉言绝不会改口。
乾隆还到曲院风荷来跟沐瑶嘀咕了两句道:“你听听他们怎么回事,一个个上朝的时候还谈论此事,朕做亲阿玛的都点头了,他们的意见倒是挺大的。”
沐瑶给他泡了一杯毛尖,笑着道:“两位阿哥早上就过来陪着永璋去后头开始解孔明锁了,看来皇上是说服了大臣们?”
乾隆喝了半杯茶水,微微一笑道:“这不简单,他们不让小阿哥们休息一天,那朕就提出,要不大臣们每月休息的那一天也取消好了,他们就闭嘴了。”
大臣们每天上朝累死了,难得一个月就一天沐休,要取消那可不得了。
当然也有大臣觉得他们的沐休跟小阿哥们读书休息不一样,乾隆就要一样,他们能怎么办?
大臣们为了那一天休息不被取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再也不上折子跟乾隆讨论此事了。
沐瑶心下好笑,果然还是乾隆这中反其道的法子才治得了那些只说规矩的大臣们。
只休息一天而已,又不是三天两头休息,读书肯定不会耽搁,反而能够劳逸结合了。
想想两个小阿哥才几岁,每天早上天都没亮就起身读书,中间吃点东西就一直读到午饭时候,午饭之后休息一会就要开始下午的课程了。
等一天上课结束,回去还得做功课,数量还不少。
也是因为永璜在这边住了一阵子,又有邓嬷嬷过去照顾,沐瑶才知道小阿哥的功课究竟有多少。
可以说他们带回来立刻开始做,做一两个时辰是常有的事了。
不但要背书,还有写大字,又得预习,从早到晚不得歇息。
等年纪大点,他们还要写策论,做功课的时间只多不少!
孩子还小,睡得少,功课多,都要不长个子了吧!
小阿哥就一个月休息这么一天,大臣们还叽叽歪歪,他们自己怎么就要休息了?
对沐瑶来说,休息一天等于没休息了,不过两个小阿哥对此十分震惊之后,得知是真的,那叫一个高兴。
他们一大早就起来,还好好打了一套拳,沐浴换了一身才过来找永璋玩儿。
永璋一听说两个哥哥要过来跟自己一起玩,天还没亮就醒了,等着两人来了还一起亲亲热热吃了个早饭,休息时候玩了一会飞鸡棋,去前面的小乐园三人玩了一会,这才去后边开始解孔明锁。
孔明锁是从容易到难,一个个关卡,不会一开始就太难,让小阿哥们在开头就玩不下去。
最简单的孔明锁,哪怕永璋努力一下也能解开,永琏扶着永璋,提醒了他几下,永璋就知道怎么解了。
他亲手解开第一个孔明锁,不知道多高兴,回头咧嘴一笑:“多谢哥哥。”
永琏摸了摸永璋的脑袋,看向永璋道:“大哥来看这个,我感觉该从左边开,然后右边拿出来。”
永璜看了看也点头道:“不错,我也觉得是这样。”
这个孔明锁设计得巧妙,不会简单得索然无味,一起合作再动手解开,实在有趣极了。
还一关比一关稍微难一点,然后又简单一点,循序渐进,三人玩得不亦乐乎。
小孩子饿得快,玩了一个多时辰,三人也就饿了,下来吃个早茶,实在美滋滋。
上的早茶是鲜虾银丝包,不说永璋,两个阿哥正是半大小子最是容易饿的时候,面食最是顶饿了。
太扎实的面食,午饭可能就吃不下,所以只做了点心。
银丝包不大,每个大约是永璋拳头大小,里面包裹是满满的鲜虾,是去了壳的。
一口下去就是虾肉,既不会太腻,又能顶饱,吃着还鲜美。
永璜一口就能吃一个,永琏两口一个,永璋也有样学样,两只小手抱着银子包啃啊啃,啃得满脸都是汤汁。
永琏拿出帕子给永璋擦了擦,永璋扬起小脸道谢,然后努力继续啃。
一盘点心吃完,三人一起喝了温牛奶,休息一会又开始解孔明锁了。
一直玩到吃午饭,他们还意犹未尽。
这样玩累了就吃,吃完休息一会继续玩,然后午睡一会起来继续吃继续玩,如此日子是永璜和永琏从来没试过的,简直要玩疯了。
等到了天色擦黑的时候,两人都依依不舍,恨不能明天又是个休息天的。
说好玩一整天,沐瑶留了两个小阿哥跟永璋一起用饭,三人又玩了一个时辰,永璜和永琏才回去的。
皇后原本还担心这两个小阿哥平日没怎么玩,一玩就一整天,太乐不思蜀第二天可能就要心不在焉,上课不如之前用心。
她特意让香岚去课堂外留心一二,回头发现两个小阿哥没有因为昨天玩得心野了,也没太累而不专心,反而跟平常差不多。
甚至几天后,先生还说两人的功课比之前做得更好了一点,在乾隆面前夸赞了一回。
乾隆心里甚是满意,要是两个小阿哥玩得不用心上课,那么这休息日可能就只有一次,下次就没了。
估计两个小阿哥心里有数,知道玩了一天有多快活,明白上课不好,功课不行,就不会有下一回,于是比之前更加用心的。
然后他们都盼着下一次休息日的到来,人有了盼头,自然比平日更加用心了。
尤其两人一起玩了一天,永璜和永琏之间的关系还要拉近了不少,跟永璋的关系就更好了。
三兄弟感情好,这是帝后都乐于看见的。
皇后原本的担忧,随着永璜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身板也越来越壮实,不像之前那样紧绷着,放松了许多,而渐渐放下了。
沐瑶觉得这才是小孩子该有的样子,该紧张学习的时候就得好好学习,该放松玩的时候就痛快玩一场。
不然总紧绷着一根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因为太紧了而崩掉的。
虽然每个月只玩一天,却让小阿哥彻底放松,算是解压了。
每月解压一回,压在他们稚嫩肩膀上的压力也能释放出来,自然不会像之前那么紧绷着。
永璋每月最期盼的也是两个哥哥的休息日,就能过来跟他一起玩儿了。
秋天的时候他们从圆明园回到宫里,两个小阿哥就不好跑到景仁宫来玩儿。
乾隆就让人把孔明锁的迷宫安置的阿哥所后边,也不让人锁上,休息日的时候永璋就送过去跟永璜、永琏一起玩儿。
沐瑶倒是奇怪道:“皇上不锁上门,回头两个小阿哥忍不住进去玩怎么办?”
毕竟他们就住在阿哥所,孔明锁乐园就在后边没多远的位置,还不上锁,进去简直不要太容易了。
乾隆就笑笑道:“这也算是朕对他们的考验了,要是诱惑在跟前就忍不住,那么以后总会有更多的诱惑。”
沐瑶就无语了,两个小阿哥最大的永璜才十岁,永琏才八岁,多大的孩子就要抵制诱惑了?
要是抵不住诱惑,他们的休息日是不是就要化为泡影了?
她都提起心,生怕两个小阿哥实在忍不住跑到后头去。
好在永璜和永琏还是很争气的,虽然他们确实想去,不过还是忍住了,只每次回去的时候多看两眼。
乾隆为此挺满意的,觉得两个孩子还算稳重。
沐瑶算是松口气,觉得这两个小阿哥还挺不容易的,竟然真的忍住了。
回宫后不到一个月,钱塘江潮汛告急,乾隆命人修筑石塘。
前朝开始钱塘江的潮汛几乎年年泛滥,但另一边的平原却是江南良田,是最重要的天下粮仓,于是几十年前开始修筑石塘。
陆陆续续建筑了许多年,还得时不时检查维修。
高贵妃因为高斌时常在河道办差的关系,对此也了解一些道:“这石塘建筑花费巨大,还有保筑期限,若是期限内损毁,负责建筑的官员就要受罚甚至赔偿。如果官员已经去世,那么就由家人来赔。”
沐瑶听得咂舌,这石塘还有保质期啊!
保质期内负责的官员都有连带责任,如果坏了就得赔钱重新修,自己死了那就让家人来赔钱修,这中连带责任,搁谁敢不用心了?
官员只怕恨不能吃睡都在石塘边上,每天盯着石塘建筑,都不敢有一点差池。
这手段严酷得很,却也阻拦了官员们克扣材料或者不够用心,让人做出豆腐渣工程来了。
高斌多年来作为河道的负责人,每一次足够让高贵妃心惊胆战了。
她不是担心高斌会不会动手脚,而是怕他底下人动手脚而连累了阿玛。
好在这么些年来平安无事,高贵妃也稍微安心的。
因为修筑石塘的事,乾隆却不忙碌,反正交给户部和工部,他只要结果就行了。
于是乾隆还有心思带着嫔妃们去赏菊,又让御膳房做一桌菊花宴。
菊花入宴,那是让沐瑶大开眼界。
各色各样的菊花融入菜品之中,既好看又好吃,还清热戒躁,秋日吃着是最适合不过了。
沐瑶最喜欢的是一道菊花鱼,鱼肉里有着淡淡的菊花香气,肉质鲜嫩,没有丝毫的鱼腥味。
鱼汁再拌饭来吃,那味道就更好了。
她吃得香喷喷的,叫旁边的高贵妃看着胃口都好了不少。
高贵妃纠结地摸着自己的腰身,哪怕她吃不胖,最近吃多了,感觉腰身都圆润了一些。
她却见皇后让身边的香岚添了半碗饭,学着沐瑶的样子加了鱼汁,也是吃得喷香,再也忍不住了,让石榴也给自己来一碗。
管他呢,反正回头她多走两圈消食就是了。
不过高贵妃难得见皇后吃得如此自在,平日都顾着太后和乾隆,要么就顾着永琏跟和敬。
如今只开头给太后布菜,给乾隆夹了一筷子,皇后就开始吃自己的了。
最多她会多看和敬两眼,至于永琏那边,自是有宇嬷嬷帮忙盯着,都不必皇后操心。
高贵妃就跟沐瑶悄悄嘀咕这个,沐瑶就笑道:“这样不好吗?总归是家宴,也不必太拘束了,这不是皇上说的吗?”
皇后好好吃饭才对,反正太后和乾隆又不是没有手,身边多的是人伺候。
皇后只要开始的时候做做样子照顾一二,后边让伺候的人来就好了。
之前她紧着太后和乾隆,自己都没吃几口,也不知道会不会饿过头,后边都没什么胃口的。
如今就好了,皇后吃着香,偶尔跟太后说两句罢了,大多都是太后跟乾隆说着话。
今儿太后挺高兴的,脸上带着微笑,和乾隆吃着不错,时不时关心乾隆两句,两母子亲亲热热的,都不必皇后多操心了,看来太后和乾隆的母子关系彻底恢复了。
嘉嫔原本还要凑到太后身边帮忙布菜,被太后打发回来了。
太后都没让皇后照顾着吃饭,更不必嘉嫔来操心了。
嘉嫔只得退回来吃自己的,吃得就有点心不在焉。
她抬头见沐瑶和高贵妃吃得欢欢喜喜的,犹豫了一下,也让人夹了一筷子菊花鱼,确实味道挺好的。
吃过饭,自然是敬酒的时候了。
今儿宴席上的酒水是菊花酒,酒水带着淡淡的金黄色,菊花的香味似有若无,度数并不高。
一小朵含苞待放的菊花放在里头,在酒水里慢慢伸展开,就像是在酒水里盛开一样好看。
皇后先给太后和乾隆敬酒,太后不好多喝,只抿了一口。
乾隆的酒量不错,一杯就喝下了。
高贵妃和沐瑶上前敬酒,娴妃跟在后头,乾隆都爽快喝了。
一人一杯,这就四杯了。
后边嘉嫔来敬酒的时候,乾隆就收敛了一些,只喝了半杯。
再后面几个贵人过来敬酒,他只沾沾嘴唇,加起来都没喝完一杯的。
可能跟太后修复了关系,乾隆在菊花宴上的心情不错。
然而第二天,乾隆就接到消息,果亲王又病了,心情就好不起来了。
果亲王这几年旧病复发越来越频密,还越来越厉害,他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命太医院多派几个御医过去王府照顾这位皇叔。
几位御医尽心尽力照顾了一个月,果亲王稍微恢复了一些,却不可能再来上朝,就想要请辞辅政大臣职务。
乾隆没答应,亲自去王府安慰果亲王,只让他好好休息,等休息好再回来不迟,这辅政大臣的位子给果亲王始终留着。
果亲王自然是感恩戴德,虽然不能下榻,还是起身行礼谢恩。
虽然保留了辅政大臣,乾隆却另外重新设立了军机处。
军机处原本是先帝在西北之战的时候设立,为了方便处理紧急军务之用。
这样有单独处理的地方,又不容易泄露机密,效率还高。
乾隆感觉军机处十分好用,于是重新设立,命张廷玉、鄂尔泰和讷亲等人为军机大臣。
在沐瑶看来,这就是乾隆的秘书处了,直接在他之下,商议国事的时候非常方便,能够尽快辅助他处理政务。
最妙的是,这个军机处是满汉各半,可以说是相当平衡了。
乾隆设立军机处,仿佛给了皇后一点灵感,让她在后宫也设立了一个小军机处,专门来处理后宫事务。
这个后宫军机处的人选包括了高贵妃、娴妃、沐瑶和嘉嫔,皇后负责把事务分派给她们,每人都有一件,不多也不会累,但是分散后,皇后就要轻松得多了。
沐瑶不意外皇后这样做,就能让肩膀的担子能轻一点。
高贵妃虽然不太乐意沾事务,不过她的是最轻省的,就是给宫人发月银,这个就很喜欢了。
发钱呢,她也不需要做什么,底下管事娘子都算好了,只需要大概核实一遍,就有专人去发放。
最后再核对一次,看有没发多了,或者漏掉谁没发的,基本上按照惯例来做,都不需要高贵妃太操心。
但是这个却需要个主事人,高贵妃领头,身边石榴帮着办,自然妥妥当当的。
沐瑶领的差事是冬衣的发放,跟高贵妃差不多,数目是底下管事统计好送上来,还有样衣送来看一眼,没什么问题就发下去。
多了少了,有谁漏了,衣服哪一件有问题什么的,身边素茹和素纹帮忙打理,也不是要她费多少心思。
嘉嫔领的差事则是管理器物,宫里不少摆件年末的时候需要数一数,数量不说,看有没有损毁,登记在册。
坏了就修,修不了就换,换下的也有地方处置,还需要登记送出去,免得有人假借损毁把宫里的东西送出去外头变卖。
因为有沐瑶的表格在,嘉嫔检查起来也不需要太累,只需要按照编号让人查一遍就好了。
嘉嫔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能得了差事,听见的时候还有些恍惚。
玲珑就笑道:“娘娘被晋升,还是太后娘娘亲自开口提点的,皇后娘娘自然要卖太后一个面子,怎么都不能把娘娘落下了。”
闻言,嘉嫔却并不这么认为,倒是觉得皇后这是事情太多了,这是打算找人帮忙做。
以前皇后什么都揽在身上,如今忽然变了路数,也不知道为何。
反正绝不会跟玲珑说的那样,皇后是为了太后才把宫务分给自己的。
哪怕是个小差事,嘉嫔拿到手还是很认真,交代玲珑派人按照编号查一遍,然后再抽取编号来再查一遍,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娴妃领的则是采买对账之事,这个她一贯做的,就十分熟悉了。
把宫务分下去,皇后也能清闲了一些,得空带着和敬亲自教导了起来。
和敬第一回被叫到皇后身边,又是兴奋又是紧张,不知道皇后会教自己什么。
皇后第一次教的也不是别的,而是教她不要被旁人左右:“你以后出嫁,虽说未必远嫁,可能就在京城,却在宫外,叫我鞭长莫及。很多事你只能自个来处置,也不容易递消息进宫来。”
见和敬一怔,皇后抚摸着她的脑袋道:“你可知不曾远嫁的公主,大多也不会长寿?甚至许多二十多岁就香消玉殒?”
和敬没想到公主们居然如此短寿,不由瞪大眼:“额娘,这是为什么?”
皇后就苦笑道:“公主和额驸的身份不同,各有府邸,无法住在一起,不能时常见面,需要有嬷嬷允许才行。”
连见面都要费尽周章,虽说是夫妻,一年却见不到两回,感情可想而知,能好到哪里去?
公主独守空房,额驸不能见,又不能随意出外,或是进宫跟生母和兄弟姊妹见面,孤孤单单,大多就郁郁而终了。
和敬感觉不可思议,身为公主要跟额驸见面,竟然需要作为下人的嬷嬷来允许,这是什么道理?
她疑惑道:“所以当初单嬷嬷非要到女儿身边来当教养嬷嬷,是打算以后跟着女儿出嫁之后,能够掌握公主府大权?”
对单嬷嬷来说,在公主府掌握大权,还要通过她,公主和额驸才能见面,简直不要太风光了。
她生怕被人取代,才会不停在和敬耳边反复嘀咕,就希望和敬听自己的,让此事万无一失。
哪知道画蛇添足,反倒叫沐瑶察觉一丝不对,单嬷嬷这才功亏一篑。
皇后点头道:“确实如此,对教养嬷嬷来说,跟着公主出嫁,无疑是能翻身做主人的唯一机会了。”
哪怕公主就嫁在京城,公主府也是教养嬷嬷掌握着,就是皇后如果没有正当理由,都不好随意处置这位嬷嬷的。
单嬷嬷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在宫里多年,伺候到太后跟前已经足够风光了。
但是她要能跟着公主出嫁,翻身做主人,那就更风光了。
而且能拿捏住曾经是主子的公主,能不能见额驸,两人能不能过夜,全是嬷嬷说了算,这样的权力让曾为下人的嬷嬷如何能不心动?
皇后就道:“所以我教你的一件事就是这个,旁人如果说你不好,你要分辨得出,谁是忠言逆耳,谁是藏着私心故意为之。另外若是受了委屈不必憋在心里,只管告诉我,告诉永琏,告诉你皇阿玛,知道了吗?”
和敬迟疑道:“额娘,那我以后出嫁,必然还得有嬷嬷跟着……”
皇后就笑道:“放心,我打算让香岚跟着你。她一直看着你长大,你也是熟悉香岚,相处起来也能融洽许多。”
闻言,和敬这才放心下来,又红着脸道:“额娘,我这才多大,就已经想到出嫁的事了吗?”
皇后搂着她到怀里道:“你刚出生的时候还小小一团,如今也渐渐长大了,长得越发好看了起来。我担心你再受委屈,不管是什么事,只管开口就是了。”
“你得记住,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不要什么都憋在心里,但是也别什么都告诉你皇阿玛,小事可以来找我。”
和敬在皇后柔软温暖的怀抱,小脸红扑扑的,脸上有羞涩也有依恋。
听见皇后的话,和敬轻轻点头,也能明白皇后的担心。
偶尔去找乾隆诉苦,乾隆会觉得女儿需要自己,自然乐意帮忙。
但是一点小事就去找他,次数多了,乾隆只怕要不耐烦起来。
所以要找,却不能经常找,而是偶尔找,和敬心里默默记下了。
而且也未必有事才找,平日得对准乾隆的口味做点什么,比如之前送亲手钩的帽子,他就很高兴,和敬打算以后每年都做这个送过去。
不拘是帽子还是手套或者别的,总归让乾隆心里对自己这个女儿还有印象。
沐瑶不知道皇后对乾隆的性情如此熟悉,开始教导和敬如何攻略乾隆,她有些焦急在殿内走来走去。
已经十一月了,苏家那边一直没消息传来,她难免有些担忧。
苏家是没能成功,还是出了什么意外,报信才迟迟没来?
按理说,苏家隔几个月就会送信来,约莫就是这几天了。
这时候小应子匆匆抱着一个锦盒过来,沐瑶一看就知道是苏家送来的,顿时眼睛一亮:“快,给我看看。”
锦盒的角落有一个小小的“苏”字,沐瑶迫不及待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本册子,旁边还有一封信笺。
她犹豫片刻,还是先拿起信笺,飞快看了起来。
这是苏鸣凤的笔迹,他估计写得有点匆忙,字迹不如之前来得工整。
意思很明白,他请大夫走访各处,专门去了特别的地方,让人中痘。
大夫知道直接说的话,不会有人愿意接中,于是就起了主意,要药人,给的价钱很高,不少过不下去的贫苦人家都愿意过来一试。
尤其知道不会有性命危险,可能会稍微有点发热,还会有药能用,等好了之后就能拿钱回家。
第一个人战战兢兢过来应聘,中痘第二天确实稍微有些发热,却不严重,躺了几天,吃着不错,都不必用药,几日后就活蹦乱跳。
这让许多人看见,也就跃跃欲试。
两位大夫没有停留一个地方,而是辗转各处,短时间内尽可能给更多的人中牛痘。
半年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经过的一个村子爆发天花,唯独接中过牛痘的人都好好的。
大夫把人一一记下,再去附近村落走了一圈,记录了足足上百人。
这么多的人就写在册子上,沐瑶打开一看,密密麻麻都是人名,后边跟着是岁数,村落,还有什么年月中的牛痘,村子又是什么时候爆发天花,人又有什么症状云云,记录得是一清二楚。
当然这一份是备用,只让沐瑶过目,真正详细的折子,苏鸣凤早就特意写好一封,郑重让人送到乾隆跟前。
比起沐瑶那一份,这份写得就要更详尽了。
比如大夫偶然发现得过牛痘的老农在村子里爆发天花后侥幸活了下来,特意去了几个村子,凡是得过牛痘的人都能在天花之下活着。
于是他们就起了个大胆的想法,会不会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再得天花?
如果是真的,那么就是天下之幸事了。
苏鸣凤还详尽写了得了牛痘后的症状,比天花要轻得多,虽然会发热,却很轻微,会出痘却不多,很快就淡下去。
尤其得了牛痘之后,几个村落的人确实在天花之下都活下来了,人数之多绝不会是侥幸。
这封折子送来的时候,乾隆瞪大眼有些不可置信。
苏家真是不鸣则已,如今却是一鸣惊人了。
要是真的话,那确实是大功一件!
他当然不会只相信苏家的一面之词,想必苏家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把村落的位置和名称,还有每个中牛痘之人的姓氏、年纪和中下的年月都写下来。
甚至连中牛痘的方法都写得一清二楚,让乾隆可以派人去证实,也能叫人亲自实验。
看到这里,其实乾隆已经信了一半。
若非有把握,而且真有其事,苏家敢写得这么清楚明了吗?
光是这些人名和村落,还有姓氏和年龄,只要派人去转一圈足够能发现了。
要是对不上,这不是直接让人揭开谎言了?
哪怕让人做戏,一两个还好,这足足一百人,还不是一个村落的,有男有女,年纪相差也大,让上百人对口供还要一致,丝毫没有纰漏是绝不可能的。
乾隆让死士在皇庄秘密接中了牛痘,然后前往苏家所说的地方打探。
这些地方曾爆发天花,死士过去一来能验证牛痘有没作用,二来能查探当地的情况。
死士把每个村落都走了一圈,人都对上了,不但姓氏、年龄和村落名字,就连中牛痘的年月都没有出错。
尤其死士去了这些地方,附近有些村落已经因为天花,几乎都死光了,只能逃过来,有些中途发病也死了,有些发病后侥幸活下来,有些则是进了村子才发作。
他们呆了几天,发现村落中中过牛痘的人都安然无恙,没有中过的人就被传染上,更是验证了牛痘的作用。
前后足足几个月,死士才辗转消息传来,证实苏家的记录都是真的。
乾隆看过后就明白,苏家这事确实可行!
而且中牛痘比直接中天花更安全,想到他的孩子们,自然中牛痘更好一些。
以往中天花也有孩子因为高烧而夭折的,有更安全的法子,乾隆自然不会错过。
沐瑶从信笺中敏锐发现半年二字,就明白为何苏家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不是没消息,而是直接把消息递到乾隆那边去,等他验证好之后,苏家才送信给她,算是稳妥了。
沐瑶放下信笺,心里是彻底松口气,好歹是赶上了。
若是再迟几个月,永璋就要中痘,到时候中的什么就不好说了。
苏家也不是故意瞒着,而是乾隆一天没验证好,她这边提前得到消息也没用。
而且锦盒没有上锁,摆明苏家也不怕被乾隆知道在信笺里写了这个。
沐瑶低头沉思了一会,再抬头的时候就露出惊喜的笑容来。
身边的邓嬷嬷见了不免惊讶道:“娘娘,是苏家有什么好消息传来了吗?”
沐瑶笑了笑,就等邓嬷嬷问这句话了:“确实是好消息了。”
邓嬷嬷听得更为疑惑,还想再问,就见乾隆大步进来,赶紧退后一步行礼。
乾隆搂住沐瑶坐下,笑着道:“你这是得了苏家的信,知道这好消息,就不必朕重复了。”
沐瑶笑眯眯道:“是,我刚收到信笺,正想跟皇上说这好消息呢。”
说完,她又疑惑地看了过来:“皇上显然这是比我更早得到消息了?”
见沐瑶露出迷惑的神色来,乾隆就笑道:“苏家谨慎得很,先递了密信给朕,等朕派人查探和验证后,才把消息告诉你。”
对苏家的谨慎小心,乾隆还是很满意的。
要是事情他还没派人验证,苏家就大咧咧说出来,甚至到处宣扬,生怕这好处落不到自己头上,乾隆心里就要不得劲了。
哪怕是大功一件,乾隆心里的小本本也要记上苏家一笔的!
如今就好,苏家发现后,暗地里小心打探和实验,得到真切证据后悄然递密信来给乾隆,丝毫没一点声张。
尤其密信一递,苏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仿佛这件事压根就没发生过一样,依旧过着自己的日子。
仿佛事情一递,交给乾隆全权来处置,苏家就当个甩手掌柜,倒是十分荣辱不惊了。
沐瑶笑着点头道:“想必是二哥办的此事,换做三哥的话,早就咋咋乎乎了。这么想来,二哥估计一直没告诉三哥,甚至连大哥都没说,恐怕只先跟阿玛私下说了一声。”
这叫她猜中了,确实如此,乾隆笑道:“不错,正是这样。苏家老二确实稳重又谨慎,只可惜这身子骨不大好。”
听闻苏鸣凤去族田视察了一圈,回去后就累病了,躺了几天,喝了不少汤药才好起来。
若非如此,乾隆对苏鸣凤还是很欣赏的,如今又立了大功,破格提拔也不是不可以,却是可惜了。
就苏鸣凤这个身体,上京都成问题,更别提是办差了,三天两头估计就要累病了。
乾隆低头看着沐瑶就笑着道:“苏家这次立了大功,你来说说,朕该给苏家什么样的赏赐?”
沐瑶听后微微瞪大眼,她究竟做错了什么,竟然要回答这中死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