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将军令 > 第45章 第45章

第45章 第4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晨薄雾,许令姜坐在茶楼,看向窗外来往的行人。

    远处戏台上,戏子优美的身影舞动着,舞姿很美,唱腔也极有功力。台下的人纷纷鼓掌叫好。

    许令姜看着有趣,走出茶楼。走近戏台便见演女将军的女子缓缓下台。又过了会,女子换了一身新戏服走出。

    面摊店的摊主叫了一声姑娘,她转身看向摊主,要了一碗面。走进面摊坐下,听着戏腔响起,她支起下巴看起戏。

    面碗轻轻地放在桌上,许令姜看了眼便转头看向戏台。

    戏曲毕,面也冷了。

    摊主笑着走过来,“我再给你热热,凉的不好吃。”说着,拿走面碗。

    摊主把面放在热锅里烫了几下,又利索地捞出来,双手端着面,缓缓走过来。

    “花娘是我们这有名的角,唱得不错吧?”

    “很好听。”

    不一会,苏正则走来,坐在对面,拿出新买的糕点,“这里的栗子糕很有名,尝尝。”

    声音温柔至极,轻轻飘进许令姜的耳中。

    许令姜拿起糕点抿了一口,点头道:“不错,大将军也来一块。”

    一行人将小小的面摊坐得满满当当,摊主满脸红光地下了好几份面。

    戏台上又上了一位新角,唱得虽不如花娘,但也自成一派。

    许令姜骑在马上看了最后一眼。

    一行人策马疾行,天边的太阳缓缓落下,京城的城门闯入众人的眼中。

    一路向东,终是归来。

    风声渐起,淋淋沥沥的小雨落下。

    许令姜皱着眉看向天空,利索地上了马车。马车一路北行,停在文思书院前。她缓缓地下了马车,站在外面看着牌匾,许久才抬脚前行。

    书院与当年一样,并无变化。许令姜走在石板路上,看着周围的一切,缓步走向知足斋。

    “许师姐……”

    身后传来声音,许令姜转头一看,是楚不凡与杜文实几人。

    几人穿着青衣校服,笑着朝她跑来。

    许令姜瞬间被围在中间。

    “许师姐,你总算回来了,好想师姐教我们功课,夫子们可凶了。”

    “师姐,你要留一段时间吗我们可以去后山抓兔子与狐狸,上次不凡发现了几只小狐狸。”

    “师姐师姐,扬州还不好玩?你能带我们去玩吗?我听说扬州出美女。”

    “我的好师姐,你走后,书院再无让我留恋的了。此刻让我吟诗一首,诉说我对你的思念。”楚不凡夸张地表演着。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众人看向楚不凡,等着他开口。

    楚不凡毫无怯意,抬起头挺起胸向着众人轻轻一鞠,手缓缓抬起,伸向天边。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

    许令姜一个箭步走上去,给他来了个重拳。

    “谁老了,你老了别拉上我,三年多不见,作不出诗,还乱用古人的诗。”

    楚不凡捧着自己的心,装成受伤的样子,“不会作,必须要会背。我楚不凡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书院不知有多少女子对我芳心暗许。”

    众人看了一眼楚不凡,推着许令姜离开。

    “师姐,你在南阳有没有寻到什么新鲜的玩意,那里有没有好玩的地方。”

    “师姐师姐,你要住在知足斋吗?老先生可凶了。你不要多待,不然不出几日便会被嫌弃的。”

    ……

    楚不凡陶醉后,终于恢复正常。他看着远走的一群人,高声道:“等等我,我被落下了。”抬腿追上去,伸手拽着走在最后面的杜文实。

    “你别扯我。”杜文实扭动着壮实的身子,见楚不凡的手还拽着,抬手打下去。

    一声清脆的拍打声,引得众人回头看去。

    爽朗的笑声瞬间响起来。

    路再长也会走完。

    许令姜站在院门,看着熟悉的石雕,怔住。突然感觉有人碰了她一下,她回过神看向师弟们。

    “师姐快进去吧,我们回去上课了。”

    许令姜点头,朝着他们轻轻挥了挥手。

    知足斋里的树还是绿的,老先生不喜欢枯树,亲自种了常青树,大多是名贵品种。她一路走过,来到书房。

    近乡情怯。

    一路上的轻松散去,酸涩再次涌上心头。

    许令姜轻轻推开门,嘴巴哆嗦,没有出声。又走近几步,她抬头看向端坐在案桌后的老先生,喊了出来,“老先生,我回来了。”

    老先生笑了一下,看向门外。

    转头看过去,是秦秋濯与孙子卿。

    “秦师姐,孙师兄。”

    秦秋濯抬头看着比她高的许令姜,轻轻道:“昨日便知你要来,这几年长高了。”

    许令姜闻言,不知该说什么。

    屋外的渐渐雨声兼杂着雨滴竹梢声掩过了屋内的谈笑声。站在竹林下,透过轩窗看去,淡淡温馨。

    入夜雨变大,时有雷声。

    许令姜放下手中的笔,起身披上斗篷。她提上油灯出了门,雨随风落在廊下。她看着一片落叶缓缓飘落,落在石路上。满地的落叶,点点积雨。

    缓步走在廊下,衣裙被飘来的雨打湿。

    行到听雨亭,许令姜看着小湖里弯弯的水草,时不时受着大雨拍击。

    秦秋濯忙完,走在回房间的路上。突然瞥见人影,她走进凉亭,缓缓放下伞。

    “祖父离世后,我再无空闲来赏景。”

    许令姜转身看去,道:“师姐掌管书院,其中艰辛旁人只知一二。我身为书院弟子无能为师姐分忧,实在是有愧。”

    “令姜,你有你的路,我亦有我的路。所幸这两条路时有交叉,这已是极好。子卿自愿留在书院,着实帮了我很多。”

    “孙师兄一向是我们中最善解人意的,是很坚实的后盾。”

    许令姜抬头笑了笑,忽而瞥见远处淡淡的光,起身看了两眼。

    宋夫子响亮的声音渐渐传来,不知又是谁要被抓住罚抄院规。

    雨后的书院格外干净,泥土味弥漫在空气中。

    许令姜走在石板路上,看见听雨亭的几人,走了过去。

    楚不凡是最先瞧见许令姜的。

    许令姜轻轻一笑,踏进亭内。石桌上是写满院规的纸,一份份的,字迹相差甚远。

    那几张很潦草的肯定是楚不凡的,旁边字迹端正的是杜文实的……还有几份认不出。

    “宋夫子罚的?”

    楚不凡深深地叹了口气,“除了宋夫子还能有谁?我是栽在他手里了,昨夜又领了一份。师姐帮我写一份?”

    许令姜摇头,笑着看向走来的宋夫子。

    宋夫子沉声道:“楚不凡再写一百份。”

    楚不凡瞬间站了起来,缓缓转过身。他看着严肃的宋夫子,用力地点了点头。

    “宋夫子,学生有礼。”许令姜俯身道。

    宋夫子脸色微变,“你是变了。”

    许令姜怔住,宋夫子对她了解并不深,只是授过几节课。那时她是不讨宋夫子喜欢的,或者说宋夫子不喜顽劣的学子。

    是变化太大吗?所以不熟悉的人也能看出来。

    午后,青莲与白莲来到书院。许令姜叹了口气,缓缓牵过小黑。

    许令姜来到王府,缓缓脱下斗篷,“今日朝堂如何?”

    “丞相今日气坏了,一下子将他这么多帮手送进狱里,脸色大变。太皇太后也没什么可以为他辩解的,谢侯爷与顾太傅也参了他一本。”

    “若我能上朝,定要多参他几本。”

    “禹王在交州只是看似安分守己,云翼查到了一些东西。”苏正则将书卷拿出来,递给许令姜。

    许令姜落座,低头看着,眉头紧皱。

    “禹王真的是人吗?为了制好的药丹将无辜的人送到南诏成为药人,如今还要用这些手段赚不干净的银子,这些都是玩弄女子的。”

    “妓院一向暴利,他谋反定是要钱的。西郊的白鹤山庄也是他的,不过是放在明面上的,地下的妓院才是他真正的目地。你不是要替童家做主吗?那请小将军好好想想怎么做,让山庄一并消失。”

    许令姜点了点头,眼神定在桌角,手不自觉地摸在手链的海棠花上。

    天渐渐黑了,许令姜走出书房,半走半跳地走到正厅,看见苏正则,笑得很开心。

    “是想到办法了。”

    “借我用一下你在山庄的人?”

    “说来听听。”

    许令姜摇了摇头,笑而不语。

    用过膳,两人来到书房。

    案桌的书一页页掀过,苏正则手执着笔,偷偷看了眼端坐在左侧的许令姜。他轻轻起身,缓步走向许令姜身后,低头想看白纸上写的东西,不料许令姜早有察觉,瞬间趴下,将纸压在身下,转头看向他,一脸我就知道你会过来的表情。

    苏正则轻笑一声,没有半点尴尬,低着头看向神气的许令姜。他缓缓蹲了下来,两人只有一臂之距,抬手摸了许令姜的耳垂,轻轻揉了揉。

    “大将军,我的耳坠如何?”

    “雪青色,很配你。过几日我派人寻些新耳饰,让你挑几副喜欢的。”

    “不用,把银子给我便好,我很穷的。再说我的耳饰不少,沈师姐在外游玩也会寄给我很多新玩意。我只是穷。”

    “玉佩呢?”

    许令姜从衣袖里拿出玉佩,放在案桌上。

    “拿着这个,掏空整个肃王府也没事。不过你不需要,去找吉叔取钱时只需露脸便可以。”苏正则将玉佩拿起来,看了两眼,又将玉佩放回原处。

    许令姜抬手捂着脸,轻轻地摸着。

    “小将军,我看到了。”

    苏正则淡淡一说。

    许令姜愣了一下,回过神瞬间趴在案桌上,一脸气愤。

    不一会,苏正则轻轻吹灭蜡烛,提着油灯走在许令姜身前。

    两人出了书房,走向庭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