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买鞋
唐乐乐当然没略过自己,她嘴里也含了一颗糖,甜滋滋的,口感当然没有几十年后的好,有一点糖精的味道,但也还能吃。现在的人营养匮乏,能有糖吃就很不错了,哪里还能挑三拣四。
放眼望去,街上就没有长得胖的人,许多人都是黑瘦黑瘦的。毕竟,现在没有防晒霜,大多数人也没有防晒这个观念,这年头能把肚子糊弄饱就满足了,也追求不了那些高大上的东西。
现在人人都穷,没有后世那种强烈对比带来的巨大的心理落差感,大家的幸福感还是蛮足的。
唐乐乐看着面前细细品位糖果,嘴角带着笑意的老杨家人,突然觉得简简单单的生活也挺好的。
但也只是一瞬间的想法,毕竟劳苦人民大众的生活是很艰苦的,即使是她,也觉得自己之后会面临许多的挑战。
她觉得她能过上比大多数人都好的生活,是因为她有很多物资;她对未来没有太多恐惧,是因为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退路。而别人没有她这样的金手指,生活只难不易。
想到这里,她就无比佩服前辈们艰苦卓绝奋斗的精神,要让她像那样来奋斗,没准半路就累死或者饿死了。
一道突然出现的声音打断了唐乐乐的思绪:“大丫,咱去找你叔去,看他都买了些啥。”杨梅花跟唐乐乐说道。
“那婶子,这些棉花还是不要带过去吧,怕有的人看见了,眼红咱们就不好了。”唐乐乐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小东西背在背篓里是看不见,可棉花那么两大背篓,别人又不是瞎的,能看不见么。
杨梅花想了想,觉得也是哈,就让杨卫民和二妮两个人先背着棉花回去。
唐乐乐特别嘱咐叫他们直接背去她家院子就行,不然之后搬来搬去麻烦不说,还怕被别人看见,引起一些流言蜚语。
杨卫民和二妮还有些不愿意回。棉花不重,背回去不费啥事儿,可他们还想逛集市呢,咋能现在就把他们赶回去了啊。
唐乐乐见状,给他们一人抓了五六颗糖,又说:“我刚才买了两斤肉,今天晚上咱们一起吃红烧肉,我给你们多分几块肉行不。”
二人一听要吃肉,顿时满意的不得了,想着逛街哪有吃肉重要。二话不说,背上棉花就走了。
“大丫,你这好不容易才买到的两斤猪肉,花了不少钱和票呢,哪儿能让这几个小兔崽子给霍霍了。婶子晚上给你做了让你补补吧。”
杨梅花对唐乐乐说把肉给他们吃,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他们老杨家能挣这么多钱,不都是靠大丫吗,现在还要吃她的,哪儿能这样干呢?
唐乐乐劝杨梅花:“婶子,你看你的棉花和布都给我用了,要是没你们,我哪儿能有被子盖,再说了,被子还要靠婶子你给我做呢。虽然这些东西我都会还,但请你们吃肉是我的一片心意。”
唐乐乐觉得人家给你的是东西,你要是只还人家钱也太没有诚意了,所以她没说给钱的事儿。她空间里有不少被子,当时收购的一整个超市的物资里有一些质量好又不太起眼的军用被,她打算等时机合适的时候拿出一床来还给老杨家。
而现在请吃肉也是还人情,还不会让人觉得生分。
杨梅花听了唐乐乐的话,满口答应了给她做被子的事儿,于是对吃肉也不再说啥了。
几人一起走去找杨国顺和大妮。
杨梅花背上带着一个背篓,里面是老杨家用自带的粮食袋子装着的一斤玉米面,还有两斤猪肉,以及刚才买的其他东西。
三妮是杨老太太牵着的,三岁的她对热闹的集市处处好奇,两只眼珠子仿佛都不够转了。但是她很乖,吃着糖就不再吵着要这要那。
唐乐乐边逗三妮,边看着集市里卖的这些东西。基本没有卖吃食的,就卖着一些小物件儿和手工能够制造的东西。
集市很热闹,十天才一次的大集,许多人在家待得憋不住了,于是都跑出来逛,导致街上有一些挤。
买东西的人倒是少,毕竟也不是啥能吃的东西,对他们没啥吸引力,他们纯粹就是来凑热闹的。倒是有一些小姑娘看着一个摊儿上摆着的红头绳儿舍不得离开。
唐乐乐她们向前挤了一段距离,终于见着了前面一个摊子前的杨国顺和杨大妮。
杨老太太年纪是大了,但嗓门儿不小,那喊自家儿子的声音瞬间传出老远。
杨国顺一回头见着自家人,心里一喜,忙叫人赶紧过来。
唐乐乐几个人挤过来一看,发现原来是一个鞋摊子。杨国顺和杨大妮正在盯着摊子,犹豫要不要买鞋。
这些鞋都是乡下人家自己用土布纳的,做工虽然不精致,也没啥颜色可谈,都是灰扑扑的,但是能穿且牢啊。
而且就算是土布,那也是要工具,技术和材料的,不说老杨家人,就算是整个小屯子村儿里,就没人会这些东西的。他们倒是会自己纳鞋,可那也得有布哇。
织布这技术基本是祖传手艺,人家靠这东西吃饭的,怎么可能随便告诉别人。
因此,这摊子上的土布鞋算是十分珍贵了。老板不要票,只收钱,一双鞋要两块钱呢。小一点的鞋稍微能便宜两三毛。
杨国顺手里虽然有钱,却也在犹豫着。两块钱不便宜了,以前他们一年最多就能挣30来块钱,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就有十多二十块啊。
杨国顺想要一双,大妮也想要,但他们都不敢买,得杨梅花同意才行。
正好人来了,杨国顺就跟自家媳妇儿商量着。
唐乐乐觉着这些鞋挺不错的,先不看外表丑不丑,但做工是挺扎实的。两块钱对她来说不贵,于是她挑了个自己合适的码子,当场脱下鞋试了试。
她之前脚上穿的是一双缝缝补补多次的鞋,穿了很久了,也烂了,是原主母亲生前给她买的和补的。
算起来应该有快三年历史了,算是一双有故事的鞋。但再有故事也抵不住它烂了旧了的事实。
所以唐乐乐看到新鞋子当然开心了。她试了试发现很合适,就是鞋底不太软,不过也正常,土布的工艺让它自然比不上工厂生产的布那般柔软。
她大手一挥买了两双。因为年纪小,脚不是很大,所以老板卖她一块八一双。
看到还有鞋垫子,4毛一对,唐乐乐也挑了两对合适的。
老杨家人看唐乐乐这么个买法,心也都痒痒了。杨梅花心一横,竟然决定给家里人一人买一双鞋。她想着大家的鞋都烂了,缝缝补补了许多次,反正挣了钱,没必要那么委屈自己人。
杨大妮之前卖鱼也分了钱,她说她要自己买。于是她挑了一双鞋,买了一对鞋垫,花了两块四毛钱。她15岁了,脚长的也不小,老板不肯少钱,还是收的她两块钱一双鞋。
杨卫民脚跟大妮差不多大,也收的两块钱,二妮的脚比大妮的小上一些,老板收的一块零九毛钱。杨梅花,杨国顺,杨老太太各自也买了一双鞋,每个人也都配置了一双鞋垫。
杨老太太想着自己也有钱,就自己掏吧,结果杨国顺杨梅花说什么也不让,都说要孝敬娘,求着付了钱。
至于给杨卫民和杨二妮买的鞋和鞋垫子,杨梅花打定主意是要把钱要过来的。大妮都自己买了,他们两个当然得自己付钱了。
杨梅花始终觉得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否则会有人心生不满。虽然杨卫民是儿子吧,但她心里也是疼女儿的,也不想让女儿们伤心。
杨梅花最后突然想起她还有一个大儿子卫军。心一狠,也给卫军买了一双。得亏她知道卫军脚的大小,现在只用稍微买大一点儿就够卫军穿了。给他留着,等他以后退伍回来穿。
卖鞋老板这一下子就赚了二十几块钱,可把他乐坏了。他实在没想到,这看起来挺穷的一家子人,竟然这么有钱啊。挣了这么多钱,今天回家媳妇儿肯定要给他加餐了。
不过最后还是有人不满闹起来了,这人就是三妮。没办法啊,老板没做那么小的鞋,三妮想穿都没辙。于是三妮委屈巴巴的看着老板。
老板都被看得有点儿心虚了。不是,他也没办法啊,他媳妇儿没做小孩子的鞋,他现在也变不出鞋来啊。
唐乐乐提了个建议,让老板回去给三妮定做一双她鞋码大小的鞋和鞋垫,付一半订金,下次大集来拿。
老板思考了一下,觉得好像可行,于是同意了,决定一共收三妮一块三一双的鞋和三毛钱一对的鞋垫钱。现在只收一半,也就是8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