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边疆战事
后来都城设立了收容所,这些拐子便把暂时不能脱手的孩子,送到收容所来养着,还能省一笔伙食费。这些孩子如果找到了买主,卖的银钱会分给收容所一部分,大多也都落入了管事的口袋。
万幸的是,后头这些丧良心的交易,秦侍郎并不知晓。他动的那笔金银只是秦苏苏捐赠的,还是用在了修缮陵苗,再追根揭底下去,那也是户部未能及时拨款的失责。
饶是如此,秦侍郎还是因御下不严挨了训斥,同工部尚书一起罚了半年俸禄。
而户部也因此受了责罚,并且还扯了翎王一把,只说当时是翎王借口有一批木材未到,先不给工部拨款,这才延误了。
如今款项既然都扒拉了个清楚,那便该哪个部门的就归哪里,此事牵连的众人都受了责罚,翎王更是被训斥了一番。
想来年开朝之后,翎王一党不会那么好过了。
“她真是越发能耐了!”
回到府中,翎王便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想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秦苏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分明那是一粒被他捏在手心的棋子,谁曾想一步走错,竟然反噬了自己!
可再如何气,如今一时他也无法对她出手,只能将此仇先记在心里。
既是他的棋子,他又岂可轻易让她逃脱掌控!而且现在越来越聪明的棋子,更令他感兴趣了。
“王爷。”暗卫出现,“属下查到那些拐子,或许与杜家有关联。”
杜家,以杜丞相为首,都是太子一党。听说皇后也有意让杜琼儿做太子妃,牢牢的绑定两方的关系。
若此事能扳倒杜家,那他受几句训斥就算不得什么了。
翎王阴郁的眼里放出毒蛇般的光芒:“去推刑部一把,最好查到太子身上去。”
这些证据,若是不送给刑部,都对不住太子这番布置了!
拐子的口也不紧,刑部顺着抓到了背后管事,又顺着查到了后面,最后竟发现与朝中都城守备有关联。
这都城守备官职说大不大,手里却是握着些兵的,也算是能吃得开。
虽不是什么大官,但问题是这都城守备乃是杜家远亲,是太子一党的人,这……便不好再下手了。
得罪了太子,为臣为官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啊!
李照也觉得查到此番地步便够了,但是这都城守备也不该放过,只将所有罪责推到都城守备身上,保全太子一党。
不过,这事儿不能白做,总要叫太子知晓,捞点儿好处才行。
太子正为收容所被查的事情焦心,便收到了刑部的通风报信,看完信件,太子脸色也并没有好多少。
“这群废物!”
“如今之计,只能弃卒保车了。”杜丞相轻叹。
同时在心里也庆幸,还好收容所没开几年,他们还有好些计划没能进行,若不是到时被抓到了证据。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太子尤自不满:“一个收容所而已,竟要弄出这般大的阵仗!都城守备那边折了,丞相你须赶紧选个人顶替上去。”
都城守备是个很重要的位置,不能被其他党派的人抢了。
杜丞相点头:“臣这就去安排。”
“还是你最让孤放心,等日后孤荣登大宝,定忘不了丞相的功劳。”太子笑着夸赞。
杜丞相宠辱不惊:“殿下只要对琼儿好些,臣也就心满意足了。”
太子大笑了两声,只道:“那是自然!”
杜琼儿往后会是太子妃,他还得倚仗着丞相府,就自然不会薄待她。只不过以后,就不一定了。
临近过年,李照和刑部终于将收容所的事情查探完毕,顺带挖出一批拐子,还揪出了幕后主使都城守备。
皇帝大怒,下令将都城守备革职斩首,其家人流放永不得归京。
空出的都城守备一职,最后落到了一姓赵的武官头上。
至于收容所,最后皇帝特别设立了一个职位,只管理收容所。所有收留的孩子信息都要登记在册,呈上朝廷已供检查。
此事处理完毕,大年三十便来了。朝堂上下皆是松了一口气,松松快快的过个好年。
将军府内,一家人用了团圆饭,一起坐了会儿,宋氏便说撑不住,回去歇息了。
只剩小夫妻两个在前厅待着也没意思,索性一起回了兰芝院。
“小姐,食材都准备好了!新鲜送来的猪肉和白菜!”碧溪走进来。
顾庭问秦苏苏:“都吃过晚饭了,还准备忙什么?”
“包饺子呀!”秦苏苏眨了眨眼,“这漫漫长夜,总不能干坐着等天亮吧?夫君陪我一起包饺子,明儿一早正好煮了吃。”
“漫漫长夜……也不难过。”顾庭不知想到了什么,眼里露出几分笑意,拉着她往里走,“既是都沐浴过了,便不要再折腾脏了,饺子就叫下人们去包,咱们做点别的打发时间。”
等到了里屋,秦苏苏才明白他口中的“打发时间”是要做什么。
不过,她甚是喜欢。
当午夜的烟花燃起时,床帐中已是一片热烈如火,秦苏苏抱着他的脖子,轻声道了一句“新年平安”。
她只希望,她的夫君可以平平安安的。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开始,一骑快马闯入都城,“边疆告急”一声急过一声,一直往皇宫去。
这个年就安稳过了一天,初一便因边疆战事,满朝文武聚集在金銮殿,商量退敌之策。
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嚷了一阵,却都没出个结果。
还是翎王站了出来提议:“不如让大将军领兵出征。”
“满朝文武,除了顾庭,竟没个能领兵了将领了吗?”皇帝皱起眉头。
顾庭确乃军事奇才,若叫他领兵,此战必胜。然而将兵权交到他手上,皇帝并不那么放心。
将军府能得的荣誉和赏赐已经够多了,这回要是再立战功,恐怕得封个王爵之位才能彰显皇恩了。
可异姓王,太过危险。
满朝文武噤声,就在皇帝脸色越来越难看时,一个武将站了出来:“臣中郎将赵升,愿为副将随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