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读书就得挂(科举) > 107、装乖

107、装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读书就得挂(科举)");

    赵景焕并未将同窗的小心思放在心上,倒是对即将到来的年节十分期待。

    这毕竟是他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也是他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与家人一起过年。

    年节是大兴百姓眼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从进入腊月开始赵家就开始忙碌起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即使这个时空并没有明□□,可腊八粥的习俗却依旧存在。

    腊月二十年的时候,家里头便开始祭灶吃糖瓜,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得吃豆腐贴福字,腊月二十六吃肉,二十七置办年货,到了二十八赵景焕回到家中,便看到了各色花样的糕点馍饼。

    家里头从上到下都忙成一团,赵景焕赵德海赵景谦三父子反倒是成了最空闲的,因为腊月习俗最忙碌的是家中的女人,尤其是黄氏忙得脚不沾地。

    等到曾先生终于大手一挥放了假,赵景焕回到家就得开始祭祖,只要享受现成的就行。

    瞧着黄氏都瘦了一圈的模样,赵景焕暗道古代过年这也是体力活,尤其是作为一家之主的当家主母更是辛苦。

    真正到了大年夜反倒是能歇一歇,因为这一天吃完了年夜饭就要守岁,一家人围着暖炉子说说话唠唠嗑就行。

    赵景焕懒洋洋的靠在赵景谦身上,瞧见弟弟剥好一堆瓜子就抓过来一口吃了,满足无比。

    赵静丹看不下去了,伸手要拧他:“大哥,你别老是欺负谦儿。”

    赵景焕拍开她的手:“谦儿乐意。”

    赵景谦也乐呵呵的说:“大姐,大哥读书辛苦,我闲着也是闲着,剥瓜子还不容易打瞌睡,姐你要吃吗,要吃的话我也给你剥一些。”

    赵静丹顿时气结,鼓着脸说:“我不吃,我怕上火。”

    赵景焕又吃了一口瓜子,嚼得咔嚓咔嚓响:“你就是脾气太大,这才容易上火。”

    赵静丹脸色一黑就要发作,但想到今晚是大年三十只得忍下,却伸手一把将赵景谦剥好的瓜子全塞进了口中,一颗也没给赵景焕留下。

    “想吃就吃呗,我又不跟你抢。”谁知道赵景焕也不生气,反倒是伸手抓过果子吃起来。

    赵老夫人瞧在眼中,含笑说道:“阿彘长大了,如今这三个孩子感情多好。”

    “是啊,谦儿可喜欢他大哥了。”黄氏顺势说了一句,心底却忍不住想起自己那未成形就落了胎的孩子,看着火光便有些出神。

    赵老夫人和赵德海却都未注意她的神色,赵德海开口教训道:“阿彘,别老使唤你弟弟妹妹,你自己没手没脚吗?”

    “爹,你尝尝看。”赵景焕手指一转,就直接把一个剥好的橘子放到了赵德海手中。

    “算你有良心。”赵德海冷哼一声,满意的塞进了口中。

    赵老夫人瞧着好笑,看了看微笑不语的林嫣然,伸手将她搂在了怀中。

    林嫣然微微一笑,虚虚的靠在赵老夫人怀中,也开始为她剥橘子。

    这一年是多事之秋,对于赵家来说更是如此,一度差点缓不过起来,但年末的时候赵德海升了官,这也算是否极泰来了。

    到了大年初一,上门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黄氏的亲哥哥,黄家如今的当家人更是亲自上门拜访,送来的礼物一件比一件贵重,可见想要修复关系的心。

    只可惜这一次无论他的姿势摆的如何得低,赵德海对黄家的态度却十分冷淡,太过于贵重的礼物也是不肯收下,只愿意当寻常亲戚走动,这还是给了黄氏脸面。

    就连黄氏一想到自己那无缘人世的孩子,对黄家也摆不出好脸子来,只因为是嫡亲的兄妹才没把黄老爷拒之门外,但要更多却没有了。

    黄家这边的亲戚赵家能够冷落疏远,永宁候府那边却不好说。

    赵德海出事的时候,永宁候府的做法也让人心凉不已,但事情过后侯府送来厚礼,显然也是要把这事情盖过去的意思。

    赵老夫人记恨当时永宁候连面都不肯露一下,平日里的走动也冷落下来,送往侯府的礼节也轻了几分。

    可归根究底永宁候府是赵老夫人的娘家,如今的永宁候还是她的嫡长兄,若是逢年过节都不走动的话,恐怕就要有人说赵德海不知礼数,连自己的亲舅舅都这般怠慢了。

    尤其是这一年的大年初五乃是永宁候六十大寿的日子,永宁候府大宴宾客,也客客气气的给赵家送来了请帖,这一日是怎么都逃不过的。

    到底是血亲,于情于理小一辈都得过去,就连林嫣然论血脉关系的话也不算远,这一日都是要跟过去的,否则容易被人说嘴。

    赵老夫人换上了新衣,打扮的也还算富贵,脸上却并没有几分喜色,只拉着林嫣然嘱咐道:“待会儿跟在祖母身边,不要乱走。”

    林嫣然连忙点头,她是知道自己亲生祖母出嫁之前,与如今的侯夫人有几分龃龉,这也是为什么她父母双亡之后投奔的是赵家。

    赵老夫人见她答应,又看向了赵景焕:“还有你,可不能跟往年似的淘气。”

    赵景焕笑着答应,想起来赵景焕跟永宁候府的那一位刘洵臭味相投,以前的关系十分不错,每一年去永宁候府做客的时候都能玩到一起。

    不过从永宁候到永宁候世子都非常不喜欢原主这种纨绔,认为他会带坏了自家孙子/儿子,刘洵如今已经年满十五即将议亲,跟他的关系自然也就淡淡了。

    黄氏那边却有些不同,她心底虽然也记恨永宁候府见死不救的事情,却知道侯府的门第高,别人想去赴宴都没机会。

    不提别人,知道赵家要去寿宴之后,黄家那边的嫂子可不就一连来了好几趟,又是送礼又是求情的,只想让她将两个侄女儿都带上长长见识,若是能趁机被哪位夫人看中成了亲家自然就更好了。

    若是以前,黄氏被朱氏一求情肯定就答应了,但这一次她却咬牙没松口。

    不过这会儿在马车上,黄氏还是低声叮嘱道:“丹儿,到了地方你懂事一些,在外头可不能跟家里似的大大咧咧的,别人看了会笑话的。”

    她女儿也不小了,再过几年就到了相看定亲的时候,黄氏对这种能够见到京城几乎所有世家的寿宴自然是重视万分的。

    赵静丹心底很是不以为然,黄氏却伸手掐了她一下:“听见没有。”

    赵静丹只得委委屈屈的答应:“知道了。”

    黄氏这才放心,再看了一眼小儿子却没有多说什么,小儿子她是知道的,向来都是个再乖巧不过的性子,可不像上头这两个一个比一个能闯祸。

    赵老夫人能想到的事情,赵德海自然也能想到,进门之前直接把赵景焕拎到了自己身边待着,警告道:“不许乱走,随我去见见人。”

    赵景焕只得挥别了弟弟妹妹,苦哈哈的跟着赵德海去见人了。

    在赵景焕的记忆中,赵德海也鲜少会带着他去见同僚和好友,毕竟以前的赵景焕天生反骨,亲爹的话也不听,学识也是一塌糊涂,赵德海带着丢面子不说,还容易得罪人。

    如今一年功夫过去,赵德海自觉地儿子能拿得出手了,这才笑盈盈的带着他到处溜达,只为享受别人几句夸赞。

    大约是以前憋得慌,如今有了机会就可着劲的补回来,这一日赵景焕只觉得自己拜见了整一个官场,除了那几个身份贵重没出现的,几乎都见了个遍。

    赵景焕只需要乖乖的跟在亲爹身后,看见官职比他爹高的就喊大人,看见官职比他爹低的就喊叔叔伯伯,顺势还拿到了一堆的见面礼。

    “这算是赵景焕的遗泽吗?”赵景焕在心底问道。

    要不是以前的赵景焕几乎没有见过这些“长辈”,他也拿不到这么多见面礼了。

    系统对他私自给自己放假很是不满:【俗,这些东西值什么,积分能买到一切。】

    赵景焕看了看系统还未刷新的三样商品,呵呵笑而不语。

    系统又催促道:【交际就是浪费时间,你还不如回家读书!】

    赵景焕压根不搭理他,继续保持着热情却不谄媚,真诚谦虚却不卑不亢的笑容,反正他爹出面交际他几乎不用说话,有几个好事的会考校几句,赵景焕也能迅速的应对。

    一会儿功夫,赵景焕原本纨绔的名声反倒是被洗刷了不少,甚至不少人私底下都想着,赵家这位公子看着跟瓷娃娃似的玉雪可爱,跟在赵德海身后一脸乖巧,实在不像是能干得出火烧藏书阁这种事情来的混账东西,也许当年有误会?

    赵景焕勤奋努力了快整整一年,硬生生从被逐出书院的纨绔变成曾先生的关门弟子,甚至把曾家藏书阁都啃掉了一个角落,原主在外的名声却依旧不好听。

    谁知道今晚走了一趟,纨绔的名声反倒是去了大半。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赵景焕摸了摸自己的脸皮子,暗道装乖果然是刷在长辈心目中形象分的好办法,正好,装模作样他在行。

    2("不读书就得挂(科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