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寒门母子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变味 (节日同庆,四更)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变味 (节日同庆,四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穆念慈也听不下去了,质问赵敏:“你就那么听着?任他们那么诋毁咱家主子?你咋不喷他们?!”

    赵敏马上回道:“哪儿能!我当然喷了!我当时就骂上了!

    我说:让你们养鸡你们就养?

    她是拿刀架在你们脖子上逼你们了?还是绑你们家小孩的票威胁你们了?

    你们养鸡给谁养的?自己不吃肉、不吃蛋、不卖钱?心里盘算着赚钱,还要怨怪增加劳动!

    有种就别养,人家赚钱你们看着,人家吃肉你们就馋着!”

    黄蓉拍巴掌:“骂得好!”

    穆念慈摇头:“还是没骂道点子上,他们针对主子是女人呢!”

    赵敏顾不上与穆念慈探讨怎么回骂力度更强、更到位,因为还有更气人的。

    赵敏干脆把筷子上的鸡头扔进碗里,用筷子尖戳着鸡脑壳:“人家可不在乎我说的话,马上就给我顶回来:说棉花大人满城张贴告示让养鸡鸭,还规定每户不得少于五十只!

    说鸡苗不花钱吗?鸡苗十文钱一只,鸭苗更贵,十五文钱一只!五十只鸡苗就得五百文,哪家出得起?你让养鸡咋不出鸡苗钱?

    还说,农户养什么种什么是农户自己的事儿,一个整天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娘们儿懂个屁!”

    这下黄蓉也口吐芬芳了:“他们鸡屎吃多了,都吃进脑子里去了吗?!谁贴告示了?谁规定他们养多少鸡鸭了?!主子只是倡导!”

    祥子已经暴跳了,眼睛立立着,大脖筋炸着,开口就是:“我tm……”

    楚清把筷子也放下,都吃出鸡屎味儿了。

    “不许说脏话!”楚清说道。

    祥子一屁股坐下了:“那我没话说!”

    卓耀看了看他们,觉得自己这两条竹叶青浪费了,真心疼!

    卓耀说道:“你们想过没有,告示,是各地县衙张贴的,但是老百姓骂的是咱家老大,说明什么?”

    祥子一下子就反应过来:“知县们宣扬的!肯定是他们!他们背地里造谣!”

    楚清抿了抿嘴,不愧是卓耀,看问题看本质,跟她想到一起了。

    这就是官场的态度,楚清一个建议,到他们那里就变味了。

    对这些县官老爷们来说,当面恭维你,是因为你官职比他们高,可不代表人家就真的佩服你。

    什么“拳头五县”,要是没有种棉花一说,他们能上门找你?你的建议在人家眼里,不过就是利益交换。

    他们认为,你想给自己造“政绩”,他们呢,想种棉花,那大家就相互交换吧。

    但有一条,你的建议,毕竟是从我嘴里下令施行,那责任不能我担着,得让老百姓知道是你的责任。

    可是呢,楚清只是建议多养鸡鸭,到他们那里,就变成明文规定了,甚至在数量上都严格要求了。

    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鸡苗,也不是所有的鸡苗都能平安长大,这里面也是有不小的折损。

    这个折损也是要老百姓自己承担的。

    老百姓能把饭吃饱都难以做到,这么大的成本他们怎么能心无怨怼?多数人家甚至是把给儿子娶媳妇的钱,还有老人攒的棺材本都用上了。

    那老百姓能不骂么?骂谁?知县大人说了,是棉花大人让这么干的,那就骂棉花大人呗。

    原本,“棉花大人”是棉花种植户因为增加收入而感激楚清,给楚清起的爱心绰号,现在已经变成“坏官”的代名词了。

    建议增加禽畜养殖,这件事说起来不是楚清瞎出主意。

    密侦司是有地图的,每次楚清出行前都会先研究地图,然后再根据设想的路线,找出相应的《县志》、《乡志》进行琢磨。

    而不是到一个地方,现去了解这个地方的水土,那样全靠两条腿、两只眼睛,去走、去看,一年也走不完几个地方啊。

    比如说义斌府,它和宣慰府、吉顺府都是与新伦州交界的州府,在新伦州还是旧东伦国时,这里就是边境。

    边境什么户籍的人最多?军户。

    军户是官府指定出军的人户。入军户后,世代为兵,社会地位低下。

    大宣朝的人口基数小,军力弱,虽然有军户作为支撑,但是远远不够,当年跟东伦小国作战,都需要大量征兵,就可见一斑。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的胜利,都离不开后勤补给的重要作用,其中的粮食补给,在历朝历代都是重中之重。

    只靠从百姓处征收税粮,远远不足以供应战时的需要。

    所以通过多方并举的方式,解决后勤问题,即从百姓处征收,军队再自主解决一部分,以达到减轻国家压力的目的。

    所谓,“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昔汉武以屯田定西戎,魏武以务农足军食,定伯兴王,莫不由此。”

    现在新伦州的棉田,就是军屯,只是不是用来解决粮食问题。

    像义斌府这些原先的边境州府,仍然有大量的军户,就是为了解决军粮的问题而存在的。

    只是现在,驻军已经都东迁到新伦州,但是军户还都留在此地。

    这些军户,很多男丁都死在战场上,家里没有壮劳力,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种地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相当大的负担。

    而且这里的地势偏高、土质相较江南六府来说,算是贫瘠。

    劳动力不够,那就只能力求精耕细作,保证这些土地中相对肥沃的那部分能够有好的产量。

    这样一来,就有不少田地慢慢荒废。

    但是粮税不会因为因此而降低,尤其遇到灾年或者战乱,反而要求缴纳更多的粮食。

    重体力劳动不适合这些缺少壮劳力的家庭,而这种家庭又不在少数,因而楚清在调查过当地的土壤和劳动力结构之后,建议这些家庭进行禽畜养殖。

    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来,肉价总是远远高于米价的,他们有了收入,缴不满粮税时,可以用银钱补充。

    当然,楚清会收购他们的禽畜粪便,也可以给他们增加收入。

    这也只是建议。

    但是军户们很是高兴,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不难。

    这里气温高于北方,孵化鸡蛋比较容易,不用像北方那样,要整日砍柴烧炕,给鸡蛋保温。

    而且那时候楚清大量招工伐木开荒,军户们利用农闲时间也赚到些银钱,可以购买鸡蛋,自己孵化。

    现如今,他们自己留下的鸡苗已经长到二、三斤重了,而且他们还卖出不少鸡苗,赚了钱。

    甚至有些家里没有成年男丁的老弱军户,专门靠孵化鸡苗赚钱。

    但是同样的建议,到了这“拳头五县”就完全走了样,变了味。

    知县们张贴告示,然后守着告示的衙役给宣读、讲解,内容是:司棉员外郎下令,全体农户养殖鸡鸭,每户不得少于五十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