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第章 军区大院_八百三十七第章 盘活旧时光
“是你!”
“是你!”
吴江龙和对面的人几乎同时发出这样的问话。
一瞬间,能从陌生的面孔中回忆出接近二十年老朋友旧时的面孔,没有非常深刻的印记很难做的到,也许那就是刻骨铭心。
此人叫孔武,新华区的公安局长,因为这是个要案,又是涉军的案件,所以他亲自来了。
说起孔武,他与吴江龙还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我们知道,那场战争是在七九年二月打响,前前后后共有一个月时间。其时,真正胶着战争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半个月。
当战斗到一定程度,中国军队反击战的目的达到后,中国军队开始后撤。没几天的时间,大部队几乎全部撤回国内。但也有一部分人员因没有接到命令,或担任后卫,或其它什么原因,暂时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在此时期内,越军开始纠集各种力量进行尾随。对付中国大部队可能有危险,但以人数众多的数量来对付走失或丢失的中国失散军人,这些越军武装力量完全有这个能力。因此,落后的中国军人,便成了孤军奋战。他们能打则打,打不过就躲。
但在敌方区域内,天时地理人和全不占,其结果可想而知。于是便出现了被杀,被抓,被俘的可能性。
这位孔武就几乎成了后者。如果没有吴江龙,也许他今天就不会坐在这,走进军区大院,堂而皇之地来要人,很可能从某一天起,他就在某一个小山村种田、养猪,或干些其它什么农活,其他不起眼的工作什么的,这都有可能。
从这点上看,我们的吴江龙同志此时出现,来为儿子寻找说法,这个结果因该还不错。
那么,他们俩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接续前言,自从吴江龙在那场阻击战结束后,他便与大部队彻底地失去联系。由于搞不清部队所在,只能是往北寻找,因那里是因家的方向,这样走不会错。
但是,越军不会让他走的轻松,一路上,甚至整个越北,到处都是越军的搜索部队,再加上地方民兵和普通老百姓,不说是构成了天罗地网,但要从眼皮子底下通过,也没那么容易。因此,一连几天,吴江龙都是在大山里与越军搜索部队玩捉迷藏。
这时的他简直就是一只孤狼,困了钻山洞,饿了找野果,还时不时地与越军小股部队打上一场遭遇战,打了就跑,得了便易就抢,以此来补充物资。
这一天,吴江龙正在山洞里迷糊着,因为越军白天搜山,各条路又卡的非常紧,他只能是在夜里活动。
突然间,他听到远处传来一片枪声。对他来说,这是好兆头。有枪声就有战斗。有战斗,那里就有军人,而且,很可能是中国军人。
吴江龙要找的,就是中国军人。于是,他提着枪,便朝那个方向跑去。
在大山中,听到枪声容易,找到或看到那就难了。有句古话,“望山跑死马。”看着没多远,等走起来,那可远着去了。
吴江龙一座山一座山的翻越,他害怕枪声停下来,一旦停下来,说明战斗结束,不管是谁胜利,对他而言都是信息的消失。
果然,在吴江龙跑出四五里的光景,枪声真的没了,甚至连零星的枪声他都听不到。
吴江龙有过犹豫,是去还是不去。其结果,只能有两个,一个是我们的人消灭了越军,另一个可能,是我们的人全都牺牲了。此种情况下,哪一个更为真实。吴江龙当然希望我们能够胜利。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这种可能性非常的眇小。
中国的大部队已经撤回国内。现在的这里,满山遍野都是越南的正规军或是地方武装,一旦被纠缠上,就如同闻腥而来的非洲鬣狗,躲都躲不掉。在越军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我们又没有后援,无论打多久,多么能战斗,多么英勇,最后都会弹尽人绝。
吴江龙不愿往坏处想,但这又由不得他,这是现实。为了一看究竟,他决定还是要过去。
到了一个山项,吴江龙远远的看到,远处的山坡洼地上,満山遍野一片黄,那可不是草,是越军。吴江龙心想,这下完了,肯定是我们的人没有走出去,全都终结在这里,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越军。
为了一看究竟,他拿出望远镜开始朝那个方向观望,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线索,哪怕是蛛丝马迹也行。搜索了一会,他看见在黄色衣服当中,有几个人是绿色的衣服,不过,他们全都是躺着的,还看不出是死是活。
有几个越军过去,把这几个人硬是拉起来,在越军的强拉硬扯下,他们还能站立。
这下吴江龙高兴了,心里想,“他们还活着。”人活着,就比死了强。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回国的可能。
没错,这五个人还活着,其中就有孔武。那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前面说过的情形大致都是如此。这位孔武带着一个排的人,与吴江龙担负的是同样的任务,是在堵击越军,掩护大部队回国的过程中失去了支援,才有现在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越军的地方武装是军民混杂,不分男女,但战斗力很强,又具有地利优势,找你外来者麻烦那还不简单。因此,在我大部队撤走后,孔武的这个排说什么都脱不了身,被敌人死死地给缠住。
为了清处掉身后这块烂肉,他不得不带着人进行清扫,来了个反扫荡,准备把后边这伙地方武装消灭。于是他由阻击转为边打边撤,甚至有时还发起反冲锋。随后他离中国大部队越来越远,紧跟着进入大山中,于是便中了圈套,掉入了陷阱。
在他追击这伙越军时,不久便在山里迷了路。没过多久,便被很多越军给包围。在此过程中,他也采用了吴江龙相同的办法,一路打,一路撤。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战斗过程中,他即没有甩掉越军的追击,而且人员还在不断地损耗。
就这么着,他们这个排剩下的人,一路从南向北走来,渐渐的接近了吴江龙躲藏的这片地区。
但他们走的不顺利,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他们一直是被越军咬着不撒嘴。想一想都知道,该有多痛苦,多难。道路不由他们选,想去哪就去哪!他们是慌不择路,看哪人少,就往哪里去,谁知,这也是越军逼迫的结果。
没多久,他们便走到了一处绝路。前是悬崖,后边是追兵,这下没地方退了,随之被赶来的越军堵了个正着,于是便才有了吴江龙听到的那场枪声。
不等吴江龙赶到,他们剩下的这十来个人,疲惫的几乎连枪都拿不动。子弹更别说,已经是打光了最后一发。此时的枪,只不过是比烧火棍好后看些,唯一的作用是抡起来还能够砸人,用枪刺去捅也可以,但这基本不可能。因为人人都没了力气,连最后这点本事都没有,又怎么能抡的起。
这场战斗下来,孔武他们这个排又死了五个,剩下的这五人,不是累的爬不动,就是有伤在身,最后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死尸一样被越军抓了俘虏。
吴江龙从望远镜看出去,看到这五人不是被越军押着走下山,而是被抬着,享受着重伤员的待遇。
吴江龙心痛啊!别看越军抓走的人他不认识,但能感觉出来,这是中国军人不假,是军人就是战友。可他一点办法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五个战友被越军押走。如果他想去救人,其结果无非是增加一具尸体,或多一个俘虏而已。
吴江龙可没这么傻,想救人,机会有的是。还是那句话,留得清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个时候,吴江龙手里的望远镜可起了大作用。他不干别的,跑到一个高处,把身体隐藏起来,然后专注于敌人的押解。
然后他看到,越军把这五个人抬上公路,然后装上车,向前开走。
向哪个方向开,肯定不会是向北方,当然是越军的老巢,什么镇,什么村,怎么也得是越南有人居住的地方。
吴江龙已经跟越军打交道这么久,越军有什么特点,什么打算,他总能摸到一些。于是,他转过身,顺着公路寻找越军可能落脚的地方。
既然越军在这里没把被俘的这五个人弄死,说明他们活着还有价值,既然有价值,越军肯定会不让他们死,那就是,有可能给他们吃的,给他们治病。在深山老林怎么治,当然是村庄了。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什么样的人算是战俘呢!根据依往发生的情况判断,一般都是被敌方主动放掉的,也就是说,经过交战双方谈判,由双方交换回来的人,基本就是了。
如果在敌人审问下没有判变,而且又采取了一些措施,从敌人那里逃出来,那就不能算俘虏,也不能算战俘,应该算是英雄。
被抓可以,但如果能从敌人魔掌下跑出来,甚至还能杀些敌人,这怎么能算战俘。
也就是说,如果眼下这五个人,没有叛变,还能在某一个时间逃出,他们就有资格光荣回国。吴江龙此时来救他们,当然很有价值。否则,救回来的只能是几条生命而已。
对这条路,吴江龙太熟悉不过。因为此时的越南北部山区,大路非常少,能够称得上大路的并不多,能跑汽车的就更少了。
在战争一开始,为了让中国军人不迷路,他们必须熟悉地形。因此,在中国军队进入越南后,军人们没少研究地图,甚至在这条路的两边,什么地方有村庄,什么地方有敌人的工事,都一清二楚。不然,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到凉山。
吴江龙站在高处,只要一个转身,几十公里外的距离就一扫而过。而那辆汔汽车,还要跑上个把小时,甚至会更长。所以他不着急,只要找到敌人可能路过,或者是今晚的终点就成。
很快,吴江龙发现了第一个落脚点。那里是一个村庄,一个不太大的村庄。吴江龙分析村庄大小,有没有越军驻军,是否便于看押俘虏。
战争打到这份上,越军不可能没有俘虏营。但俘虏营得是一个合适的场所,最起码要在便于生活,便于交通,便于与大城市拉近的地方。可这地方没有,因此,短时间内,押到俘虏营的可能性还不大。
看看天色不早,已经渐渐的黑下来。从越军的习性上看,只要不是偷袭敌人时需要黑夜掩护,越军很少在黑暗中,在这么破烂的公路上开车跑。
吴江龙简单掐算了时间,他估计,越军的汽车到那个村庄的位置时,天肯定是黑透了,由此他断定,越军有可能就在那个地方落脚。
既然估算出敌人落脚的地方,那就赶往那里去救人。
此时,吴江龙距离那个村庄也很远,好一点的优势,就是他可以翻山,不用绕来绕去,这样会减少一些路途。
吴江龙下了这个决定,便简单收拾一下,断定方位,直接奔那个村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