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许敬宗的猜测
许敬宗真想把他们嘴全都缝上。
等唐国公的煤矿放产出来,你们就知道煤价一事还是要靠商人,不过此商人身份稍微贵重了点而已。
况且,煤价上涨最大原因是煤的供应有问题,商人不肯放煤只是少数罢了,毕竟各地煤矿都是零散的,就那么点煤,哪里供应得了全国各地的窑?
就算没有商人囤积奇居,煤价上涨乃是必然之事,因为,你没有煤卖啊!
许敬宗被人呸了一口,脸色变化几分,终于忍不住了。
“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正憋着火气,但是又因为文官们抓住了痛脚无法反驳,只能阴沉的道:“说。”
“臣以为目前全国煤价飞涨只是暂时,不出一月,便能恢复正常!”
李世民一怔:“你怎么知道?”
许敬宗暂时还没想好回答,但是他觉得这个猜测肯定是对的,毕竟唐国公憋了这么久还没出煤,肯定是在等着煤价涨到他心目中的位置为止。
以他对唐国公的了解来看,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只要此时放出煤,那么一月之内煤价定然回落。
但是,这不能跟陛下说啊。
支支吾吾了一会,边上的御史正准备再骂他,许敬宗一个激灵道:“陛下,臣记得柳大人曾经对经济一事有过讲解,臣便是从柳大人那番话中领悟出来的!”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面色沉着的柳之允,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当初柳之允说的那番话。
但到底说了什么,好像也记不起来了。
柳之允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许大人说的有些道理。”
李世民好奇的道:“哪里有道理?”
许敬宗盯紧了柳之允,心里紧张极了。
柳大人,这一波就靠你撑过去了!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柳之允突然之间发现这是个坑,因为他也不知道许敬宗说方才那番话的时候究竟有没有依仗,“一来朝廷对煤价有所把控,虽无法杜绝,但是和丝毫没有作为来比,如今煤价上涨速度并不野蛮,而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长,这是附和规律的,二来,山西那方已经加快进程眼看便有成果,三来……”柳之允快编不下去了,这个时候,许敬宗接话道,“三来,将会有新的煤矿流入市场!”
刷的一下,连柳之允都看向了许敬宗。
许敬宗笑呵呵的道:“陛下,我大唐地大物博,难道还找不到新的煤矿吗?”
这话倒是让李世民豁然开朗。
对啊,要是有新的煤矿,那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嗯,这倒是一个好法子,山西地方大,煤矿自然也多,万万不能治盯着那几处。”
到这里,今天总算有点东西讨论出来了。
许敬宗悄悄擦了擦汗,正欣慰着,便见一个谏议大夫站出来,道:“陛下,可那哄抬煤价的商贾,是否应该给予惩戒?”
“……”
李世民无语的看着他们。
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惦记着,看来这天下商人,还真是碍了他们的眼。
直至出宫,许敬宗连连叫住柳之允。
柳之允也正想问他关于新煤矿的事情,许敬宗一听便悄悄拉着他往边上去。
柳之允是杨晨的人,甚至比自己还亲密几分,许敬宗自然也没瞒着他的心思。
“我猜公爷那边,想必是有个大煤矿在手的。”
柳之允听闻后微微蹙眉:“校长并未说过这件事,再者煤矿若是大了,就得上报朝廷,以校长在朝中的……应当不大可能。”
柳之允的意思是,杨晨因为做买卖没少被那帮人盯着,而且因为铜矿一事还被陛下罚了,他应该不大可能有一个大煤矿在手里。
许敬宗虽然赞同,但是却不认为这是真相。
毕竟胆子这种事,也是看人的,比如他,他肯定是不敢的,但是唐国公,那就未必了。
想来想去,只能道:“公爷并非凡夫俗子,柳大人,你且看着吧。”
另一边,杨晨根本没想到许敬宗那个狐狸已经把他猜了个七七八八,他正悠哉哉的住在许宅里,等着王兼带消息回来。
在这里要打听消息很简单,只要看那些商贾乡绅跳脚程度如何便知道了。
因为他们手中的瓷器或多或少都涨价了,涨价少的也比平时多了三倍,只有挂在许家名下的瓷窑,分文未涨,吸引走了大半的客户,所以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去铺子里捣乱。
王兼兴冲冲的跑回来:“公爷,那些商人快翻天了,他们用不起煤,已经开始用柴火了,但是这样烧出来的瓷器品质不好,所以一天到晚去找我们麻烦。”
跟在王兼身后的是许敬宗远方表弟许貌,他就笑不出来了,自家已经被人盯了很久了,害的他晚上连门都不敢出,生怕遭到报复。
许貌尽量笑的和善,看着杨晨道:“公爷,接下来要怎么做啊?”
杨晨眉毛一挑:“等着收钱就是。”
许貌一喜,又垮了脸:“但是我连出门都不敢出,有了银子也没地儿花啊。”
杨晨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就这点出息!”
杨晨心里盘算着,李崇义那边的煤应该已经出了突厥了,等明日一早消息放出去……
金山银山全是煤堆的!
想想后世的煤老板,杨晨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爹爹,我们出去玩嘛!”小阳从后面走出来,红扑扑的小脸一脸不乐意。
她已经在这个大院子里住了好几天了,小丫鬟说外面有船有糖还有好看的湖,可除了第一天出了门之外,她跟就没出去过。
杨晨把她抱在怀里:“正好今天晚上有个庙会,咱们出去逛逛,等明天一早,我们就启程了。”
许貌一听杨晨要走,顿时就急了。
“公爷你走了,那那帮人还不上门来把我们活吃了啊?”
“不要怕,他们不会把你们活吃的,明天他们会忙的把你给忘了。”
许貌觉得眼前的唐国公说话气势太有贵族范了,尤其是,每次对方说完,自己都听不懂,这样一来,就更让他崇拜敬畏了。
到了晚上,杨晨带着小阳出去了。
庙会很是热闹,大红灯笼从街道两侧一路挂到桥上,小河中时不时划过乌篷船,船上坐着才子吟诗作对,岸上女子们放着花灯,温和的江南充满了柔情。
给小阳买了一只兔子的小灯笼玩,又弄了几块糕点装好,杨晨便去了一处唱曲的戏园子坐下,正听得入神,便听到有人说起南境战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