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 第47章 第47章

第47章 第4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六月梅雨,闷热潮湿。偶尔无雨时才能洗的衣服,没有足够的日照,穿在身上总有一种湿嗒嗒地感觉。

    “永昌,别忘记把这些都放在笋干里。”巧娘递给他一个装有许多小布包的提篮。每个小布包都装着油纸包好的石灰,这是用来除湿的。

    春天挖的春笋除了吃的卖的,还剩下不少,绍荣让大家把笋子剥好切片。将清水煮熟的笋片压干水份后,乘着天气晴朗时,晒成干笋。

    进入梅雨后,如果不注意除湿,会影响笋干的保存。

    “放心吧,你别总是啰嗦,回头让儿子担心。庄子那边的事,有我呢。你好好在家照顾他们俩,让绍荣安心读书吧。”

    今年秋天绍荣他们几个就要去院试。只要考上,他就是秀才公的爹。想到此处,他咧开嘴笑着。

    巧娘看着他那样,嫌弃的不行。还说她啰嗦,要她说永昌一副儿子定能考上的样子,才会让绍荣有负担。

    “说到院试,绍荣说让你别去了。”永昌一听这话,当场不愿意“我不跟着怎么行,他再怎么能干也才十四,一个人到府城,你能放心?”

    巧娘当然不放心,可儿子坚持,再加上竹下庄和家里都有事。这时候不由的感叹,要是绍蕴早点生就好了。有什么事,他也能帮忙跑个腿,传个话。

    “绍荣不是说了嘛,阿南也会一起去,马家也有人跟着。绍荣到了府城也会去找永康。”

    人再多永昌也不放心“那能一样吗?我跟着可以一心只照顾他,人再多,那人家也只能搭把手。永康也不能时时跟着咱儿子。”

    再说永康自己家里也不方便,绍芸还小,弟妹又怀上了。

    昌赶着车,心里想着,他要是陪绍荣去府城了,就得找个人先顶上。整个竹庄里看来找去,还是永乐哥牢靠些。

    兄弟中他年纪最大,他说话大家也能听进去。干起活来也踏实,不会乱来。

    不过,永乐性格太闷,不爱说话。万一有人到庄上买笋干,或是来采买竹荪,招待上面还得找人配合他。

    前些时候竹头山上发现了竹荪,这是自古以来就受富贵人家喜爱的山珍。

    冯家人也不知道怎么保存这种菌子,只好让想要的人来自己采摘。

    这就需要招待来买竹荪的人。永昌寻思人选,永宁的性格外放,做这个应该可以,然后再让绍彬记帐。恩,不错,就这样定了。

    府城离夹江镇颇远,临近院试,府城的房舍客栈也很是紧俏。

    绍荣早早写信托永康帮忙找个位置好的院子租下来。

    冯永康帮忙租下的是一套二进的院子,租一月就要六两银子。好在院子干净又离贡院近。

    绍荣和大山都是父亲跟着来了,阿松家自从林语枫中了秀才又到州学读书,就买了一对母子照顾林父林母。

    这次跟着他来的是个跟他一般大的小子,小伙子勤快,永昌和王南有什么,他都会帮忙跑个腿。

    马秀明父兄都有生意要忙,就从族里找了个族兄跟过来照顾他。

    八个人,四个考生住前院,平时可以在房里自习也可以到客堂讨论请教。大门紧闭不会客,有什么事,都是四个陪考的,从后门出去办。

    提前几天到府城,可以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能保证考试时体力充足。也好挺过连续二场考试。

    大周院试分正试和覆试,每场考三天,如果正试没有取中,就无需再考。

    覆试后出长案,第一名就是案首。名列前茅者为廩生可享有每年四两银子的膳银。

    院试考的内容与县试,府试类似。只是参考的都是各县尖子生,若想考中就得写出让考官认可的文章。

    往往为了这些原因,考生都会打听监考官的名单,再购买他们写过的文章来参考。

    院试的主考官,会由皇上指派,阅卷的也是五百里外的书院山长。为了防止包庇泄题可谓是煞费苦心。

    第一天到府城,永康就到永昌这里拜会。不仅指点绍荣几个的功课,考试会遇到的忌讳也与他们说过。

    离开前也说过,若是作了文章诗词可以到书院找他。他在书院也结交了几个好友,除了他自己也能找人帮忙讲解。

    这对绍荣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当然不会放过。正好院试前书院有一次旬休,绍荣几个带着自己的课业到永康家里拜会。大家都各有所得。

    “听说主考的学政大人已经到了平江府。咱们要不要打听一下?”马秀明在大家都聚集在客堂时,问大家。

    林语松和王伯山都默不作声,他们一个是觉得不管打不打听,自己的实力就这样,打听了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考上。

    一个是挺想打听的,可又不知道方法。二人又一起看向绍荣。

    冯绍荣对这种事没有厌恶,在现代若是家长知道高考时出卷的老师是谁,也会找他以前出过的卷子来让孩子做。

    若是这些老师出过书,那不管书店还是网上这些书都是火爆产品。

    “你能打听到?”绍荣问他“嘿嘿,这不是咱们好久没出门了,一起去茶楼会会其他同年。”

    每次科考汇集的考生,有些会在客栈或是茶楼一起探讨学问。在绍荣看来都是闲得,你要探讨学问早干嘛去了,临考试了来探讨。

    别说什么科考时大家汇集在一起好交流,你们县就你一个读书的啊?你隔壁县一个读书的都没有吗?

    不过是为了秀学识想争流量,要么就是想拓展人脉,打着学习交流的幌子罢了。

    “不去”绍荣想也不想的拒绝。要交流也等考上后的事。“人多口杂是非多,再过三天就要进去了,好好在家呆着。”

    马秀明嘴一撇,说得像是去坐牢似得。“你们俩要不要去?”大山和阿松对视一下,纷纷摇头。

    之前府试就曾出过事,有人在外面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了。别说去府试了,连床都下不来,硬是躺了二天才好。

    要是他们谁也来这么一遭,下次院试就要到后年了。考不上和不能考差别还是很大的。

    他们还在讨论谁是学政的时候,永康让家丁送来了一套书。

    “老爷说,这次主考的学政是翰林院赵衡赵大人。这些书老爷说是早年赵大人写过的策论汇集而成。让少爷这几天多读读。”

    绍荣写了回信给家丁送回去。才将大家请到客堂里“昨天还想打听呢,这下安心了吧?”他将永康送书的事,转告了众人,又拿出书来大家一起研读。

    “绍荣,永康叔将考官的事告诉我们没事吧?”大山有些忐忑。

    “放心吧”绍荣抬头对他说“赵大人是主考官,出题的考官和阅卷的先生都是另外安排。

    其实看赵大人的文章迎合他的喜好,也只是在取中的时候名次能排得好些。”

    毕竟改完卷后,前十名的名次是由主考官定的。他这一说,其他几人对这些书失去了兴趣,毕竟名次什么的,是能考上才有资格谈。

    “不过,既然是翰林院的大人,文章定是让人拍案叫绝。大家多读读,咱们在写作时也能借鉴一番。”

    “唉~”林语松看了马秀明一眼,实在忍不住了“小明,你能不能别叹气了。”弄得他心里也不好受。

    院试时间说长也短,二场考试转眼就考完了。他们几个出考场时还算好,属于能站着走出来那一波。一些体质弱的,年纪大的都需要掺扶才能出龙门。

    大山左看看,右看看,默默地喝了一口茶,还是觉得口干舌燥得,又喝了一口。“大山,你别喝了,你肚子不胀,我看得都难受。”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永昌他们急着知道结果,相约着陪考的几人一起去看榜。

    刚考完的几人,要么是紧张不敢去看,要么是体虚还没恢复。他们三人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期待能考上,这不都在客堂中等消息。

    只有被他们拉来的绍荣,坐在椅子上,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刻刀,拿着一个洗干净的竹根在想着怎么下手。

    “绍荣,都这时候了,你还能静下心来雕东西?”林语松佩服地看着他。

    绍荣放下刻刀,其实他也有些紧张,只是已经考完了,想再多也改变不了事实。

    “我这是未雨绸缪,你们最好也学点拿手的,书法也好,绘画也好。”

    大家被他一说,转移了关注点“怎么说?”“就是啊,学这些做什么?”

    绍荣站到他们面前说道“考中秀才只是第一步,将来中举考进士,会结交更多的人。那些同年同榜,相交的好朋友,人情往来总不能去买奇珍异宝吧?”

    他们三人头摇地飞快,什么家庭啊奇珍异宝“好东西有哪个便宜的?自己做就不同了。费点时间费点材料,还能体现心意。”

    被他这么一说确实有理“再说了大家都是文人,谈钱财多俗啊,题个诗,做个画,送个自制的笔筒笔架什么的,多衬身份。”

    瞧瞧这就是差距,马秀明白他一眼,大家都在担心没考中的时候,他已经想着中举考进士了。

    瞧瞧这就是底气,林语松羡慕地看着他,学业优异的人就是没有考不上的担心。

    瞧瞧这就是自信,王伯山钦佩地望着他,腹有诗书的人,举止神态都是这么不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