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番外十三
江暮双眼微垂,望着站在他面前的小姑娘,他出身世家,平日里最讲规矩,在姑娘家的手上写字,是从来没有过的。
犹豫一下,隔着衣袖, 握着宋窈的手腕,他在宋窈的手心里写了"箜篌"两个字。
可宋窈不识字,即便她睁大眼睛,努力地注意着江暮的动作,她也还是没有记下来。
江暮又写了一次,"记着了吗"
宋窈不好意思地道∶"没有。"
江暮看她一眼, "你稍等一会儿。"
江暮转身进了书房,很快,他又从书房出来,把纸张贴在门板上,用毛笔写下了"箜篌"两个字,然后递给宋窈,"你回去多练几遍,就能记下了。"
宋窈高兴地道∶"谢谢江暮哥哥。"
宋父和宋母都是个粗人,家里并没有笔墨,宋窈也不在意,她回到家,用手指沾了清水,在桌子上描摹着江暮写下的"箜篌"两个字,写了一遍又一遍。
又一天,一群小伙伴在巷子里踢沙包的时候,箜篌发出的婉转动听的乐声,又传到了巷子里。
宋窈停下动作,江夫人又在弹箜篌了,她听不懂乐曲里的意境,但她依旧觉得很好听。
巷子里经常发出各种各样的说笑声和吵闹声,这么美妙的乐曲并不多久,乐曲漂在巷子的上空,仿佛连带着整个青石巷都高贵了几分。
小伙伴们也停下了动作,"这是什么"
宋瓷高兴地道∶"是箜篌。"
其中一个小男孩发出了和宋窈那日一样的困惑,"箜篌是什么"
宋窈模仿着江暮那日的说辞,说了一遍。
不过,小男孩依旧满脸困惑,"那箜篌长什么样子啊"
他们压根就没见过这种乐器,无论怎么听别人解释,他们也是想象不出来的。
宋窈也没见过箜篌,安静了一会儿,她道∶"我也不知道,但我会写这两个字。"
宋窈哒哒跑回家,拿了碗清水出来,在墙壁上写下了"箜篌"二字。
她写的字,自然没有江暮的字迹好看,但她早已把这两个字的一笔一划记在了脑中。
一旁的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感叹,"原来箜篌是这么写的!"
方才那个小男孩道∶"窈窈,你可真厉害,这么难写的字你都会写了!"
另一个小姑娘也跟着道,"窈窈,你真厉害,你也教教我们,好不好"
当然好啊,宋窈当即教导着小伙伴们学写这两个字。
住在青石巷里的人家,家境都很一般,宋窈和她的小伙伴们,七八岁的年纪了,也没有入学堂读书。
虽然平日里他们一群人下河摸鱼、在巷子里踢沙包玩跳绳挺快乐的,但看到其他同龄人每天拎着小箱笼去学堂读书,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也是羡慕的。
在宋窈的教导下,其他小伙伴也学会了这两个字,他们都很开心,立即回去,向父母显摆去了。
宋窈回到家,刚才又是踢沙包又是教小伙们写写字,她有点口渴,桌子上有凉茶,她一口气喝了一大杯,才把杯子放下。
这个时候,宋父和宋母都不在家,宋瓷有些孤单,她想到了隔壁的江夫人和江暮。江夫人在弹箜篌,江暮肯定还在看书写字。
宋瓷鼓了鼓嘴,如果她能像江暮一样认识好多好多的字,该有多好啊!
家里太安静,她又溜到了隔壁江家,脸朝院子里,坐在门口,听着那优美的乐声。
不多时,美妙的乐声停止了,但宋窈还不想回家。
江家人没有搬来之前,她也想过要去读书,但巷子里的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家家户户顶破天只会送一个孩子去学堂,还是男孩儿,像她这样的姑娘家,是没有资格、也不必去读书识字的。
宋母也规划过宋窈的未来,打算等宋窈再大一些,出银子把她送到绣坊,让她跟着老绣娘学一门精湛的手艺,日后也好养活自己。
既然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宋窈便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江夫人和江暮的到来,让她逐渐意识到,原来并不是这样的,她就像是水井里的一只青蛙,每天只能接触到住在青石巷里的人,可世界是很大很大的,有像江暮一样小小年纪就学识渊博又有气度的少年,也有像江夫人一样精通乐曲、温柔有才情的女子。
江暮虽然没去学堂,但她听说,是江夫人在家教他读书的。
宋窈想,原来,女子也是可以读书识字的啊!
搬来青石巷的日子闲适平淡,江夫人闲着没事的时候,喜欢弹箜篌解闷,她还在京城的时候,江暮的父亲最喜欢听她弹的箜篌。
不对,怎么又想起哪那个人了
江夫人摇摇头,从屋里出来,准备去厨房做些点心,她看到了门口那团小小的身影。
江夫人走过来,温柔地出了声, "窈窈,怎么不进来啊"
还是江夫人温柔,前几天江暮哥哥看到她,面无表情地问她有什么事,可不会像江夫人这样温柔。
宋窈脸红了红,"婶婶,我没事的,我就是听您弹的箜篌好听。"
江夫人有些惊讶,"你听到了"
宋窈点点头,"婶婶,您弹的很好听的。"
江氏高兴地道∶"你喜欢听的话,以后可以直接来找我。"
青石巷里的那些妇人们,平常也没时间听她弹箜篌,至于江暮,虽然是她的亲生儿子,但他更喜欢读书,宋窈虽然年纪不大,但这么捧场,江氏还是挺高兴的。
她拉着宋窈的小手,把宋窈领到了屋里,对着江暮道∶"暮儿,我要去做点心,你陪陪你窈窈妹妹。"
宋窈懂事地道∶"婶婶,不用的。"
江氏道∶"没关系的,他看书有段时间了,刚好让他陪你说说话,他也能休息一下,不然,我怕他还没考上功名,就成了书呆子了。"
江暮从书房来到堂屋,和宋窈大眼瞪大眼(非错别字)。
其实他更想看书,但他答应了江氏要招待宋窈,江暮淡声道∶"你要喝茶吗"
宋窈摇摇头,"不用。"
不过,江暮还是给她倒了一盏茶,"里面放了蜂蜜,你尝尝。"
宋窈接过来,小尝了一口,她很少喝蜂蜜茶,宋窈弯着眸子,"很好喝呢!"
喝过了蜂蜜茶,屋里又安静下来,宋窈觉得太安静了,她主动道∶"江暮哥哥,你平常都在看什么书啊"
江暮说出了几本书的名字,宋窈没听过,但她还是尽力记在了脑中,顿了顿,她道∶"江暮哥哥,像你这样读书的话,一年需要多少银子啊"
江暮不明白宋窈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但他还是道∶"买纸笔墨、买书都需要不少银子,一年下来少说也要几十两。"
江暮出身世家,虽然他只是庶子,但他父亲没有薄待过他,因此,在读书一事上,他的银钱比较宽松。
宋窈吐了吐舌头,"好贵啊!"
宋父一年也就赚二三十两银子,有时候是三四十两,宋母卖绣活,一年也就是十几两,除去平日的花销,剩下的银子他们还要放起来,说是以防不测。
依照宋家的家境,根本供不起她读书的。
"也不一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买的书多,练的字也比较多,所以费银子,节省一些的话,其实也要不了这么多银子的。"江暮又解释道。
宋窈歪着脑袋,"那节省些的话,需要多少银子"
"十多两吧,笔墨纸砚可以少买些,但给夫子的私塾和节礼是不可少的,这也需要一笔钱。"江暮道。
宋窈蔫蔫儿的,十多两银子,也好贵啊,最重要的是,她是姑娘家,她爹娘一定不会同意送她去学堂的。
不管高兴还是难过,宋窈的情绪都尽数体现在她白嫩嫩的小脸儿上,看出宋窈的失望,江暮忍不住道∶"你想去学堂读书吗"
"想。"宋窈嘟着嘴,"但我没有读书的机会啊!"
江暮想说姑娘家也可以读书的,京城许多大家闺秀都会在家塾里读书,但想起宋窈的家境,他把这些话咽了回去。
他年纪不大,但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读起书的。
顿了顿,他道∶ "我这里有启蒙的书籍,我用不上了,你可以拿回去。"
刚才还嘟着嘴,这会儿她的眼珠子又像宝石一样亮晶晶的,江暮情不自禁露出笑,"是真的。"
宋窈激动地欢呼了一声,跑过来拉着江暮的手晃了起来,"江暮哥哥,你真好,谢谢你。"
江暮没有兄弟姐妹,还不太熟悉宋窈这样"亲近",他不好意思抽回手臂,"没什么,反正我也用不上了。"
宋窈美滋滋抱着《干字文》和《三字经》回了家,她特意洗干净了小手,又把手擦的干干净净,才把这两本书打开。
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她翻了好几页,也找不出来几个认识的字,宋父和宋母教她识过字,可都是些简单的字,类似"天"、"十"、"水"这样的,书上有好多的字她都不认识。
等着晚上宋父回来,宋窈捧着书过来,"爹爹,你没事的时候可以教我识字吗"
宋父看了几眼,"哪里来的书"
宋窈道∶"是江暮哥哥给我的,爹爹,我想学写字。"
白天的时候,教会小伙伴们"箜篌"两个字的时候,那份成就感她到现在还记得,宋窈想成为江夫人那样有气质的人,不想一辈子当一个大字不识的人。
宋父常年走镖,自然认识一些字,但他待在家里的时间不多,隔三差五他要出门走镖。
至于宋母,并不认识多少字,加上她还要做绣活,也没有太多时间教导宋窈。
宋窈难过地鼓了鼓嘴,她有书籍了,是江暮哥哥给她的,上面还沾染着笔墨的清香,很好闻的,可她还是没办法学会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