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刀光剑影的朝廷
罗先生不愧是为人师表,当日就考校了赵仁和赵义的学习进度,然后罗列了备考计划。
首先是列出一份长长的书单,都是儒家经典。
然后就是《国子监十年真题》,让他们把标准答案全部背熟,再学习解题。
赵仁和赵义被压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脸色惨淡,找到七郎商量:幺叔,我们错了,不该编你的故事。帮我们求一求情吧,不考什么四门学行不行?
不行。七郎冷酷地说,你们想必是忘了,当初家里下了好大的决心才让我去读书。后来也是我挣到钱,才送你们进学堂。现在有学习机会,就不珍惜了吗?
赵仁和赵义垂着头,被年纪小的幺叔教训了,有些难为情。
赵仁小声说:儒家经典太难了,读一遍好像明白了,再读又不明白。我们去考别的行不行?
七郎问:明书、明法、明算,你们能考哪科?书法要自幼练习,还要有天赋;明法,得背厚厚的律法和案例;明算,方田、粟米、衰分、盈不足、勾股够你们学一辈子。
赵仁和赵义想了想,果然全都不容易。
那没办法了,老老实实背书、做题吧!
他们苦哈哈的,郭彤就比他们积极多了。
郭彤从前和刘茂是同窗,知道刘茂也跟罗先生读书,最后顺利考上太学。
所以说,罗先生是有成功教学经验的名师啊!
他给罗先生备了一份礼物,请罗先生也指点他。
罗先生爽快地答应了,他在社学教书时,就是有教无类的。
和乡下顽童相比,郭彤已经是很有基础的了。
七郎纳闷地问郭彤:以前在府学,没见你那么认真啊?
你是不带课本、不做功课的官二代啊!
郭彤叹道:我去族叔那里要账,果然没要到。族叔说了一番大道理,绕得我糊里糊涂跟他道了歉。走出门我才反应过来,我才是债主啊,怎么跟欠债的似的?
我想明白了,有钱既然娶不到公主,中状元就有可能。年纪轻轻、风度翩翩、家世清白的状元郎,说不定公主一见钟情了呢?
他拍了拍七郎的肩膀:阿全,对不住了,我要跟你争一争状元之名!
七郎:可以的,终于遇到比他更自信的人了。
赵家的书房摆好几张桌椅,成了一个小学堂,日日朗朗读书声不绝。
七郎想起滕王的小舅子魏大郎也要考国子监,抄了一份书单送去给滕王。
魏家当然不缺备考书目,但滕王收到七郎送来的书单,还是欣慰七郎的用心
但滕王没心情跟七郎说什么。
随着齐王进京,朝中已是一锅沸水,说不定就将谁浇成一副白骨。
皇帝没有顾念父子之情,赐齐王自尽!
下了这样的诏令,皇帝痛心不已,在朝上对群臣哽咽不能语。
朝臣纷纷出言劝慰。
滕王也劝道:皇兄既然舍不得,何不把五侄子贬到边疆去,好歹留他一条命。
皇帝摇了摇头,这是他的儿子中第一个举起反旗了,是他一代明君的耻辱!
若是姑息,其他人效仿铤而走险,危害是巨大的。
纵然是亲骨肉,也只能挥泪除去!
齐王被关在内侍省,收到赐死的诏令,开始了疯狂地攀咬!
他招供,太子曾派东宫侍卫纥干承基向阴家买铠甲武器,定钱已经给了,有账目记录!
这和纥干承基的招供正好吻合。
这段时间,纥干承基被关在大理寺狱中,已经招供:
太子让他去购买铠甲武器;曾命他跟侯将军接触,劝说侯将军支持谋反;太子还命东宫侍卫暗杀属官于志宁
只是他们去到于志宁家中,发现于志宁睡在破席上、头枕土块,对这样清廉刚正的官员,实在不忍心下手,这才停止了暗杀。
纥干承基的招供,没有传到外界皇帝还在派人核查,现在齐王却也供出了太子!
齐王在内侍省招供,是有朝中官员见证的!
这一下,关于太子有可能谋反的消息瞒不住了。
紧接着,在狱中等着处斩的阴弘智疯狂大笑,把他收下纥干承基的定钱账目,连同铠甲兵器何时交付的契书都交了出来。
这样的刀光剑影,令身处其中的人如临深渊也让嗅到风雨的滕王、晋王和魏王等人紧张得心脏都险些裂开。
魏王紧张之余,又有些期待看来这一局,他还没有输!
韦家这一次做得挺好的!
负责收买纥干承基,在宫内外给太子设套的大士族中就有韦氏。
长孙皇后薨逝,韦贵妃主持宫中事务,想要在东宫收买眼线、布置栽赃,是有机会的。
不过,魏王不知道的是,韦家支持的从来就不是他,不过是挑拨他跟太子蚌鹤相争!
或许魏王心中也有数,但有什么关系呢?相互利用罢了。
而此时,太子仍然假装一无所知的养病,不知是不是被邪崇大伤元气,他的脸色苍白,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
皇帝把太子召到了太极殿,目光锐利地盯着太子,把齐王等人的招供让他看。
你有什么解释?皇帝冷冷地说。
太子的目光是错愕的,然后他像支撑不住病体一样摔在地上,哭诉:父皇,儿臣绝对和齐王、和阴氏没有勾结,也绝不敢有大逆不道的念头!
皇帝也没说信或者不信,三省六部重臣都在此,各种目光投射在太子身上,大殿内一片死寂。
太子颤抖着说:纥干承基阴险小人,用巫蛊害我性命,这种人说的话如何能信呢?他是唯恐我不死啊!
若说我要谋反,暗藏武器铠甲。可父皇您已经搜查过了,东宫绝无任何的武器!
皇帝脸色和缓了一些借着巫蛊之事,太子主动请他派人搜查了东宫,什么不该有的都没有!
纥干承基说我派他暗杀于志宁,他不忍动手?父皇,我待他如心腹,他都忍心对我动手,如何会对于志宁心软?
最后说劝侯将军跟我造反,我可以和侯将军对质!
皇帝见太子不慌不乱,说的话条理分明,内心的疑虑消散了一些。
从心底里,他并不愿意看到这个曾经寄以厚望的长子也反对自己。
老侯官居吏部尚书,此时就在朝堂上他早料到有今天了!
纥干承基确实曾经找过他,这老小子被下狱那么久,说不定说出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但他会害怕吗?
他一开始就坚定地拒绝了纥干承基。
这一次,不管是谁做的局,想要把他和太子一网打尽,那都算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