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萧王反了
金吾卫衙门内
荆越在屋内处理军务,伏则从外面进来,见屋内没有其他人,将门紧闭,赶到荆越身边,轻声道:“主子,秦安传了消息。”
能让秦安立即通知伏则告诉他的消息,必然不是小事,荆越问道:“何事?”
伏则道:“查到和董舜联系的东延人了。”
荆越眸光微肃,“谁?”
伏则道:“淮阴侯,崔培宏。”
崔培宏——
崔弈白的父亲。
荆越双目微眯,“怎么查到的?”
“伏立他们寻了董舜所有留下的踪迹,发现董舜去过城外青禅寺数次,青禅寺的人口风很紧,试探不出有何人去过,他们潜藏在青禅寺中数日,终于探听到了淮阴侯去过的消息。”
“顺着淮阴侯的线索往下查,发现董舜董舜从西盛一路过来都有人在协助,幕后之人就是淮阴侯。”
伏立等人若不是得了确切的消息,是不会上报给他的,既然紧急通知了伏则,那必然是已经确定。
得知背后之人是崔培宏,荆越没有太大的意外,百年大族的底蕴不可小觑,即便现在已有江河日下之势,也是横据一方的望族,京都的崔家只是主系,各大支系分布于东延各地,能够做到一路护送董舜,易如反掌。
只是荆越心里还是沉了一下,崔弈白也是崔家之人。
虽然荆越一再避免和东延之人有过多接触,但不得不承认,崔弈白与他确实有几分交情在,即便一开始自己是存了利用的心思。
伏则道:“主子,秦安问您,可需将此消息透露给大理寺?”
荆越:“暂且不必。”
大理寺迟迟查不出结果并非因为办事不利,而是一直有人在阻碍,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崔培宏,但更有可能的是,崔培宏背后还有更大的指使者。
要想与西盛长期保持来往,崔培宏一人无法做到。
将此事透露给大理寺,顶多只会暴露出崔培宏,而他背后之人反倒会更加警惕,越发难以查出。
而且崔培宏的目的尚不知晓,他和殷无方勾结究竟是要做什么?
为什么要毒杀飞琼郡主?
飞琼郡主一死,直接导致的便是南启和东延边地局势紧张,而这与西盛有何关系?
还是说,殷无方与南启也有勾结?
若殷无方干预了南启的内政,既要毒杀飞琼郡主,那必是站在了南启皇帝一边,南启皇帝荒淫无道,一旦萧王落败,南启帝没了制衡,南启与东延的边地又会重新陷入战乱,兵力分散,与西盛接壤的边地防守减弱,没了战神一般的萧王,西盛便有了最佳的入侵机会。
或许这就是他那野心勃勃、以征战入侵为乐的好皇叔景骜与殷无方的目的。
若是如此,那东延这片土地,他们也不会放过,他们真正勾结合作的人恐怕就是崔培宏背后之人,而且这个人很可能属于军方。
荆越有条不紊地分析着,最后道:“崔培宏背后还有人,继续查下去。”
“是。”伏则颔首,“主子,秦安还有一事要禀。”
荆越抬眼,等他继续。
伏则道:“南启萧王反了。”
荆越眸色幽深,声音微沉,缓缓道:“终于反了……”
若是没有他国干预,这场政变,极有可能是萧王胜,可现在西盛一插手,最后结果如何,就无法轻易预测了。
“咚咚咚——”外面传来叩门声。
荆越目光一凛,“何事?”
“将军,陛下传您入宫觐见。”外面的兵士答道。
荆越这边得到了南启政变的消息,沈襄王那处自然也得到了。
沈襄王立即派人将消息传回王府,沈知妤得了口信,立即去找高飞琼。
南启与东延相隔千里,虽然这个消息只能让高飞琼担心,但沈知妤也不好瞒着她。
不过高飞琼得知后的反应比沈知妤预想中淡定许多,应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不过也是,沈知妤很少看到高飞琼失态的时候,上回被人下毒也没见有多惊慌失措。
对于高飞琼的心性,沈知妤还是很佩服的。
沈知妤将消息告诉她后,高飞琼沉思了一会儿,而后正色道:“蘅乐,我需要去见谈问之。”
沈知妤立即答应,“好,我派人准备马车。”
带着高飞琼出行,随行的侍卫依旧很多,尤其是现在萧王和南启皇帝正式对立,高飞琼被人盯上的可能很大。
一路紧赶慢赶地到了驿馆,高飞琼和谈问之在屋内密谈,沈知妤坐在外面耐心地等着。
没过多久,二人一同出来,神色都有些严肃。
高飞琼道:“蘅乐,我们得立即进宫面见陛下。”
使臣若要进宫觐见,需得通过驿馆官员层层上报,需要耗费不少时间,求助沈知妤是最快的方式。
毕竟沈知妤有御赐的令牌,可以随时进宫。
“好。”沈知妤答应地很爽快。
三人坐了马车一同进宫,马车内的气氛一时有些紧张,沈知妤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想说些让她安心的话,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她不是当事人,也没有能力改变南启的形势,说得再多也是无用。
想了想,沈知妤终是道:“飞琼,我会保护你的。”
再多的沈知妤无法保证,但高飞琼是她的朋友,无论南启如何,在东延,她都会拼尽全力保护好她。
高飞琼看沈知妤一脸郑重,“噗”的一下笑出了声,抓着她的手道:“那当然,我在这儿可就赖着你了。”
说着又看了一眼谈问之,而后轻声朝沈知妤道:“你也放心,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无事的。”
沈知妤抓住了“我们”两个字,既然高飞琼如此说,说明他们或许在来东延之前就已经想到一切了。
现在入宫或许也不是临时起意,可能早就准备好了这一步,只是等着消息传来的时机。
沈知妤点点头,大致明白了高飞琼的意思。
她私心希望萧王能够赢,不光是因着高飞琼的关系,更是为了两国能够和平处之,边地不再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