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收粮食了
这路边连棵树都没有,她就着盛水的陶罐喝了水,就坐在小推车遮住的阴凉里歇了一会儿,就又去了地里。
看着眼前一棵棵药材,暮玲舍不得停下来。这片无人问津的荒地,现在成了宝地。
中午她们也只坐在蓬蒿的阴凉处休息了一会儿,啃了两口干粮,她就又去干活,任烈日将脸晒得生疼。
直到天黑得看不清哪是药材了,暮玲才决定回家。小推车上装满了药材,挂在推车把上的篮子里也装了大半篮。
她推着车在前面走,暮烟在后面跟着,身上的衣裳被汗水湿透了,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干,黏黏的贴在身上,很别扭。
走过池塘边,穿过那段熟悉的小路,进胡同的地方是个上坡。车推到上坡的一半,上不去了,又退了下来,暮玲差点被推倒,吓得暮烟赶紧过去推住姐姐的后背。
“姐你小心,可别摔倒了!”
这时候对门的大刚正挑着水桶出来挑水。壮劳力白天都要下地,或者是出去找短工做,像挑水这些家务活都是早晚才干。
大刚跑两步过来将推车前面抓住,推车才没有再继续后退。
“玲子,你家又没有牲口没有羊的,弄这么多草做什么?”
还好天黑,他看不清车上装的是什么,只是看着像草。
暮玲稳稳心神道:“大刚哥去挑水啊!我这两天闲着没事,就弄点草,准备过几天买只小羊羔养着呢!”
大刚放下水桶,帮忙把推车推到坡上面:“以后家里有个搬搬抬抬的力气活就喊我,门对门住着,帮一把也少不了啥。甭听我娘瞎咧咧,她就是嘴不好,心里没啥。”
“嗯!谢谢大刚哥。”
大刚挑起水桶走了,暮玲推起小车回了家。暮家大门开着,门槛都没有放,是在给她们留门。
等暮玲推着车进了门,暮烟将门槛放上,关了门。
梁氏听见门响,从灶屋出来看:“怎么弄这么晚,两个丫头去那荒郊野地的,让人怎么放心。”
这是暮烟来了这么多天,从梁氏嘴里听过最好听的一句话。
灶屋里已经点起了灯,暮丰正坐在饭桌前等着,听见她们进了院子才去盛饭。
暮玲将小车放下,暮烟去洗手。她将手上弄脏的绷带打开,见伤口已经结了痂,便将绷带丢了,匆匆洗了手去吃饭,既定的说书时间就快到了。
忙了一天,暮烟已经饿透了,今天的两面饽饽吃起来格外香,她吃了大半个,又喝了半碗稀粥,吃得都打饱嗝儿了。
吃完饭,暮烟不敢再耽搁,立刻就往打麦场去了。
累了一天,这说书的活她真的不想干了。可是她挤走了人家原来说书的老先生,现在又不想说了,有点说不过去。好在讲故事这件事,她也喜欢。她并不在乎能收到多少粮食,只是不想让大家失望。
暮烟站在桌子后面,还没有开口说话便打了一个哈欠。
傻二蛋呵呵笑着说:“困了,睡觉。”
曹璋走近两步小声说:“累了?若是累了今日便不说,反正大家也就是聚在这里乘凉聊天,听书也就是个由头而已。再说说一晚上,也挣不了二斤粮食。”
“我来都来了,今日便给大家讲个笑话吧!”
暮烟将著名相声段子“扒马褂”,又叫“圆谎”经过些许改编,讲了出来。无非是将现代元素去掉,改得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例如将马褂改为外氅。
一个小段子,将众人乐得前仰后合,都夸暮烟故事讲得好,比那古板的老先生有意思多了。
提起老先生,暮烟难免心存愧疚,毕竟是她抢了人家的营生。
平顺叔过来放笸箩的时候,暮烟问他,那老先生是哪里的人,现在可否找到了营生。平顺叔道:“那是我一个远房亲戚,他年龄大了,不好寻营生,回家养老去了。”
原来还是平顺叔的亲戚,定是想借着他这个里正的光,过来挣点口粮,结果还叫她给顶了。
“平顺叔,改日您带我去看看他老人家吧!抢了他的营生,我于心不忍。”
“好好好,他家就住在六七里外的赵家庄。”
赵家庄,好像听梁氏提过,那里也有医馆,到时候可以顺路去看看。
“好,平顺叔,过两日空了咱就去。”
“还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
“还有,平顺叔,以后大家不用给粮食了,大家都不富裕,粮食还是留着自己吃吧!以后只要不下雨,大家就来,就只当聚在一起乘凉聊天,这样我说好说坏也没有压力了。不只是我说,大家都可以上来说,这样故事就多了。”
田先生第一个拍手叫好,他应该是很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只是之前从来没人提过,他也不好自己做了主。
平顺叔朗声说道:“难得烟儿小小年纪,心却不贪,以后定有大出息。”
众人听说不用给粮食了,都连声夸暮烟大气。时间还早,大家也不急着走,都三三两两聊天。
暮烟转身要走,发觉曹璋的扇子还在自己手里,便回身去还给他:“小曹先生,扇子还你吧!日后可以不用了。”
曹璋没有理由不接着,伸手将扇子拿过来,暮烟朝他拱手道:“祝小曹先生步步高升!”
曹璋点点头,回身去提灯笼。
回家的路上,暮烟又觉得身后有脚步声,猜着又是陆君铭,便没有理他,任他跟着。直到进了胡同,那脚步声也跟着进了胡同。暮烟停下脚步回头看,见暮丰跟在后面。
来了这么多日子,暮烟还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哥哥,她从心里觉得他不像哥哥,不配做自己的哥哥。
暮丰没有停下脚步,绕过暮烟先进了大门。经过暮烟身边的时候,他淡淡的说了句“不收粮食白说,有毛病!”
暮烟进门,见梁氏和暮玲正点着灯笼,在院子里择药材。地黄装了一大笸箩,蒲公英择干净的有一大堆。
药材不能暴晒,不能惹露水,晾晒要比粮食还精心才行。
暮丰一进门就将暮烟说书不收粮食的事告诉了梁氏,梁氏一听便立刻说:“那就不用去了,不给粮食陪他们喏喏啥,还不如在家干点活儿,这晾药材的活儿轻省,她能干。”
暮烟猜到她就是这种说法,叹口气道:“娘,在村子里过活,凡事都要讲些情面,大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一亩三分地,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能把关系搞太僵。”